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智能控制型锅炉高温废水余热发电系统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1-30 10:22:52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8.29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IPC分类号H02N11/00; F04B49/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控制型锅炉高温废水余热发电系统,包括与锅炉的高温废水排出管道相连接的降温池,包裹在降温池外侧的温差发电层,设置在温差发电层的外侧的进水管道,与导热池通过排水管相连接的排水泵,与进水管道相连接的冷却泵,以及经升压电路后与温差发电层相连接的蓄电池;该降温池的池壁为热传导性能良好的金属导热池壁,温差发电层由若干个温差发电模块组成,温差发电模块又由若干个温差发电片组成;所述排水泵的电源端上连接有自动排水控制系统。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控制型锅炉高温废水余热发电系统,能够利用锅炉的高温废水进行发电,更好的利用了高温废水的热能,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智能控制型锅炉高温废水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锅炉的高温废水排出管道相连接的降温池(1),包裹在降温池(1)外侧的温差发电层(4),设置在温差发电层(4)的外侧的进水管道(2),与导热池(1)通过排水管相连接的排水泵(5),与进水管道(2)相连接的冷却泵(6),以及经升压电路后与温差发电层(4)相连接的蓄电池;该降温池(1)的池壁为热传导性能良好的金属导热池壁(3),温差发电层(4)由若干个温差发电模块组成,温差发电模块又由若干个温差发电片组成;所述排水泵(5)的电源端上连接有通过控制对排水本(5)的供电来调整排水泵(5)运行情况的自动排水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型锅炉高温废水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道(2)由一端与冷却泵(6)的出水口相连接的进水总管(21),和与进水总管(21)的另一端相连接的若干根进水支管(22)组成;所述进水支管(22)的管壁贴合在温差发电层(4)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控制型锅炉高温废水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模块由三组并联的温差发电片组成,第一组温差发电片和第二组温差发电片均由三个串联的温差发电片组成,第三组温差发电片由四个串联的温差发电片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控制型锅炉高温废水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片的热端固定贴合在导热池壁(3)的外侧,且该温差发电片的冷端贴合在进水支管(22)的管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控制型锅炉高温废水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排水控制系统为自动排水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控制型锅炉高温废水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自动排水电路由变压器T1,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三极管VT1,三极管VT2,正极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的正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的负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1,P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与二极管D1并联设置的继电器K1,一端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2,一端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1,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3,正极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2,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的正输出端相连接的感应片a,经继电器K2后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的感应片b,以及与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的感应片c组成;其中,变压器T1的副边电感线圈L1的同名端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的一个输入相连接、变压器T1的副边电感线圈L1的非同名端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的另一端输入端相连接,电容C1的正极顺次经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1和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K2-2后与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感应片a、感应片b和感应片c均设置在降温池(1)中,变压器T1的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与非同名端组成该自动排水电路的输入端,变压器T1的副边电感线圈L2的同名端顺次经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1和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K2-1后与变压器T1的副边电感线圈L2的非同名端组成该自动排水电路的输出端且与排水泵的电源端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控制型锅炉高温废水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片a、感应片b和感应片c均与导热池壁(3)不接触。

  说明书

  智能控制型锅炉高温废水余热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能再利用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智能控制型锅炉高温废水余热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锅炉高温废水温度一般可以达到95℃以上,属于热污染水,不能直接排放,通常处理的方法是掺入冷水混合后使水温降低至40℃再排放或回收利用,锅炉高温废水与掺入冷水的比例约为1:3(视所掺入冷水的水温而定),即如果锅炉高温废水量为50m3/h,则需掺入冷水150m3/h。而在高温废水与冷水的混合过程中,高温废水中的热量被大大的浪费了,不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智能控制型锅炉高温废水余热发电系统,能够利用锅炉的高温废水进行发电,更好的利用了高温废水的热能,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智能控制型锅炉高温废水余热发电系统,包括与锅炉的高温废水排出管道相连接的降温池,包裹在降温池外侧的温差发电层,设置在温差发电层的外侧的进水管道,与导热池通过排水管相连接的排水泵,与进水管道相连接的冷却泵,以及经升压电路后与温差发电层相连接的蓄电池;该降温池的池壁为热传导性能良好的金属导热池壁,温差发电层由若干个温差发电模块组成,温差发电模块又由若干个温差发电片组成;所述排水泵的电源端上连接有通过控制对排水本的供电来调整排水泵运行情况的自动排水控制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道由一端与冷却泵的出水口相连接的进水总管,和与进水总管的另一端相连接的若干根进水支管组成;所述进水支管的管壁贴合在温差发电层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温差发电模块由三组并联的温差发电片组成,第一组温差发电片和第二组温差发电片均由三个串联的温差发电片组成,第三组温差发电片由四个串联的温差发电片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温差发电片的热端固定贴合在导热池壁的外侧,且该温差发电片的冷端贴合在进水支管的管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自动排水控制系统为设置有自动排水电路的电路板。

  再进一步的,自动排水电路由变压器T1,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三极管VT1,三极管VT2,正极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的正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的负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1,P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与二极管D1并联设置的继电器K1,一端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2,一端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1,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3,正极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2,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的正输出端相连接的感应片a,经继电器K2后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的感应片b,以及与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的感应片c组成;其中,变压器T1的副边电感线圈L1的同名端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的一个输入相连接、变压器T1的副边电感线圈L1的非同名端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的另一端输入端相连接,电容C1的正极顺次经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1和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K2-2后与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感应片a、感应片b和感应片c均设置在降温池中,变压器T1的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与非同名端组成该自动排水电路的输入端,变压器T1的副边电感线圈L2的同名端顺次经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1和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K2-1后与变压器T1的副边电感线圈L2的非同名端组成该自动排水电路的输出端且与排水泵的电源端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感应片a、感应片b和感应片c均与导热池壁不接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锅炉高温废水的热量进行发电,避免了热能的浪费,提高了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的利用率与热能的利用效果。

  (2)本发明是在现有的降温池上进行改进的,其改造费用较低,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建造成本,提高了企业对产品的接受能力。

  (3)本发明上设置有自动排水控制系统,其中的自动排水电路能够在降温池中的水量达到预设值时自动进行排水,很好的避免了降温池中的池水溢出,不仅维护了周边的环境,同时还能很好的避免工作人员被溢出的高温池水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