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12.17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IPC分类号E02D29/045; E02D29/12; E03F5/02; E03F3/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综合管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通污水管过综合管廊交叉节点结构,包括主线综合管廊及支线综合管廊,主线综合管廊及支线综合管廊的交汇处设有交叉井,主线综合管廊的污水舱在交叉井处设有四通检查井,四通检查井连通污水主管的上游及下游,位于主线综合管廊两侧的污水支管在交叉井处穿过主线综合管廊的侧壁及纵墙接入四通检查井内;交叉井内两个污水舱的层间隔板上设有检修孔,检修孔处设有检修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污水支管可在四通检查井处顺利汇入污水管,实现污水管道在综合管廊交叉口处的四通交汇,既满足重力流管道安装、运行、检修及维护的需求,又不影响其他管线的布置与运行。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四通污水管过综合管廊交叉节点结构,包括主线综合管廊及支线综合管廊,所述主线综合管廊及所述支线综合管廊的交汇处设有交叉井,所述交叉井为双层结构,其上层连通主线综合管廊,下层连通支线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线综合管廊的顶板保持原高程设置,在所述交叉井处与所述主线综合管廊的顶板相接后与所述主线综合管廊共用顶板,
所述主线综合管廊及所述支线综合管廊内分别设有污水舱,所述污水舱在交叉井处均加宽设置,所述主线综合管廊的污水舱在交叉井的加宽处设有四通检查井;
主线综合管廊的所述污水舱内敷设有污水主管,支线综合管廊的所述污水舱内敷设有污水支管,所述四通检查井连通所述污水主管的上游及下游,位于主线综合管廊两侧的所述污水支管在交叉井处穿过主线综合管廊的侧壁及纵墙接入所述四通检查井内,使所述四通检查井连通所述污水主管及污水支管;
所述交叉井内两个所述污水舱的层间隔板上设有检修孔,所述检修孔处设有用于连接两污水舱的检修梯,所述检修梯与所述污水支管平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通污水管过综合管廊交叉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检查井设于所述主线综合管廊内所述污水舱的舱室宽度最大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通污水管过综合管廊交叉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井底部靠近所述主线综合管廊污水舱两侧处均设有用于承托污水支管的支撑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通污水管过综合管廊交叉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线综合管廊的底板在所述交叉井的两侧提前下降,并在底板下降处设有连接梯,在所述支线综合管廊下降底板的一侧还设有集水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通污水管过综合管廊交叉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综合管廊及所述支线综合管廊内通过纵墙还分隔设有燃气舱及综合舱。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四通污水管过综合管廊交叉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综合管廊内其他舱室的管线在所述污水支管穿过处设置支撑装置局部抬高以跨越污水支管,并在该局部抬高处设置用于人员通行的跨越梯。
说明书
一种四通污水管过综合管廊交叉节点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综合管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通污水管过综合管廊交叉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道路作为都市的骨架,不仅担负着繁重的底面交通负荷,同时还是城市各种市政公用事业管线的地下通道,合理高效地开发利用城市道路下部空间,正收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的重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发布前,国内纳入综合管廊的管线多为电力管、给水管和通信管,通常为单舱布置,且《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2)中不建议在综合管廊内纳入雨水和污水管线,也未对雨水、污水、天然气管纳入综合管廊的手段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发挥综合管廊的规模化效应,一个地区内综合管廊一般不仅仅在一条道路下建设,而应形成管廊网络,如上海世博园综合管廊即建设了约6km的环状综合管廊,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两条相交道路下均建设综合管廊的情况。当两条相交道路下均建设综合管廊时,为满足两条道路下综合管廊的管线连通和人员互通的要求,需将综合管廊断面扩大,设置一种交叉节点结构,使管线可以进行方向转换,也使工作人员能在舱间通行而不影响管廊主线内管线正常运行。
目前国内针对交叉井已有大量的研究,但将污水管线纳入综合管廊时,由于市政污水管口径较大,如何在交叉井处布置口径较大的污水管,实现污水管道的交汇,同时满足管道通风和检修的需求变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污水管道能在综合管廊交叉口处进行四通交汇的节点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四通污水管过综合管廊交叉节点结构,包括主线综合管廊及支线综合管廊,所述主线综合管廊及所述支线综合管廊的交汇处设有交叉井,所述交叉井为双层结构,其上层连通主线综合管廊,下层连通支线综合管廊,所述支线综合管廊的顶板保持原高程设置,在所述交叉井处与所述主线综合管廊的顶板相接后与所述主线综合管廊共用顶板,
所述主线综合管廊及所述支线综合管廊内分别设有污水舱,所述污水舱在交叉井处均加宽设置,所述主线综合管廊的污水舱在交叉井的加宽处设有四通检查井;
主线综合管廊的所述污水舱内敷设有污水主管,支线综合管廊的所述污水舱内敷设有污水支管,所述四通检查井连通所述污水主管的上游及下游,位于主线综合管廊两侧的所述污水支管在交叉井处穿过主线综合管廊的侧壁及纵墙接入所述四通检查井内,使所述四通检查井连通所述污水主管及污水支管;
所述交叉井内两个所述污水舱的层间隔板上设有检修孔,所述检修孔处设有用于连接两污水舱的检修梯,所述检修梯与所述污水支管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四通检查井设于所述主线综合管廊内所述污水舱的舱室宽度最大处。
优选的,所述交叉井底部靠近所述主线综合管廊污水舱两侧处均设有用于承托污水支管的支撑柱。
优选的,所述支线综合管廊的底板在所述交叉井的两侧提前下降,并在底板下降处设有连接梯,在所述支线综合管廊下降底板的一侧还设有集水沟。
优选的,所述主线综合管廊及所述支线综合管廊内通过纵墙还分隔设有燃气舱及综合舱。
进一步的,所述主线综合管廊内其他舱室的管线在所述污水支管穿过处设置支撑装置局部抬高以跨越污水支管,并在该局部抬高处设置用于人员通行的跨越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结构简单,既满足重力流管道安装、运行、检修及维护的需求,又不影响其他管线的布置与运行。污水支管可在四通检查井处顺利汇入污水管,实现污水管道在综合管廊交叉口处的四通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