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污泥沉降比测量装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1-29 10:59:54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8.30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IPC分类号G01N15/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沉降比测量装置,包括上部开口的沉入式取水筒,取水筒的筒体上设有提拉结构,取水筒的筒壁上还设有观察部,所述观察部所在的筒壁上设有刻度。本实用新型替代了传统的污泥沉降比测量装置,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直接进行污泥沉降比测量操作,方便使用;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减少了传统污泥沉降比测量过程中的中间环节,使得污泥沉降比测量结构更加精确。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污泥沉降比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上部开口的沉入式取水筒(1),取水筒(1)的筒体上设有提拉结构(2),取水筒(1)的筒壁(11)上设有观察部,所述观察部所在的筒壁(11)上设有刻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沉降比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结构(2)包括与取水筒(1)的中心轴线垂直并对称设置在取水筒(1)两侧的横轴(25),所述对称设置在取水筒(1)两侧的横轴(25)分别通过连接件与拉线(23)的同一端连接,所述取水筒(1)的重心水平偏离横轴(2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沉降比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壁(11)沿两侧横轴(25)所在的直线分为第一筒壁(111)、第二筒壁(112),所述第一筒壁(111)的质量大于第二筒壁(112)的质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沉降比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壁(111)由铝合金材料构成,所述第二筒壁(112)由透明的塑料材料构成,所述刻度设置于第二筒壁(112)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沉降比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壁(111)与第二筒壁(112)嵌套连接,连接处设有密封材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沉降比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壁(111)和第二筒壁(112)均为弧形板状,所述第一筒壁(111)周向两端设有卡槽(1111),所述第二筒壁(112)周向两端设有与卡槽(1111)契合的凸起(1121)。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沉降比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壁(111)为弧形板状,所述第二筒壁(112)为筒体状,所述第一筒壁(111)沿周向设有夹层腔(1112),所述第二筒壁(112)周向一侧设有契合嵌入夹层腔(1112)的凹壁(1122)。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沉降比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分别设置于取水筒(1)两侧横轴(25)上的固定环(21)以及分别与固定环(21)相连的拉钩(22),两侧拉钩(22)分别与拉线(23)的同一端连接,所述筒壁(11)上设有供拉线(23)缠绕的缠绕结构(24)。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沉降比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筒(1)的底部为与筒壁(11)可拆卸连接的底座(1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泥沉降比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与筒壁(11)通过螺纹连接结构相连。

  说明书

  污泥沉降比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中的测量仪器,具体涉及一种污泥沉降比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污水处理厂测量污泥沉降比的方法普遍是用小桶从生化池中取少量生化曝气池中的泥水混合液,然后倒入1L量筒中至刻度满,静止、沉淀,沉淀污泥与所取得混合液的体积比为污泥沉降比。虽然目前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上述测量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在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在污泥混合液从桶中倒入量筒的过程中存在时间差,活性污泥已在桶内开始沉淀,从而使得活性污泥的分布不均匀,导致活性污泥沉降比测量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测量准确度较高的污泥沉降比测量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污泥沉降比测量装置,包括上部开口的沉入式取水筒,取水筒的筒体上设有提拉结构,取水筒的筒壁上还设有观察部,所述观察部所在的筒壁上设有刻度。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提拉结构将取水筒置入待测量的污泥中,由于取水筒为沉入式取水筒,当将其置于污泥中时自动沉入,污泥混合液自动盛入取水筒内部,待取水筒内污泥混合液盛至刻度满时,将取水筒提起静置、沉淀,通过观察部读取刻度确定沉淀污泥与污泥混合液的体积比。本实用新型替代了传统的污泥沉降比测量装置,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直接进行污泥沉降比测量操作,方便使用;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减少了传统污泥沉降比测量过程中的中间环节,使得污泥沉降比测量结构更加精确。

  作为上述污泥沉降比测量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拉结构包括与取水筒的中心轴线垂直并对称设置在取水筒两侧的横轴,所述对称设置在取水筒两侧的横轴分别通过连接件与拉线的同一端连接;所述取水筒的重心水平偏离横轴。在上述结构条件下取水筒由于重心水平偏离横轴,将其置入污泥中时能够实现取水筒的自动倾斜沉入,其中拉线便于对取水筒进行提拉,尤其针对污泥混合液取样点距离较远的情况。其中,所拉线便于对取水筒进行提拉,对称设置在取水筒两侧的横轴分别通过连接件与拉线的同一端连接,由此横轴与连接件构成等腰三角状,使得提拉结构更加稳定。

  作为上述污泥沉降比测量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壁沿两侧横轴所在的直线分为第一筒壁、第二筒壁,所述第一筒壁的质量大于第二筒壁的质量。由此达到取水筒重心水平偏离横轴的目的,实现取水筒自动沉入污泥混合液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筒壁由铝合金材料构成,所述第二筒壁由透明的塑料材料构成,所述刻度设置于第二筒壁上,第一筒壁与第二筒壁能够实现一定的质量差,取水筒整体的重心偏向由铝合金材料构成的第一筒壁,两种材料均比较耐磨,透明的塑料材料形成观察部,实现对其上刻度的读取。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筒壁与第二筒壁嵌套连接,连接处设有密封材料。嵌套连接方便筒壁易拆卸,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能够根据需要更换第一筒壁或第二筒壁,延长装置的整体使用寿命,节约装置更换成本。上述第一筒壁于第二筒壁的嵌套连接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种,所述第一筒壁和第二筒壁均为弧形板状,所述第一筒壁周向两端设有卡槽,所述第二筒壁周向两端设有与卡槽契合的凸起;第二种,所述第一筒壁为弧形板状,所述第二筒壁为筒体状,所述第一筒壁沿周向设有夹层腔,所述第二筒壁周向一侧设有契合嵌入夹层腔的凹壁。

  作为上述污泥沉降比测量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水筒的底部为与筒壁可拆卸连接的底座。可拆卸的底座方便对筒壁进行定期清洗,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与筒壁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结构相连,螺纹连接结构简单,方便底座拆卸安装。

  作为上述污泥沉降比测量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为分别设置于取水筒两侧横轴上的固定环以及分别与固定环相连的拉钩,两侧拉钩分别与拉线的同一端连接,所述筒体上设有供拉线缠绕的缠绕结构。拉钩与固定环连接使得拉钩可以自由摆动,便于提拉结构自由改变提拉角度,尤其针对污泥混合液取样点距离较远的情况。

  所述取水筒上设有供拉线缠绕的缠绕缠绕结构上,方便对其进行收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