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处理效率高的脱硫废水处理技术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3-18 7:59:11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7.03.03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03/18

  摘要

  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混凝反应箱、沉降箱、氧化箱和吸附箱,混凝反应箱的出水口与沉降箱的进水口连通,沉降箱的出水口与氧化箱的进水口连通,氧化箱设有溢流口与吸附箱连通,混凝反应箱的上端设有混凝反应箱进水口,下端设有混凝反应箱排污口,顶部设有混凝反应箱加药剂口,混凝反应箱上设有第一立式搅拌装置,沉降箱的底部设有排渣口,氧化箱的上端设有氧化箱溢流口,下端设有氧化箱排污口,顶部设有氧化箱加药剂口,氧化箱设有第二立式搅拌装置,吸附箱上端设有吸附箱出水口,下端设有吸附箱排污口,吸附箱在吸附箱出水口和吸附箱排污口之间设有吸附填料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具有结构合理、布置紧凑、节约用地、处理效率高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混凝反应箱、沉降箱、氧化箱和吸附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反应箱的出水口与沉降箱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沉降箱的出水口与氧化箱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氧化箱设有溢流口与吸附箱连通,所述混凝反应箱的上端设有混凝反应箱进水口,下端设有混凝反应箱排污口,顶部设有混凝反应箱加药剂口,所述混凝反应箱上设有第一立式搅拌装置,所述第一立式搅拌装置的搅拌端设置在混凝反应箱内,所述沉降箱的底部设有排渣口,所述氧化箱的上端设有氧化箱溢流口,下端设有氧化箱排污口,顶部设有氧化箱加药剂口,所述氧化箱设有第二立式搅拌装置,所述第二立式搅拌装置的搅拌端设置在氧化箱内,所述吸附箱上端设有吸附箱出水口,下端设有吸附箱排污口,所述吸附箱在吸附箱出水口和吸附箱排污口之间设有吸附填料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填料层底部通过安装在吸附箱内的托板支撑固定,顶部通过压板固定,所述吸附填料层中部设有立式隔板将吸附填料层分隔为U型通道,所述U型通道的一端与溢流口连接,另一端与出水口连接,底部与排污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反应箱内设有与混凝反应箱进水口连接的进水缓冲槽,所述混凝反应箱进水口通过进水缓冲槽与混凝反应箱内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反应箱内设有与混凝反应箱的出水口连接的第一溢流堰,所述混凝反应箱内的污水通过第一溢流堰从混凝反应箱的出水口流入沉降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箱在沉降箱的出水口侧设有第二溢流堰,所述沉降箱的出水口通过第二溢流堰与氧化箱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箱溢流口上安装有溢流管。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箱的底部为倒锥形,所述排渣口设置在倒锥形的末端。

  说明书

  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属于工业废水治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脱硫废水是由于燃煤锅炉烟气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为防止脱硫过程中浆液内可溶解的氯离子、重金属和细小的灰尘颗粒浓度富集过高,维持脱硫装置中物料的平衡,而排放产生的废水,含有的杂质成份多且复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严重威胁环境水体安全。目前脱硫废水的主要处理技术是三联箱工艺,系二十多年前从国外引进的脱硫废水处理工艺技术,但实际运行时系统设备易堵塞、药剂贮存与投加种类多,系统复杂,实际运行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结构合理、布置紧凑、节约用地、处理效率高的脱硫废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混凝反应箱、沉降箱、氧化箱和吸附箱,所述混凝反应箱的出水口与沉降箱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沉降箱的出水口与氧化箱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氧化箱设有溢流口与吸附箱连通,所述混凝反应箱的上端设有混凝反应箱进水口,下端设有混凝反应箱排污口,顶部设有混凝反应箱加药剂口,所述混凝反应箱上设有第一立式搅拌装置,所述第一立式搅拌装置的搅拌端设置在混凝反应箱内,所述沉降箱的底部设有排渣口,所述氧化箱的上端设有氧化箱溢流口,下端设有氧化箱排污口,顶部设有氧化箱加药剂口,所述氧化箱设有第二立式搅拌装置,所述第二立式搅拌装置的搅拌端设置在氧化箱内,所述吸附箱上端设有吸附箱出水口,下端设有吸附箱排污口,所述吸附箱在吸附箱出水口和吸附箱排污口之间设有吸附填料层。

  所述吸附填料层底部通过安装在吸附箱内的托板支撑固定,顶部通过压板固定,所述吸附填料层中部设有立式隔板将吸附填料层分隔为U型通道,所述U型通道的一端与溢流口连接,另一端与出水口连接,底部与排污口连接。

  所述混凝反应箱内设有与混凝反应箱进水口连接的进水缓冲槽,所述混凝反应箱进水口通过进水缓冲槽与混凝反应箱内腔连通。

  所述混凝反应箱内设有与混凝反应箱的出水口连接的第一溢流堰,所述混凝反应箱内的污水通过第一溢流堰从混凝反应箱的出水口流入沉降箱。

  所述沉降箱在沉降箱的出水口侧设有第二溢流堰,所述沉降箱的出水口通过第二溢流堰与氧化箱连通。

  所述氧化箱溢流口上安装有溢流管。

  所述沉降箱的底部为倒锥形,所述排渣口设置在倒锥形的末端。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装置采用混凝反应箱、沉降箱、氧化箱和吸附箱四个箱体,完成混凝反应、沉降分离、氧化还原、物理吸附等四个步骤。脱硫废水经进水缓冲槽部分均质后从底部进入混凝反应箱,在混凝反应箱内经搅拌强制混合接触反应,完成重金属吸附脱除过程并最终同悬浮物一起与加入的混凝剂发生混凝反应形成比重较大的絮凝物,随水流进入沉降箱,通过重力沉降作用,完成固液分离,絮凝物沉入箱底并经侧部下端排渣口排出,上部清水溢流进入氧化箱,通过氧化剂在强搅拌作用下与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如HSO3-、Fe2+、S2-等,对外均以COD表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去除COD。然后清水溢流进入吸附箱,经过活性氧化铝粒料后,吸附脱除F-,合格废水从吸附箱出水口达标排放界外。活性氧化铝可再生循环使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工艺流畅,所需加的药剂量少、种类少,且绝大部分均随污泥沉渣排出界外,对处理后清水不构成二次污染,简化设备与工艺操作,运行周期长且稳定,符合国家的环保发展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