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3.30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IPC分类号C02F9/08; C02F101/12; C02F101/20; C02F101/30
摘要
本发明主要公开了一种废水回用净化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依次从上而下设置的进水斗、跌水箱、过滤箱和底板,跌水箱内设有呈台阶状逐级向下设置跌水板和转动轮,跌水板上设有排水口,排水口内转动连接有导流板,排水口的下侧设有倾斜设置的挡流板,转动轮包括转动辊、转动套和转动叶片,转动辊转动连接在跌水箱上,转动叶片通过转动套连接在转动辊上,过滤箱内设有过滤层和排水板,排水板与过滤箱的底部之间形成排水槽,排水槽处设有排水管。本发明通过跌水板和转动轮的分流、缓冲和充氧作用,使废水缓慢逐渐地进入到过滤箱内进行过滤处理,减少水流对过滤层的冲击力,减轻过滤层的过滤负担,提高废水处理的效果。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废水回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从上而下设置的进水斗、跌水箱、过滤箱和底板,所述跌水箱内设有跌水板和转动轮,所述跌水板设置有至少三个,三个所述跌水板呈台阶状逐级向下设置,所述跌水板上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内转动连接有导流板,所述排水口的下侧设有挡流板,所述挡流板倾斜设置在所述导流板的正下方,所述转动轮位于所述跌水板的下方,所述转动轮包括转动辊、转动套和转动叶片,所述转动辊转动连接在所述跌水箱上,所述转动叶片通过所述转动套连接在所述转动辊上,所述过滤箱内设有过滤层和排水板,所述过滤层安装在所述排水板上,所述排水板与所述过滤箱的底部之间形成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处设有排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回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斗的上侧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所述进水斗铰接,所述进水斗的下侧与所述跌水箱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回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跌水箱通过支撑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杆和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套设在所述跌水箱上,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框和所述底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回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轮设置有至少两个,两个所述转动轮上下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回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跌水箱的底部设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上均匀设有分流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回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跌水箱上套设有防水板,所述防水板的底部与所述过滤箱相匹配,所述防水板与所述过滤箱之间设有防水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回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通过安装架与所述跌水箱连接,所述安装架包括转动杆和固定板,所述转动杆分别竖直连接在所述固定板的两端,所述转动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跌水箱上,所述固定板卡接在所述过滤箱的下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回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包括依次从上而下设置的沉淀层、中空纤维层、隔离层和活性炭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回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板的下侧设有圆锥凸台,所述圆锥凸台的底面设有滤水孔。
说明书
一种废水回用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回用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将废水或废水经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后回用于生产系统或生活杂用被称为废水回用。废水回用的范围很广,从工业上的重复利用水体的补给水和生活用水。废水回用既可以有效地节约和利用有限的和宝贵的淡水资源,又可以减少废水或废水的排放量,减轻水环境的污染,还可以缓解城市排水管道的超负荷现象,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废水处理技术尽管很多,但其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分离、转化和利用。