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净水机构的净水方法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3-29 11:43:24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5.11.19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锅炉水处理的净水机构的净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混合;第二步:絮凝;第三步:澄清;第四步:排泥与循环回流;第五步:过滤;第六步:反洗。本发明的基于锅炉水处理的净水机构的净水方法,采用了絮凝反应、斜管沉淀、石英砂和无烟煤过滤、大阻力配水反冲洗等相结合的一体化净水新工艺,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维护简便,且出水水质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锅炉水处理的净水机构的净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混合,原水投加絮凝剂后经管道混合器,进入净水器,通过水力提升器的喷嘴,造成高速射流在喷嘴外围形成负压,将几倍进水量的活性泥渣吸入喉管,使原水、混凝剂和活性泥渣在水力提升器中进行剧烈充分的快速混合;

  第二步:絮凝,混合了絮凝剂和活性泥渣的原水向上流动时进入第一反应室,第一反应室的混合水经导流反应筒水流的方向改变180度,进入第二反应室,并再次降低反应流速,继续使水中的悬浮颗粒相互接触、碰撞而逐渐凝结成较大的絮体颗粒,并在第二反应室出口处初步实现泥水分离;

  第三步:澄清,当形成可沉淀去除矾花的水流离开第二反应室进入分离室时,流速显著下降,从下而上流经斜管,颗粒絮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斜管内壁滑下,实现固液分离,去除了大部分絮体,使水澄清;

  第四步:排泥与循环回流,从斜管中沉下的泥渣除经污泥斗截留后排出池外以保持池中泥渣浓度平衡外,大部分向池底沉降,继续被水力提升器吸入喉管,进行泥渣循环回流;

  第五步:过滤,经斜管沉降分离后的清水均匀上升,流经清水区,通过澄清集水槽和过滤进水管进入双层滤料过滤区,清水中剩余的细小絮体等杂质在滤床中被截留、捕集和附着,使水质得到进一步净化;

  第六步:反洗,当水头损失达到设计规定值时即进行反洗操作,让一定压力的反冲洗水通过滤层,清除截留在滤料中的杂质,恢复滤床的过滤效能。

  说明书

  一种基于锅炉水处理的净水机构的净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质处理设备净水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锅炉水处理的净水机构的净水方法,属于环保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也充分认识到了环境对我们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各国都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环境,减少污染;这其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紧迫的问题就是水资源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问题,除了寻找新的水资源,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是关键的也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重要措施;水质净化就是尽可能地减少水资源的耗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水资源的消耗也在不断增加,对水资源的净化处理成了重中之重;现在我国各地区水质污染很是严重,特别是长江沿岸和人员稠密地区有机物污染,还有现在全国各地乡镇小型的供水企业和地下水使用地区也会存在着细菌污染,因此只有部分品质优良的净水器能适应全国各地不同的水质。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亟待研发一种新的基于锅炉水处理的净水机构的净水方法。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锅炉水处理的净水机构的净水方法,采用了絮凝反应、斜管沉淀、石英砂和无烟煤过滤、大阻力配水反冲洗等相结合的一体化净水新工艺,具有投资省、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维护简便、出水水质好等优点,适应中小型企业单位改善生活饮用水和生产用水水质,以及为某些以分离去除悬浮固体和胶体杂质为主要目的的废水处理需要。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基于锅炉水处理的净水机构的净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混合,原水投加絮凝剂后经管道混合器,进入净水器,通过水力提升器的喷嘴,造成高速射流在喷嘴外围形成负压,将几倍进水量的活性泥渣吸入喉管,使原水、混凝剂和活性泥渣在水力提升器中进行剧烈充分的快速混合;

  第二步:絮凝,混合了絮凝剂和活性泥渣的原水向上流动时进入第一反应室,由于过水断面顺水流逐渐扩大,流速逐渐降低,使水中的悬浮颗粒相互接触、碰撞而凝结成较大的絮体颗粒(矾花),第一反应室的混合水经导流反应筒时,将水流的方向改变了180度,进入第二反应室,并再次降低反应流速,继续使水中的悬浮颗粒相互接触、碰撞而逐渐凝结成较大的絮体颗粒,从而形成可沉淀去除的矾花,并在第二反应室出口处初步实现泥水分离;

  第三步:澄清,当形成可沉淀去除矾花的水流离开第二反应室进入分离室时,流速显著下降,从下而上流经斜管,斜管选用无毒透明的聚丙烯材质,斜管孔径采用D35mm的六角蜂窝,颗粒絮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斜管内壁滑下,实现固液分离,去除了大部分絮体,使水澄清,采用兼具泥渣循环分离和泥渣接触过滤特点的悬浮接触的分离型水力澄清工艺,并加设聚丙烯斜管,形成澄清沉淀双重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澄清效能;

  第四步:排泥与循环回流,从斜管中沉下的泥渣除经污泥斗截留后排出池外以保持池中泥渣浓度平衡外,大部分向池底沉降,继续被水力提升器吸入喉管,进行泥渣循环回流,采用快开阀手动排泥,保证排泥效果,减少水量损失;

  第五步:过滤,经斜管沉降分离后的清水均匀上升,流经清水区,通过澄清集水槽和过滤进水管进入双层滤料过滤区,清水中剩余的细小絮体等杂质在滤床中被截留、捕集和附着,使水质得到进一步净化,采用石英砂和无烟煤双层滤料过滤,去浊除杂效果优于单层滤料;

  第六步:反洗,随着滤料截留的杂质不断增多,滤床的水头损失增高,滤速降低,滤水量减少,当水头损失达到设计规定值(或出水SS超标)时即进行反洗操作,让一定压力的反冲洗水通过滤层,清除截留在滤料中的杂质,恢复滤床的过滤效能,采用固定式多喷嘴大阻力冲洗系统。为防止跑料,上部反洗膨胀区采用两个排水头和增加150 mm的保险高度,这样避免了在反洗时过度膨胀后跑料,确保较快地排空反洗时的污水。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基于锅炉水处理的净水机构的净水方法,采用了絮凝反应、斜管沉淀、石英砂和无烟煤过滤、大阻力配水反冲洗等相结合的一体化净水新工艺,具有投资省、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维护简便、出水水质好等优点,适应中小型企业单位改善生活饮用水和生产用水水质,以及为某些以分离去除悬浮固体和胶体杂质为主要目的的废水处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