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5.27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IPC分类号C02F1/40; C02F1/5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沉降罐技术领域,是一种卧式污水处理双向流斜板沉降罐,其包括卧式罐体,在卧式罐体内分别固定有将卧式罐体分成缓冲室、逆向流室和同向流室的左封隔板和右封隔板。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在处理含油污水时,本实用新型能够代替现有立式斜板沉降缓冲罐,一方面,由于本实用新型为卧式结构,因此,本实用新型便于移动,使整套设备的移动作业时间缩短,从而保证了后续作业的进度;另一方面,由于本实用新型对含油污水的处理效果得到提高,因此,在沉降效果相同的要求下,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小于现有立式斜板沉降缓冲罐的体积,从而降低了设备造价,节约了设备成本。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卧式污水处理双向流斜板沉降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式罐体,在卧式罐体内分别固定有将卧式罐体分成缓冲室、逆向流室和同向流室的左封隔板和右封隔板,在同向流室内的上部固定有横向布液管,在横向布液管上分布有布液孔,在横向布液管上固定有与横向布液管相通的进液管,进液管的进液口位于同向流室的外侧,在同向流室内固定有收油管,收油管的进油口位于横向布液管的上方,收油管的出油口位于同向流室的下部外侧,在横向布液管下方的同向流室内固定有至少两块的同向流斜板,同向流斜板呈左上右下的倾斜状,在相邻的同向流斜板之间形成同向流道,在逆向流室内固定有至少两块的逆向流斜板,逆向流斜板呈左下右上的倾斜状,在相邻的逆向流斜板之间形成逆向流道,在同向流斜板和逆向流斜板下方的右封隔板上设置有使逆向流室和同向流室相通的右通道,在逆向流斜板上方的左封隔板上设置有使缓冲室和逆向流室相通的左通道,在缓冲室内固定有出液管,出液管的进液体口位于缓冲室内的左上部,出液管的出液体口位于缓冲室外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污水处理双向流斜板沉降罐,其特征在于逆向流室内固定安装有左横向筛板,在左横向筛板上分布有左筛孔,在左横向筛板上方的逆向流室内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前横杆和第一后横杆,逆向流斜板固定安装在第一前横杆、第一后横杆与左横向筛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式污水处理双向流斜板沉降罐,其特征在于同向流室内固定安装有右横向筛板,在右横向筛板上分布有右筛孔,在右横向筛板上方的同向流室内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有第二前横杆和第二后横杆,同向流斜板固定安装在第二前横杆、第二后横杆与右横向筛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式污水处理双向流斜板沉降罐,其特征在于与缓冲室对应的卧式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泥口,在与逆向流室对应的卧式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泥口,在与同向流室对应的卧式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泥口;或/和,在与缓冲室对应的卧式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液位计接口;或/和,在缓冲室内固定安装有溢流管,溢流管的进口位于出液管的进液体口的上方,溢流管的出口位于缓冲室的下部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污水处理双向流斜板沉降罐,其特征在于与缓冲室对应的卧式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泥口,在与逆向流室对应的卧式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泥口,在与同向流室对应的卧式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泥口;或/和,在与缓冲室对应的卧式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液位计接口;或/和,在缓冲室内固定安装有溢流管,溢流管的进口位于出液管的进液体口的上方,溢流管的出口位于缓冲室的下部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卧式污水处理双向流斜板沉降罐,其特征在于与缓冲室、逆向流室和同向流室对应的卧式罐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人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污水处理双向流斜板沉降罐,其特征在于与缓冲室、逆向流室和同向流室对应的卧式罐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人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卧式污水处理双向流斜板沉降罐,其特征在于与缓冲室、逆向流室和同向流室对应的卧式罐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人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或7或8所述的卧式污水处理双向流斜板沉降罐,其特征在于卧式罐体的上部固定有护栏,在卧式罐体的外侧固定有与护栏对应的爬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卧式污水处理双向流斜板沉降罐,其特征在于卧式罐体的上部固定有护栏,在卧式罐体的外侧固定有与护栏对应的爬梯。
说明书
卧式污水处理双向流斜板沉降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沉降罐技术领域,是一种卧式污水处理双向流斜板沉降罐。
背景技术
由于北布扎奇油田聚合物凝胶项目的整套设备需经常移动井位,而整套设备中有一座立式斜板沉降缓冲罐(¢7600×3000),由于其立式结构,导致其移动便利性不足,从而造成整套设备的移动作业时间较长,影响了后续作业的进度,通常的油田含油污水处理采用立式重力混凝罐+斜板工艺(即立式斜板沉降缓冲罐),其工艺要点是增加油、悬浮物与水的分离时间,使悬浮物絮凝沉降,其絮凝沉降效果取决于絮凝体的颗粒体积、聚结几率以及沉降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式污水处理双向流斜板沉降罐,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在移动立式斜板沉降缓冲罐时存在的移动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卧式污水处理双向流斜板沉降罐,包括卧式罐体,在卧式罐体内分别固定有将卧式罐体分成缓冲室、逆向流室和同向流室的左封隔板和右封隔板,在同向流室内的上部固定有横向布液管,在横向布液管上分布有布液孔,在横向布液管上固定有与横向布液管相通的进液管,进液管的进液口位于同向流室的外侧,在同向流室内固定有收油管,收油管的进油口位于横向布液管的上方,收油管的出油口位于同向流室的下部外侧,在横向布液管下方的同向流室内固定有至少两块的同向流斜板,同向流斜板呈左上右下的倾斜状,在相邻的同向流斜板之间形成同向流道,在逆向流室内固定有至少两块的逆向流斜板,逆向流斜板呈左下右上的倾斜状,在相邻的逆向流斜板之间形成逆向流道,在同向流斜板和逆向流斜板下方的右封隔板上设置有使逆向流室和同向流室相通的右通道,在逆向流斜板上方的左封隔板上设置有使缓冲室和逆向流室相通的左通道,在缓冲室内固定有出液管,出液管的进液体口位于缓冲室内的左上部,出液管的出液体口位于缓冲室外的下部。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逆向流室内固定安装有左横向筛板,在左横向筛板上分布有左筛孔,在左横向筛板上方的逆向流室内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前横杆和第一后横杆,逆向流斜板固定安装在第一前横杆、第一后横杆与左横向筛板之间。
上述同向流室内固定安装有右横向筛板,在右横向筛板上分布有右筛孔,在右横向筛板上方的同向流室内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有第二前横杆和第二后横杆,同向流斜板固定安装在第二前横杆、第二后横杆与右横向筛板之间。
上述与缓冲室对应的卧式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泥口,在与逆向流室对应的卧式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泥口,在与同向流室对应的卧式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泥口;或/和,在与缓冲室对应的卧式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液位计接口;或/和,在缓冲室内固定安装有溢流管,溢流管的进口位于出液管的进液体口的上方,溢流管的出口位于缓冲室的下部外侧。
上述与缓冲室、逆向流室和同向流室对应的卧式罐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人孔。
上述卧式罐体的上部固定有护栏,在卧式罐体的外侧固定有与护栏对应的爬梯。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在处理含油污水时,本实用新型能够代替现有立式斜板沉降缓冲罐,一方面,由于本实用新型为卧式结构,因此,本实用新型便于移动,使整套设备的移动作业时间缩短,从而保证了后续作业的进度;另一方面,由于本实用新型对含油污水的处理效果得到提高,因此,在沉降效果相同的要求下,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小于现有立式斜板沉降缓冲罐的体积,从而降低了设备造价,节约了设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