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3.15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产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光伏产业废水在调节池内进行调节工序以使水质均化;将废水通入厌氧生化池内采用生化脱氮法脱除废水中的硝态氮;将废水通入沉淀池内以除去废水中的生物污泥,将沉淀池内沉降的污泥部分回用至厌氧生化池内;将废水通入反应池内采用化学反应沉淀与混凝沉淀分离相结合的方式除去废水中的氟离子;将废水通入澄清池内以除去废水中的化学污泥,将澄清池内沉积下来的部分污泥回用至调节池内。本发明的处理方法首次提出将澄清池中的部分污泥回用至调节池中,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除氟物质的加药量及化学污泥的产生量,而且处理后的废水中氟离子去除效率大幅提高,并可以稳定的保持在4~5ppm。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光伏产业废水的处理方法,所述的光伏产业废水中氟离子含量为不高于20mg/L,总氮含量为不高于100mg/L,废水pH为6~9,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所述的光伏产业废水在调节池内进行调节工序以使水质均化;
步骤(2)、将经过步骤(1)的废水通入厌氧生化池内采用生化脱氮法脱除废水中的硝态氮;
步骤(3)、将经过步骤(2)的废水通入沉淀池内以除去废水中的生物污泥,将所述的沉淀池内沉降的污泥部分回用至步骤(2)中的厌氧生化池内;
步骤(4)、将经过步骤(3)的废水通入反应池内采用化学反应沉淀与混凝沉淀分离相结合的方式除去废水中的氟离子;
步骤(5)、将经过步骤(4)的废水通入澄清池内以除去废水中的化学污泥得到处理后的废水,将所述的澄清池内沉积的部分污泥回用至步骤(1)中的调节池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产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部分污泥的质量为所述的沉淀池内产生的污泥总质量的40~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产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部分污泥的质量为所述的沉淀池内产生的污泥总质量的45~5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产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部分污泥的质量为所述的澄清池内产生的污泥总质量的15~2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光伏产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按每周2次的频率将所述的澄清池内的部分污泥回用至步骤(1)中的调节池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产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生化脱氮法为向所述的废水中通入容易被生化的小分子有机物使废水中的硝态氮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氮气而被去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产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易被生化的小分子有机物为醋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产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化学反应沉淀是指向废水中加入含钙离子的物质和在pH6~7的条件下使废水中的氟离子反应转化为氟化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产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钙离子的物质为选自氧化钙、氢氧化钙或可溶性钙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产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沉淀分离是指使生成的氟化钙在混凝剂的作用下化学脱稳形成絮体以增强沉淀效果。
说明书
一种光伏产业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产业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工业技术特别是光伏产业技术的发展,光伏产业废水的处理已成为水处理行业中的突出难题。电子工业通常在生产制程中使用了如氢氟酸、硫酸、磷酸、氨水、盐酸、有机溶剂等大量的化学药剂,使得排放的废水含有大量的对周边环境有污染的成分,加剧了我国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形势的严竣程度。
电子工业含氟含氮废水具有水量大,污染成分复杂,污染性强,可生化性差,总溶解固体盐(TDS)、总氮和氟化物含量高等特点。光伏企业目前对这种类型的废水没有成熟有效的处理方法,一般情况下在经过简单的除氟处理后,只能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由于该类废水可生化性差(BOD/COD<0.1),且由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技术的局限性,出水中总氮往往不达标,容易导致排放水体的富营养化,特别是对某些特定污染物(比如氟)不能有效去除而只能靠稀释降低浓度。面临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国家要求工业企业必须贯彻“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在对工业企业用水大户的环评批复中除了要求废水达标排放外,也明确要求废水必须达到一定的回用率,常规的处理方法已经不能有效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更不可能实现通过废水再生回用来有效减少废水的排放量,实现循环经济。因此,必须在废水处理过程中改进处理工艺,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减轻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废水的再生回用率,节约宝贵的水资源。
目前,对于光伏产业废水的处理常用的将废水按除氮工序、除氟工序等工序去除废水中总氮和氟离子,处理后废水中的氟离子含量小于10ppm,具体处理后废水中的氟离子的含量会有很大波动,不利于处理后的废水水质的控制,并且在进行废水处理时,往往会产生较多的污泥,污泥通常是输送到污泥处理池中统一处理。但是从现有的处理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用于去除总氮和用于去除氟离子的物质的加药量较大;2、废水处理的成本较大;3、处理后的废水中氟离子的含量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光伏产业废水的处理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产业废水的处理方法,所述的光伏产业废水中氟离子含量为不高于20mg/L,总氮含量为不高于100mg/L,废水pH为6~9,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所述的光伏产业废水在调节池内进行调节工序以使水质均化;
步骤(2)、将经过步骤(1)的废水通入厌氧生化池内采用生化脱氮法脱除废水中的硝态氮;
步骤(3)、将经过步骤(2)的废水通入沉淀池内以除去废水中的生物污泥,将所述的沉淀池内沉降的污泥部分回用至步骤(2)中的厌氧生化池内;
步骤(4)、将经过步骤(3)的废水通入反应池内采用化学反应沉淀与混凝沉淀分离相结合的方式除去废水中的氟离子;
步骤(5)、将经过步骤(4)的废水通入澄清池内以除去废水中的化学污泥得到处理后的废水,将所述的澄清池内沉积的部分污泥回用至步骤(1)中的调节池内。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的部分污泥的质量为所述的沉淀池内产生的污泥总质量的40~60%。
更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的部分污泥的质量为所述的沉淀池内产生的污泥总质量的45~55%。
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的部分污泥的质量为所述的澄清池内产生的污泥总质量的15~25%。
进一步地,步骤(5)中,按每周2次的频率将所述的澄清池内的部分污泥回用至步骤(1)中的调节池内。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的生化脱氮法为向所述的废水中通入容易被生化的小分子有机物使废水中的硝态氮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的作用下转化为氮气而被去除。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容易被生化的小分子有机物为醋酸。
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的化学反应沉淀是指向废水中加入含钙离子的物质和在pH6~7的条件下使废水中的氟离子反应转化为氟化钙。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含钙离子的物质为选自氧化钙、氢氧化钙或可溶性钙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混凝沉淀分离是指使生成的氟化钙在混凝剂的作用下化学脱稳形成絮体以增强沉淀效果。
优选地,所述的混凝剂为选自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常规的各种混凝剂例如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处理方法首次提出将澄清池中的部分污泥回用至调节池中,从而可以减少除氟物质的加药量及化学污泥的产生量,降低废水的处理成本;另外,经本发明的方法处理后的废水中氟离子去除效率大幅提高,并且可以稳定的保持在4~5ppm,而不会产生较大的波动,利于处理后废水的水质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