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利用生化法处理含油污水工艺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1-24 9:28:16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8.31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生化法处理含油污水的工艺。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生化法处理含油污水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含油污水进入装有粗格栅的格栅间,在此拦截污水中较大杂质;步骤B:然后进入进水泵房;步骤C:由泵提升进入旋流沉砂池进行固液分离;步骤D:固液分离后进入缺氧池,缺氧池出水进入氧化沟;步骤E:氧化沟出水经二沉池沉淀后再进入反应池和终沉池,最后进行紫外线消毒出水。本发明能高效的进行水、泥分离,有利于节约水 资源,保护环境。而且由于能有效减少絮凝过程的水流扰动,提高了分离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生化法处理含油污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含油污水进入装有粗格栅的格栅间,在此拦截污水中较大杂质;

  步骤B:然后进入进水泵房;

  步骤C:由泵提升进入旋流沉砂池进行固液分离;

  步骤D:固液分离后进入缺氧池,缺氧池出水进入氧化沟;

  步骤E:氧化沟出水经二沉池沉淀后再进入反应池和终沉池,最后进行紫外线消毒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化法处理含油污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池包括流入口,流出口,沉砂区,砂斗、涡轮驱动装置以及排沙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化法处理含油污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水泵房与所述细格栅间之间的渠道上设置有巴氏计量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化法处理含油污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二沉池中装有电磁流量计。

  说明书

  一种利用生化法处理含油污水的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生化法处理含油污水的工艺。

  背景技术

  在很多生产行业中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例如轧钢的钢坯表面除磷,喷水冷却以及加热炉等多个轧钢环节的冷却等。而钢铁企业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矿物油、氧化铁皮、水冲渣等杂质,为了防止废水对环境构成危害,需要对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有利于进行回收利用。污水的处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去除所含的悬浮固体颗粒物和油脂,还包括后期的冷却和相关的后续深度处理,以达到污水回用的目的。污水中的氧化铁皮、水冲渣等主要是采用旋流池进行沉淀处理,含油污水一般采用斜板 ( 管 ) 沉淀机等处理。但由于经过旋流池处理的污水中还是有一部分固态残留会与含油的污水进入到油污处理系统,因此 还是需要同时对污泥和油污同时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生化法处理含油污水的工艺,可以使生产污水中所含的 固体悬浮颗粒物质和油脂类物质得到稳定的去除,达到污水回用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利用生化法处理含油污水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含油污水进入装有粗格栅的格栅间,在此拦截污水中较大杂质;

  步骤B:然后进入进水泵房;

  步骤C:由泵提升进入旋流沉砂池进行固液分离;

  步骤D:固液分离后进入缺氧池,缺氧池出水进入氧化沟;

  步骤E:氧化沟出水经二沉池沉淀后再进入反应池和终沉池,最后进行紫外线消毒出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沉砂池包括流入口,流出口,沉砂区,砂斗、涡轮驱动装置以及排沙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进水泵房与所述细格栅间之间的渠道上设置有巴氏计量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二沉池中装有电磁流量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高效的进行水、泥分离,有利于节约水 资源,保护环境。而且由于能有效减少絮凝过程的水流扰动,提高了分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生化法处理含油污水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含油污水进入装有粗格栅的格栅间,在此拦截污水中较大杂质;

  步骤B:然后进入进水泵房;

  步骤C:由泵提升进入旋流沉砂池进行固液分离;

  步骤D:固液分离后进入缺氧池,缺氧池出水进入氧化沟;

  步骤E:氧化沟出水经二沉池沉淀后再进入反应池和终沉池,最后进行紫外线消毒出水。

  所述沉砂池包括流入口,流出口,沉砂区,砂斗、涡轮驱动装置以及排沙系统。

  在所述进水泵房与所述细格栅间之间的渠道上设置有巴氏计量槽。

  在所述二沉池中装有电磁流量计。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