分离是指采用各种技术方法,把废水中的悬浮物或胶体微粒分离出来,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或者使废水中污染物减少至最低限度。转化是指对已经溶解在水中、无法“取”出来或者不需要“取”出来的污染物,采用生物化学、化学或电化学的方法,使水中溶解的污染物转化成无害的物质,或者转化成容易分离的物质。在废水分离过程中,通常使用过滤层对废水进行过滤处理,从而实现固液分离,在一般的过滤处理中,废水通常大量地加入到过滤处理装置中,对过滤装置的负担较大,从而导致过滤装置无法一次性对废水进行完全的过滤处理,影响过滤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提供一种废水回用净化装置,通过跌水板和转动轮的分流、缓冲和充氧作用,使废水缓慢逐渐地进入到过滤箱内进行过滤处理,减少水流对过滤层的冲击力,减轻过滤层的过滤负担,提高废水处理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水回用净化装置,包括依次从上而下设置的进水斗、跌水箱、过滤箱和底板,跌水箱内设有跌水板和转动轮,跌水板设置有至少三个,三个跌水板呈台阶状逐级向下设置,跌水板上设有排水口,排水口内转动连接有导流板,排水口的下侧设有挡流板,挡流板倾斜设置在导流板的正下方,转动轮位于跌水板的下方,转动轮包括转动辊、转动套和转动叶片,转动辊转动连接在跌水箱上,转动叶片通过转动套连接在转动辊上,过滤箱内设有过滤层和排水板,过滤层安装在排水板上,排水板与过滤箱的底部之间形成排水槽,排水槽处设有排水管。
进一步,进水斗的上侧设有密封盖,密封盖与进水斗铰接,进水斗的下侧与跌水箱相连接。设置的密封盖用来密封进水斗,防止外界的杂质进入到跌水箱内污染水体,影响废水的净化处理。
进一步,跌水箱通过支撑架与底板固定连接,支撑架包括支撑杆和固定框,固定框套设在跌水箱上,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框和底板连接。通过支撑架将跌水箱与底板连接,提高跌水箱的稳定性,提高跌水箱内装置的工作性能。
进一步,转动轮设置有至少两个,两个转动轮上下交错设置。设置的多个交错的转动轮,使得水流逐次通过转动轮,在转动轮的转动下扩散、分流,减轻对过滤箱的冲击力,还起到了曝气作用。
进一步,跌水箱的底部设有分流板,分流板上均匀设有分流孔。设置的分流板再一次将废水进行分流处理,水流通过分流孔流入到过滤箱内,减少一次性进入到过滤箱的水量,减轻过滤箱内过滤层的压力,并起到将杂质分离的作用。
进一步,跌水箱上套设有防水板,防水板的底部与过滤箱相匹配,防水板与过滤箱之间设有防水圈。设置的防水板防止过滤箱内的水流满溢流出过滤箱,设置的防水圈提高过滤箱与跌水箱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漏水。
进一步,过滤箱通过安装架与跌水箱连接,安装架包括转动杆和固定板,转动杆分别竖直连接在固定板的两端,转动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跌水箱上,固定板卡接在过滤箱的下侧;只需转动转动杆,就可以将固定板转动至过滤箱的下侧,从而支撑固定过滤箱,便于过滤箱的固定和拆卸。
进一步,过滤层包括依次从上而下设置的沉淀层、中空纤维层、隔离层和活性炭层。沉淀层最早接触原始废水,能有效去除铁锈、泥沙及其它大颗粒杂质,使原始废水得到初步净化;中空纤维层孔径小,提高对废水的过滤效果,可除去残留于废水中的污染物及细菌等小分子杂质;设置的隔离层采用透水土工布,既可以起到对废水的过滤作用,又起到了对沉淀层、中空纤维层和活性炭层的保护作用,减少水流对过滤层的破坏性,延长过滤层的使用时间,活性炭层能吸附原水中的有机物及余氯、异味等,废水通过多层过滤,一一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和颗粒杂质,有效提高过滤后的废水质量。
进一步,排水板的下侧设有圆锥凸台,圆锥凸台的底面设有滤水孔。设置的圆锥凸台一方面起到提高排水板强度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滤水孔对水体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并且阻挡过滤层上的滤芯随着水体下流。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废水从进水斗进入到跌水箱内,在跌水箱内首先落入到跌水板上,落到跌水板上的废水对导流板造成一定的冲击,从而使导流板在废水的冲击下转动,打开排水口,使废水一部分从排水口处流下,一部分沿着跌水板逐层流下,将进入到跌水箱的废水进行分流、缓冲,缓解高处落水的冲力,减缓水流流速,使水流分级进入到过滤箱内,减轻过滤层的过滤压力,通过将跌水板设置成错落有致的台阶状,实现多级跌水方式,通过合理布置相邻跌水板之间的落差,增大废水的重力势能,促使废水在跌水过程中形成喷射,增大废水跌落过程中的表面积,扩大废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补充了废水中的氧气,使得废水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和活性,提高水质;
2、通过在排水口的下方设置倾斜的挡流板,限制了导流板的旋转角度和方向,从而限制了水流从排水口处流出的量,避免废水大量流出,使得一部分水从排水口下落,落差大,曝气效果好,另一部分水沿着跌水板表面逐层下流,形成自然跌水曝气效果,也减小了跌水板的承重压力;
3、经过跌水板跌水后的废水与转动轮接触,转动轮在水流的冲击下发生旋转,搅动水体,使废水一部分流入到过滤装置内,一部分被扬起,形成分层,从而实现逐级处理废水的目的,减少单批汇集在过滤箱内的水流量,降低过滤层的过滤压力,从而提高过滤效果,同时也避免大量的废水堆积在过滤箱内,造成过滤箱满溢,加重过滤箱的重力,影响过滤箱结构稳定性;
4、废水在过滤箱内经过过滤层的过滤处理后,落入到排水槽中,最后沿着排水管流出。
5、本装置内的各个处理过程均利用了废水的重力作用,自动过滤排水,无需接入外界电源,减少处理设备和人工劳动力,节省资金的投入,降低使用成本和能源消耗。
本发明通过跌水板和转动轮的分流、缓冲和充氧作用,使废水缓慢逐渐地进入到过滤箱内进行过滤处理,减少水流对过滤层的冲击力,减轻过滤层的过滤负担,提高废水处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