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电镀废水之混排废水高效处理系统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3-9 10:24:26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5.26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IPC分类号C02F9/06; C02F103/1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镀废水之混排废水高效处理系统,包括混排废水调节池、混排废水PH粗调池、混排废水PH细调池、含氰废水一级破氰池、混排废水PH调整池、混排废水二级破氰池、混排废水还原池、混排废水混凝池、混排废水絮凝池、混排废水沉淀池、电化学调节池、电化学装置、电化学混凝池、电化学絮凝池、电化学沉淀池,还包括有混排清水池及前处理污泥池;混排废水沉淀池、电化学沉淀池均具有污泥排出端,两者的污泥排出端分别连接至前处理污泥池,电化学沉淀池的清水排出端则连接于前述混排清水池;本实用新型之混排废水高效处理系统具有处理效果好,处理效率高,系统运行稳定等优势,其耗费药剂量及其它运行成本也较为合理,适于推广应用。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电镀废水之混排废水高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依工艺顺序依次连接设置的混排废水调节池、混排废水pH粗调池、混排废水pH细调池、含氰废水一级破氰池、混排废水pH调整池、混排废水二级破氰池、混排废水还原池、混排废水混凝池、混排废水絮凝池、混排废水沉淀池、电化学调节池、电化学装置、电化学混凝池、电化学絮凝池、电化学沉淀池,还包括有混排清水池及前处理污泥池;混排废水沉淀池、电化学沉淀池均具有污泥排出端,两者的污泥排出端分别连接至前处理污泥池,电化学沉淀池的清水排出端则连接于前述混排清水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废水之混排废水高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沉淀池的清水排出端与前述混排清水池之间连接有混排废水总pH回调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废水之混排废水高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排废水沉淀池与电化学调节池之间连接设置有混排回调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废水之混排废水高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氰废水一级破氰池包括有依次连接的机械搅拌式一级破氰池和曝气式一级破氰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废水之混排废水高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排废水二级破氰池包括有依次连接的机械搅拌式二级破氰池和曝气式二级破氰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废水之混排废水高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排废水还原池包括有依次连接的机械搅拌式废水还原池和曝气式废水还原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废水之混排废水高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排废水PH调整池还设置有部分重金属废水输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废水之混排废水高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排废水沉淀池、电化学沉淀池的污泥排出端与前处理污泥池之间分别连接有排污泥管道组件,该排污泥管道组件具有污泥输出总管、污泥输入总管、第一污泥输送支管、第二污泥输送支管,该第一污泥输送支管、第二污泥输送支管分别连接于污泥输出总管、污泥输入总管之间,该污泥输出总管连接于相应的污泥输出端,该污泥输入总管连接于前处理污泥池;该第一污泥输送支管、第二污泥输送支管上分别设置有污泥泵,该污泥输出总管上连接有进水空气反吹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废水之混排废水高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排废水沉淀池、电化学沉淀池内分别设置有刮泥机;所述混排废水混凝池、混排废水絮凝池、电化学混凝池、电化学絮凝池内分别设置有机械搅拌机。

  说明书

  电镀废水之混排废水高效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废水处理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电镀废水之混排废水高效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电镀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各种金属离子,如铬、铜、镍、锌、锡、金、银、镉、铁等,其次是酸类和碱类物质,有的还含有氰化物。在各种镀液中还添加了各种光亮剂、洗涤剂、表面活性剂等有机物质;另外,镀件中还有油、金属氧化物等杂质带入电镀废水中。

  根据电镀废水集中处理要求,按照水质情况与资源回收的需求,目前国内电镀废水主要分为七类废水:前处理含油废水、混排废水、含氰废水、含镍废水、化学镍废水、含铬废水、综合废水;其中,混排废水是指电镀车间的“跑、冒、滴、漏”排放的污染物,这部分废水与地面冲洗水一并处理,其量的大小与管理水平和车间的装备有关,主要污染物为少量六价铬离子、少量氰化物等。

  在现有技术中,对前述混排废水的处理效果不够理想,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研究了一种专门针对混排废水的处理系统,其处理效果好,系统运行稳定,药剂量及其它运行成本也较为合理,适于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镀废水之混排废水高效处理系统,其具有处理效果好,处理效率高,系统运行稳定等优势,同时,其耗费药剂量及其它运行成本也较为合理,适于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电镀废水之混排废水高效处理系统,包括有依工艺顺序依次连接设置的混排废水调节池、混排废水PH粗调池、混排废水PH细调池、含氰废水一级破氰池、混排废水PH调整池、混排废水二级破氰池、混排废水还原池、混排废水混凝池、混排废水絮凝池、混排废水沉淀池、电化学调节池、电化学装置、电化学混凝池、电化学絮凝池、电化学沉淀池,还包括有混排清水池及前处理污泥池;混排废水沉淀池、电化学沉淀池均具有污泥排出端,两者的污泥排出端分别连接至前处理污泥池,电化学沉淀池的清水排出端则连接于前述混排清水池。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化学沉淀池的清水排出端与前述混排清水池之间连接有混排废水总PH回调池。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混排废水沉淀池与电化学调节池之间连接设置有混排回调池。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含氰废水一级破氰池包括有依次连接的机械搅拌式一级破氰池和曝气式一级破氰池。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混排废水二级破氰池包括有依次连接的机械搅拌式二级破氰池和曝气式二级破氰池。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混排废水还原池包括有依次连接的机械搅拌式废水还原池和曝气式废水还原池。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混排废水PH调整池还设置有部分重金属废水输入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混排废水沉淀池、电化学沉淀池的污泥排出端与前处理污泥池之间分别连接有排污泥管道组件,该排污泥管道组件具有污泥输出总管、污泥输入总管、第一污泥输送支管、第二污泥输送支管,该第一污泥输送支管、第二污泥输送支管分别连接于污泥输出总管、污泥输入总管之间,该污泥输出总管连接于相应的污泥输出端,该污泥输入总管连接于前处理污泥池;该第一污泥输送支管、第二污泥输送支管上分别设置有污泥泵,该污泥输出总管上连接有进水空气反吹系统。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混排废水沉淀池、电化学沉淀池内分别设置有刮泥机;所述混排废水混凝池、混排废水絮凝池、电化学混凝池、电化学絮凝池内分别设置有机械搅拌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具有处理效果好,处理效率高,系统运行稳定等优势,同时,其耗费药剂量及其它运行成本也较为合理,适于推广应用。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