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8.30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IPC分类号E04D11/02; 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屋顶雨水处理结构,包括:防水层,其厚度为2mm;位于所述防水层上的排水层,其厚度为40‑60mm;位于所述排水层上的雨水储存层,其厚度为120‑180mm;位于所述雨水储存层上的雨水处理层,其厚度为250‑350mm;及位于所述雨水处理层上的雨水弃流层,其厚度为120‑180mm。有益效果:结构合理,安装简便,安全性能高;不仅有屋顶绿化的功能和特点,还有污水处理的功能,让环保、低碳的生态技术完美结合。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屋顶雨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水层,其厚度为2mm;
位于所述防水层上的排水层,其厚度为40-60mm;
位于所述排水层上的雨水储存层,其厚度为120-180mm;
位于所述雨水储存层上的雨水处理层,其厚度为250-350mm;及
位于所述雨水处理层上的雨水弃流层,其厚度为120-18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雨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层的厚度为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雨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储存层的厚度为1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雨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处理层的厚度为3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雨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弃流层的厚度为150mm。
说明书
一种屋顶雨水处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屋顶雨水处理结构。
背景技术
雨水收集系统,是将雨水根据需求进行收集后,并经过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后达到符合设计使用标准的系统。现今多数由弃流过滤系统、蓄水系统、净化系统组成。
雨水收集系统根据雨水源不同,可粗略分为两类。一、屋顶雨水。屋顶雨水相对干净,杂质、泥沙及其他污染物少,可通过弃流和简单过滤后,直接排入蓄水系统,进行处理后使用。二、地面雨水。地面的雨水杂质多,污染物源复杂。在弃流和粗略过滤后,还必须进行沉淀才能排入蓄水系统。
但是现有的屋顶雨水处理结构结构复杂,安装不简便,安全性能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屋顶雨水处理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屋顶雨水处理结构,包括:防水层,其厚度为2mm;位于所述防水层上的排水层,其厚度为40-60mm;位于所述排水层上的雨水储存层,其厚度为120-180mm;位于所述雨水储存层上的雨水处理层,其厚度为250-350mm;及位于所述雨水处理层上的雨水弃流层,其厚度为120-180mm。
其进一步特征如下:
所述排水层的厚度为50mm。
所述雨水储存层的厚度为150mm。
所述雨水处理层的厚度为300mm。
所述雨水弃流层的厚度为150m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结构合理,安装简便,安全性能高;不仅有屋顶绿化的功能和特点,还有污水处理的功能,让环保、低碳的生态技术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