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9.30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池及污水处理系统,涉及环保技术领域。一种污水处理池,包括处理池主体。处理池主体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处理池主体内沿进水口至出水口的方向上依次设置第一分离池、第二分离池、第三分离池。处理池主体内还设置浓缩池。第一分离池的第一底板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处理池主体内设置有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第一支撑杆与第一液压缸的第一推杆铰接,第二支撑杆与第二液压缸的第二推杆铰接。第二液压缸能够驱动第二推杆伸出使第一分离池向第一排污管倾斜。倾斜时,刮泥板刮下的第一分离池内的污泥自动流入第一排污管中,提高污泥处理效率,为污水处理提供有利条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池主体,所述处理池主体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处理池主体内沿所述进水口至所述出水口的方向上依次设置第一分离池、第二分离池、第三分离池,所述处理池主体内还设置浓缩池,所述进水口、所述第一分离池、所述第二分离池、所述第三分离池以及所述出水口依次连通,所述第一分离池、所述第二分离池将沉积的污泥分别通过第一排污管、第二排污管送至所述浓缩池,
所述第一分离池的第一底板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一排污管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均位于所述第一分离池外,所述处理池主体内设置有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第一推杆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第二推杆铰接,所述第二液压缸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推杆伸出使所述第一分离池向所述第一排污管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上还间隔设置有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所述第四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二分离池的一侧,所述第三支撑杆和所述第四支撑杆均位于所述第一分离池外,所述处理池主体内设置有第三液压缸和第四液压缸,所述第三支撑杆与所述第三液压缸的第三推杆铰接,所述第四支撑杆与所述第四液压缸的第四推杆铰接,所述第三液压缸能够驱动所述第三推杆伸出使所述第一分离池向远离所述第二分离池的一侧倾斜,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四支撑杆沿所述第一底板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池与所述进水口通过第一软管连接,所述第一分离池与所述第二分离池通过第二软管连接,所述第一排污管为软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池顶部安装有第一防护罩,所述第二分离池顶部安装有第二防护罩。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池安装有多个过滤板,多个所述过滤板在所述第一分离池内沿所述第一分离池至所述第二分离池的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过滤板的目数在逐渐靠近所述第二分离池的方向上逐渐增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池还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多个所述过滤板在垂直于污水的水流方向上振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池包括生物处理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分离池内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电解层、第二电解层以及第三电解层,所述第一电解层、所述第二电解层、所述第三电解层内均填充微电解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解材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铁65-85份,多孔碳12-18份,贵金属催化剂3-6份,所述贵金属催化剂包括铂、铑、银、钯中的一种或多种。
10.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池。
说明书
一种污水处理池及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池及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及生态环境的恶化,现在的水资源污染严重,已成为我国水资源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而水体富营养化则是水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据统计,我国主要湖泊处于因氮、磷等成分(主要以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有机氮、正磷酸盐、有机磷等形态存在)污染而导致富营养化的占统计湖泊的56%。为减小水资源的污染,现兴建了大量的污水处理厂。人们认为,污水处理厂可以解决水体污染。但是已有的污水处理厂的成本高,且污水处理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池,其成本较低,且污水净化效果优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能够提供污水处理效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污水处理池,包括处理池主体。处理池主体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处理池主体内沿进水口至出水口的方向上依次设置第一分离池、第二分离池、第三分离池。处理池主体内还设置浓缩池。进水口、第一分离池、第二分离池、第三分离池以及出水口依次连通。第一分离池、第二分离池将沉积的污泥分别通过第一排污管、第二排污管送至浓缩池。
第一分离池的第一底板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位于第一支撑杆远离第一排污管的一侧。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位于第一分离池外。处理池主体内设置有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第一支撑杆与第一液压缸的第一推杆铰接,第二支撑杆与第二液压缸的第二推杆铰接。第二液压缸能够驱动第二推杆伸出使第一分离池向第一排污管倾斜。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底板上还间隔设置有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第四支撑杆位于第三支撑杆远离第二分离池的一侧。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均位于第一分离池外。处理池主体内设置有第三液压缸和第四液压缸。第三支撑杆与第三液压缸的第三推杆铰接,第四支撑杆与第四液压缸的第四推杆铰接。第三液压缸能够驱动第三推杆伸出使第一分离池向远离第二分离池的一侧倾斜。第一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四支撑杆沿第一底板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分离池与进水口通过第一软管连接。第一分离池与第二分离池通过第二软管连接。第一排污管为软管。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分离池顶部安装有第一防护罩。第二分离池顶部安装有第二防护罩。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分离池安装有多个过滤板。多个过滤板在第一分离池内沿第一分离池至第二分离池的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且多个过滤板的目数在逐渐靠近第二分离池的方向上逐渐增加。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分离池还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能够驱动多个过滤板在垂直于污水的水流方向上振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分离池包括生物处理设备。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三分离池内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电解层、第二电解层以及第三电解层。第一电解层、第二电解层、第三电解层内均填充微电解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微电解材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铁65-85份,多孔碳12-18份,贵金属催化剂3-6份。贵金属催化剂包括铂、铑、银、钯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的污水处理池。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池,主要包括处理池主体、第一分离池、第二分离池、第三分离池以及浓缩池。对污水实行多级净化,提高污水净化程度。
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均与第一底板128连接,另一端均分别与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相连。第一液压缸的第一推杆与第一支撑杆铰接,第二液压缸的第二推杆与第二支撑杆铰接。通过液压缸的伸缩,可以使底板具有不同方向的倾斜角度。第二液压缸能够驱动第二推杆伸出使第一分离池向第一排污管所在的位置倾斜。倾斜时,能够便于使刮泥板刮下的第一分离池内的污泥自动流入第一排污管中,提高污泥处理效率,为污水处理提供有利条件。传统采用泵送污泥,不仅需要持续提供泵送动力,且长期使用后,污泥将会使泵堵塞,污泥处理效率低下,导致污水处理效果不佳。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上述污水处理池。其处理成本低,能够高效处理污水且保证污水处理效果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