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填埋场库底废水出水及液流状态的判断装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1-9 9:25:48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7.01.20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IPC分类号E03F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填埋场库底废水出水及液流状态的判断装置,包括直管状的穿坝排放管、膜制卷筒以及膜制排水管;穿坝排放管进水端插入堆体库底、出水端倾斜地放置池顶平台上,穿坝排放管的出水端连通有顶端低于穿坝排放管进水端管底上弯头;膜制卷筒的下部两侧开有缺口上弯头通过膜制卷筒一侧的缺口设置于膜制卷筒内腔,膜制卷筒另一侧的缺口连通的膜制排水管,膜制卷筒的过水面积A≥1.2倍上弯头的管口面积,顶端超出上弯头顶部的距离为30~50cm;膜制排水管整体向下倾斜,尾部可反复的沉入、浮出调节池的液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防止穿坝排放管堵塞、且能直观看出是否有废水流出的填埋场库底废水出水及液流状态的判断装置。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填埋场库底废水出水及液流状态的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管状的穿坝排放管(10)、膜制卷筒(20)以及膜制排水管(30);

  所述穿坝排放管(10)的进水端插入堆体(50)库底、出水端倾斜向下地放置在调节池(60)的池顶平台(61)上,穿坝排放管(10)的出水端连通有上弯头(11),所述上弯头(11)的顶端低于穿坝排放管(10)进水端管底的高度;

  用来承接上弯头(11)涌出的废水并使所述废水混合空气形成的气水混合物流入膜制排水管(30)的膜制卷筒(20)为下部两侧开有缺口、顶部敞口的桶状,所述上弯头(11)通过膜制卷筒(20)一侧的缺口设置于膜制卷筒(20)内腔,且该缺口与穿坝排放管(10)的外管壁密封焊接,膜制卷筒(20)另一侧的缺口焊接有与膜制卷筒(20)连通的膜制排水管(30),膜制卷筒(20)的过水面积A≥1.2倍上弯头(11)的管口面积,膜制卷筒(20)的顶端超出上弯头(11)顶部的距离为30~50cm;

  所述膜制排水管(30)整体向下倾斜,无气水混合物流入时尾部沉入调节池(60)液面、有气水混合物流入时尾部浮出调节池(60)液面的所述膜制排水管(30)的管径与穿坝排放管(10)的管径相同,膜制排水管(30)可沉入调节池(60)液面下的长度为3~5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埋场库底废水出水及液流状态的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坝排放管(10)上安装有流量计(40),所述流量计(40)上游的穿坝排放管(10)充满废水的满管管段长度大于或等于1米。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填埋场库底废水出水及液流状态的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坝排放管(10)的管径为管长大于等于25m,坡度为2~3%,上弯头(11)的上弯高度为10~15c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填埋场库底废水出水及液流状态的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制卷筒(20)的直径为穿坝排放管(10)直径的两倍,高为55cm,所述上弯头(11)的高度为15cm,所述膜制排水管(30)的长度为7米,膜制排水管(30)可沉入调节池(60)液面下的长度为4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填埋场库底废水出水及液流状态的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制卷筒(20)采用2.0mm的HDPE膜材质制成,所述膜制排水管(30)采用1.0~2.0mm的HDPE膜焊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填埋场库底废水出水及液流状态的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制排水管(30)采用1.5mm的HDPE膜焊制。

  说明书

  一种填埋场库底废水出水及液流状态的判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填埋场库底废水排放导排系统,特别是一种填埋场库底废水出水及液流状态的判断装置。

  背景技术

  为保证填埋场堆体的稳定及安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尽量减少堆体内部的存积液(废水),现有技术中,通常设置如图1所示的穿坝排放管将存积液外排到废水调节池,此方式存在以下不足:1、自穿坝排放管10排出的废水长期冲刷挡坝60边坡的坡面,会造成出水口部位局部凹陷,对边坡和挡坝60的稳定性造成威胁;2、管道内废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出,流出过程中,废水不能充满管道,在出水口高于调节池液面时,空气从出水端的管口进入,空气中的CO2或O2与废液中的Ca2+、Mg2+等离子反应后形成结垢附着于管道内壁,逐步造成管道堵塞且难以修复;3、管道内废水过流时没有充满管道,不便于使用流量计量仪在管道上进行流量计量;4、若出水口淹没于调节池的液面下时,不能直观的看出是否有废水流入调节池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止穿坝排放管堵塞、且能直观看出是否有废水流出的填埋场库底废水出水及液流状态的判断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填埋场库底废水出水及液流状态的判断装置,包括直管状的穿坝排放管、膜制卷筒以及膜制排水管;

  所述穿坝排放管的进水端插入堆体库底、出水端倾斜向下地放置在调节池的池顶平台上,穿坝排放管的出水端连通有上弯头,所述上弯头的顶端低于穿坝排放管进水端管底的高度;

  用来承接上弯头涌出的废水并使所述废水混合空气形成的气水混合物流入膜制排水管的膜制卷筒为下部两侧开有缺口、顶部敞口的桶状,所述上弯头通过膜制卷筒一侧的缺口设置于膜制卷筒内腔,且该缺口与穿坝排放管的外管壁密封焊接,膜制卷筒另一侧的缺口焊接有与膜制卷筒连通的膜制排水管,膜制卷筒的过水面积A≥1.2倍上弯头的管口面积,膜制卷筒的顶端超出上弯头顶部的距离为30~50cm;

  所述膜制排水管整体向下倾斜,无气水混合物流入时尾部沉入调节池液面、有气水混合物流入时尾部浮出调节池液面的所述膜制排水管的管径与穿坝排放管的管径相同,膜制排水管可沉入调节池液面下的长度为3~5米。

  所述穿坝排放管上安装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上游的穿坝排放管充满废水的满管管段长度大于或等于1米。

  所述穿坝排放管的管径为管长大于等于25m,坡度为2~3%,上弯头的上弯高度为10~15cm。

  所述膜制卷筒的直径为穿坝排放管直径的两倍,高为55cm,所述上弯头的高度为15cm,所述膜制排水管的长度为7米,膜制排水管可沉入调节池液面下的长度为4米。

  所述膜制卷筒采用2.0mm的HDPE膜材质制成,所述膜制排水管采用1.0~2.0mm的HDPE膜焊制。

  所述膜制排水管采用1.5mm的HDPE膜焊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上游穿坝排放管没有来水时,液面下管段沉没于水中;当上游穿坝排放管来水时,膜制排水管的尾部漂浮于水面上,工作人员通过观察膜制排水管尾部的状态可以很直观地判断出穿坝排放管内是否有废水流出。

  2,流水时膜制排水管的出水口自动漂浮起来,避免出水口对水池边坡的长期冲刷,从而避免了池体崩塌及对坝体稳定性所造成的安全隐患。

  3,流量计上游充满废水的满管管段长度不少于1米,确保流量计能准确的计量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