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11.24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IPC分类号C02F9/02; B60P3/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回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式油田污水回注处理设备,解决了现有污水回注设备对前期水处理要求较高,不能适应于还有一定含泥量污水的问题,包括车架总成,所述车架总成上设有缓冲室、回注泵,所述缓冲室固定设于车架总成前端,所述缓冲室底部开有排污口,所述缓冲室进水端设有抽吸泵,所述回注泵与缓冲室连通,所述缓冲室与回注泵之间设有旋流器,所述旋流器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旋流器中部一侧开有出水口,所述旋流器进水口与缓冲室出水端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旋流器出水口与回注泵进水端通过管道连通。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合理、适用于一定含泥量污水回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车载式油田污水回注处理设备,包括车架总成,所述车架总成上设有缓冲室、回注泵,所述缓冲室固定设于车架总成前端,所述缓冲室底部开有排污口,所述缓冲室进水端设有抽吸泵,所述回注泵与缓冲室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室与回注泵之间设有旋流器,所述旋流器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旋流器中部一侧开有出水口,所述旋流器进水口与缓冲室出水端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旋流器出水口与回注泵进水端通过管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式油田污水回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器从上至下分为闭合的两部分,所述旋流器上半部分为圆筒形,所述旋流器下半部分为漏斗形,所述旋流器底部开有排污口,所述旋流器上半部分上端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设于旋流器内且出水端贴合旋流器内壁,所述引流管进水端与缓冲室出水端通过管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式油田污水回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器上端开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通过管道连通缓冲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式油田污水回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口连接有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式油田污水回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出水端还套有过滤网。
说明书
一种车载式油田污水回注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回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式油田污水回注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石油生产的过程中,其中污水处理站每天处理采油污水近20000m3,其中含有大量的原油、石灰泥、重金属离子等有害成份,不能直接用于生活用水,也不能直接排放,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如果直接将污水回注,污水中的大量污泥由于其浓度高、颗粒大的原因工作难度大。
但是,采油污水如果不回注处理的话,会对地层结构造成破坏,需要能够处理一定含泥量的污水回注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适用于一定含泥量污水回注的车载式油田污水回注处理设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载式油田污水回注处理设备,包括车架总成,所述车架总成上设有缓冲室、回注泵,所述缓冲室固定设于车架总成前端,所述缓冲室底部开有排污口,所述缓冲室进水端设有抽吸泵,所述回注泵与缓冲室连通,所述缓冲室与回注泵之间设有旋流器,所述旋流器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旋流器中部一侧开有出水口,所述旋流器进水口与缓冲室出水端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旋流器出水口与回注泵进水端通过管道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采油污水被采出后,经过初步沉淀即可由抽吸泵泵入缓冲室并依次经过旋流器、回注泵最后回注入地层;污水进入缓冲室后,进行预先沉淀,将大颗粒的杂质沉淀,之后再将污水进泵入旋流器,污水在旋流器内进行进一步沉淀,最后从旋流器中部所开的出水口进入回注泵并注入地层,污水经过缓冲室、旋流器两步沉淀,能够有效的将大颗粒杂质沉淀,有效的减轻回注泵的工作负荷,适应于一定含泥量的污水,降低了污水回注前的处理难度、简化处理流程。
进一步限定所述旋流器从上至下分为闭合的两部分,所述旋流器上半部分为圆筒形,所述旋流器下半部分为漏斗形,所述旋流器底部开有排污口,所述旋流器上半部分上端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设于旋流器内且出水端贴合旋流器内壁,所述引流管进水端与缓冲室出水端通过管道连通。
引流管一端连通缓冲室和旋流器,并位于旋流器一端贴合旋流器内壁,当污水从缓冲室进入旋流器内时,由于旋流器上半部分为圆筒形,水流将沿内壁呈螺旋状流动,旋流器下半部分为漏斗形,并于底部开有排污口,大颗粒的杂物或污泥会随螺旋状的水流向排污口流动并由排污口排出。
进一步限定,所述旋流器上端开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通过管道连通缓冲室。
溢流口通过管道连通缓冲室,当旋流器液位过高时,污水将会从溢流口溢流至缓冲室内,防止因液位过高而导致满槽造成污染。
进一步限定,所述排污口连接有控制阀。
控制阀可以为蝶阀、截止阀等,通过调节开度能够控制排污量;当进入旋流器内的污水含泥量过高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大排污量,防止沉淀物堵塞排污口而影响正常使用。
进一步限定,所述引流管出水端还套有过滤网。
过滤网能够防止大颗粒或块状物进入旋流器,防止其堵塞排污口或者随管道进入回注泵造成管路堵塞。
本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适用于一定含泥量污水回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