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圆形截面污水处理池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3-18 12:21:22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7.03.02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IPC分类号C02F1/00; B01D36/04

  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池,包括截面为圆形的处理池,所述处理池靠近底部上方设置隔板,所述隔板与处理池内壁接触处沿圆周方向设置第一过滤网,位于隔板上方设置第一圆环,紧贴低于第一圆环外壁设置第二圆环,所述第二圆环高度大于第一圆环高度,在第二圆环靠近隔板一端沿圆周方向设置第二过滤网,处理池底部设置出水孔。通过在处理池截面上设置隔板,隔板上设置有两个紧贴的圆环,从而先将污水进行沉淀,沉淀结束后通过第二圆环上的过滤网将污水过滤到处理池中,完成了污水的沉淀、过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池,包括截面为圆形的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靠近底部上方设置隔板,所述隔板与处理池内壁接触处沿圆周方向设置第一过滤网,位于隔板上方设置第一圆环,紧贴低于第一圆环外壁设置第二圆环,所述第二圆环高度大于第一圆环高度,在第二圆环靠近隔板一端沿圆周方向设置第二过滤网,处理池底部设置出水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上设置第三过滤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底部设置与出水孔并列的过滤孔,所述过滤孔上设置第四过滤网,第四过滤网网孔密度大于第三过滤网网孔密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孔通过管道与处理池上端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端面分别设置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分别与第一圆环、第二圆环向配合。

  说明书

  一种污水处理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池。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居民在生活品位、生活质量以及生态环保意识方面的逐步提高,使得当前对于环境的保护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农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

  为使污水达到排水规格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需对其进行净化处理,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但是现有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需要对污水设备进行改良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污水处理池,包括截面为圆形的处理池,所述处理池靠近底部上方设置隔板,所述隔板与处理池内壁接触处沿圆周方向设置第一过滤网,位于隔板上方设置第一圆环,紧贴低于第一圆环外壁设置第二圆环,所述第二圆环高度大于第一圆环高度,在第二圆环靠近隔板一端沿圆周方向设置第二过滤网,处理池底部设置出水孔。

  所述出水孔上设置第三过滤网。所述处理池底部设置与出水孔并列的过滤孔,所述过滤孔上设置第四过滤网,第四过滤网网孔密度大于第三过滤网网孔密度。

  所述过滤孔通过管道与处理池上端连通。从而通过过滤孔将流入处理池底部的不达标污水进行循环过滤。

  所述隔板上端面分别设置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分别与第一圆环、第二圆环向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处理池截面上设置隔板,隔板上设置有两个紧贴的圆环,从而先将污水进行沉淀,沉淀结束后通过第二圆环上的过滤网将污水过滤到处理池中,完成了污水的沉淀、过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