申请日2017.04.27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IPC分类号C02F11/02; C02F9/14; C02F101/10; C02F101/16; C02F101/30; C02F101/2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粪污水 处理装置及化粪污水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化粪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串联连通的厌氧过滤室、缺氧过滤酸化室、接触氧化室及人工湿地池;厌氧过滤室、缺氧过滤酸化室、接触氧化室及人工湿地池的容积比为2:1:3:4。该化粪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分流装置和上述的化粪污水处理装置,分流装置包括储水池,储水池与人工湿地池连通,储水池设置有多个分流管和用于控制分流管的出水流速的控制阀。该实用新型,不但对粪便进行了无害化处理,而且将农户生活污水和生态化粪池出水合并进入湿地进行处理,解决了农村污水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对农业面源源头污染控制起到了把关作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化粪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过滤室、缺氧过滤酸化室、接触氧化室及人工湿地池;
所述厌氧过滤室与所述缺氧过滤酸化室通过上过流孔连通,所述缺氧过滤酸化室与所述接触氧化室通过下过流孔连通,所诉接触氧化室与所述人工湿地池通过连接孔连通,所述厌氧过滤室、所述缺氧过滤酸化室、所述接触氧化室及所述人工湿地池的容积比为2:1: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粪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过滤室为密闭腔室,所述厌氧过滤室包括进水管及仿生态软性填料,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厌氧过滤室的侧壁且所述进水管相对于所述厌氧过滤室的底壁靠近所述厌氧过滤室的顶壁,所述仿生态软性填料位于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厌氧过滤室的底壁之间,所述仿生态软性填料与所述厌氧过滤室的侧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粪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过流孔位于所述厌氧过滤室的顶壁与所述仿生态软性填料之间,所述厌氧过滤室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固定于所述厌氧过滤室的侧壁且所述过滤网用于过滤流经所述上过流孔的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粪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过滤室包括进水配水槽,所述进水配水槽位于所述进水管下方且所述进水配水槽位于所述进水管与所述仿生态软性填料之间,所述进水配水槽与所述厌氧过滤室的侧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粪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过流孔相对于所述缺氧过滤酸化室的顶壁靠近所述缺氧过滤酸化室的底壁,所述缺氧过滤酸化室为密闭腔室,所述缺氧过滤酸化室包括组合填料,所述组合填料位于所述上过流孔与所述下过流孔之间,所述组合填料与所述缺氧过滤酸化室的侧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粪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相对于所述接触氧化室的底壁靠近所述接触氧化室的顶壁,所述接触氧化室包括弹性立体填料和出水管,所述弹性立体填料与所述接触氧化室的侧壁连接,所述弹性立体填料位于所述下过流孔与所述连接孔之间,所述出水管嵌设于所述连接孔内且所述出水管用于连通所述接触氧化室与所述人工湿地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粪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池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水管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人工湿地池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粪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池从池底往上包括支撑层、填料层、透水透气层、土壤层及植物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粪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过滤室的顶部、所述缺氧过滤酸化室的顶部及所述接触氧化室的顶部均开设有检查孔,所述接触氧化室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位于所述接触氧化室的顶壁。
10.一种化粪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装置和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化粪污水处理装置,所述分流装置包括储水池,所述储水池与所述人工湿地池连通,所述储水池设置有多个分流管和用于控制所述分流管的出水流速的控制阀。
说明书
化粪污水处理装置及化粪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化粪污水处理装置及化粪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的实现,污水处理厂的加快建设,工业和城市污染有所下降,而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危害越来越大,后果也越来越严重,这是造成村镇水质不断恶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应引起高度重视。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村生物污水、垃圾等废弃物、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过渡的畜禽水产养殖以及农膜残留、农作物秸秆等造成的水体、土壤、生物和大气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随机性、隐蔽性、滞后性、模糊性、潜伏性等特征使其检测粒度低、监测成本大,治理难度远高于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的个体排放不可观测,再加上污染运移过程的不完全信息以及从排污到监测的时间间隔,更加剧了在污染源与周围环境污染水平间建立类似的难度。为此,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从客观上提出了源头控制和治理的思路。
化粪池作为农业面源污染的源头,应该控制好、治理好。我国现行的化粪池种类有三格化粪池、双瓮漏斗、三联通沼气池式、粪尿分集式、阁楼堆肥式等。这些化粪池可以说在每个省都有应用。这些化粪池的主要缺陷是处理不完全,出水不能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和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化粪污水处理装置及化粪污水处理系统,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化粪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过滤室、缺氧过滤酸化室、接触氧化室及人工湿地池;厌氧过滤室与缺氧过滤酸化室通过上过流孔连通,缺氧过滤酸化室与接触氧化室通过下过流孔连通,所诉接触氧化室与人工湿地池通过连接孔连通,厌氧过滤室、缺氧过滤酸化室、接触氧化室及人工湿地池的容积比为2:1:3:4。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厌氧过滤室为密闭腔室,厌氧过滤室包括进水管及仿生态软性填料,进水管位于厌氧过滤室的侧壁且进水管相对于厌氧过滤室的底壁靠近厌氧过滤室的顶壁,仿生态软性填料位于进水管与厌氧过滤室的底壁之间,仿生态软性填料与厌氧过滤室的侧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过流孔位于厌氧过滤室的顶壁与仿生态软性填料之间,厌氧过滤室还包括过滤网,过滤网固定于厌氧过滤室的侧壁且过滤网用于过滤流经上过流孔的水。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厌氧过滤室包括进水配水槽,进水配水槽位于进水管下方且进水配水槽位于进水管与仿生态软性填料之间,进水配水槽与厌氧过滤室的侧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下过流孔相对于缺氧过滤酸化室的顶壁靠近缺氧过滤酸化室的底壁,缺氧过滤酸化室为密闭腔室,缺氧过滤酸化室包括组合填料,组合填料位于上过流孔与下过流孔之间,组合填料与缺氧过滤酸化室的侧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孔相对于接触氧化室的底壁靠近接触氧化室的顶壁,接触氧化室包括弹性立体填料和出水管,弹性立体填料与接触氧化室的侧壁连接,弹性立体填料位于下过流孔与连接孔之间,出水管嵌设于连接孔内且出水管用于连通接触氧化室与人工湿地池。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人工湿地池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与出水管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伸入人工湿地池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人工湿地池从池底往上包括支撑层、填料层、透水透气层、土壤层及植物层。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厌氧过滤室的顶部、缺氧过滤酸化室的顶部及接触氧化室的顶部均开设有检查孔,接触氧化室开设有出气孔,出气孔位于接触氧化室的顶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化粪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分流装置和上述的化粪污水处理装置,分流装置包括储水池,储水池与人工湿地池连通,储水池设置有多个分流管和用于控制分流管的出水流速的控制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化粪污水处理装置及化粪污水处理系统,不但对粪便进行了无害化处理,而且将农户生活污水和生态化粪池出水合并进入湿地进行处理,解决了农村污水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对农业面源源头污染控制起到了把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