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水动态负荷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3-29 14:35:0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12.10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IPC分类号C02F3/08; C02F3/3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污水动态负荷处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左侧的下部连接进水管,进水管与装置主体下部的进水主管连接;所述装置主体右侧的上部设置出水管,出水管与装置主体下部的出水主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在一个较宽来水负荷变化范围内,装置下游始终保持运行负荷基本不变,这样可以整个水厂的处理效率提供很大保证;荷的稳定保证了下游生化系统微生物种群的稳定生长,这对处理效果的稳定至关重要;负荷的稳定简化了下游生化的运行难度,为实现精细化运营提供了前提条件。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动态负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左侧的下部连接进水管(3),进水管(3)与装置主体(1)下部的进水主管(10)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右侧的上部设置出水管(2),出水管(2)与装置主体(1)下部的出水主管(11)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移动填料反应区(8),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设置曝气系统(9);所述曝气系统(9)通过管路连接到压缩空气主管(12);所述进水管(3)设置电动阀门一(4),所述曝气系统(9)连接到压缩空气主管(12)的管路上设置电动阀门二(5),所述出水管(2)上设置电动阀门三(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动态负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主管(10)、出水主管(11)和压缩空气主管(12)都平行设置,出水主管(11)在进水主管(10)下部,压缩空气主管(12)在出水主管(11)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动态负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可为多个串联,装置主体(1)通过出水管(2)上连接管路到另一个装置主体的进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动态负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2)上连接到另一个装置主体的进水管的管路上设置电动阀门四(7)。

  说明书

  一种污水动态负荷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动态负荷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污水处理技术已经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处理技术,当前虽然有众多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但是这些技术都是假定一个稳定的工况来设计和计算,对于污水处理系统实际面临的来水负荷变化没有专门的设计和设备,一般只能通过整体放大来应对;当前包括MBBR工艺在内的大多数工艺设计都是一种固定式的连接方式,没有充分利用特定工艺在不同负荷条件下的实际运行变化,也就没有发挥该工艺对应对负荷变化的实际能力;都是针对一种静态或叫稳态的工况下的设计,针对污水处理系统普遍面临的负荷变化问题(来水浓度和流量变化),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技术或设备来应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针对一种静态或叫稳态的工况下的设计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动态负荷处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左侧的下部连接进水管(3),进水管(3)与装置主体(1)下部的进水主管(10)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右侧的上部设置出水管(2),出水管(2)与装置主体(1)下部的出水主管(11)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移动填料反应区(8),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设置曝气系统(9);所述曝气系统(9)通过管路连接到压缩空气主管(12);所述进水管(3)设置电动阀门一(4),所述曝气系统(9)连接到压缩空气主管(12)的管路上设置电动阀门二(5),所述出水管(2)上设置电动阀门三(6)。

  所述进水主管(10)、出水主管(11)和压缩空气主管(12)都平行设置,出水主管(11)在进水主管(10)下部,压缩空气主管(12)在出水主管(11)下部。

  所述装置主体(1)可为多个串联,装置主体(1)通过出水管(2)上连接管路到另一个装置主体的进水管。

  所述出水管(2)上连接到另一个装置主体的进水管的管路上设置电动阀门四(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创新式的应用生物移动床工艺(MBBR)技术来达到吸收来水负荷变化,达到保持下游负荷稳定的效果,具体为通过污水动态负荷处理装置。

  通过污水动态负荷处理装置运行的生物移动床工艺(MBBR)是一种利用移动型填料的生化工艺,填料成为生物膜的载体,并形成多种异氧和自养型微生物等组成的微生物系统来降解污水中的C,N,P等污染物,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作用。该工艺的突出特点是,由于利用了具有很大比表面积的流动性填料,既保证了微生物的数量又同时保证了生物膜和污水之间的高效传质作用,可承受高负荷,并且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本实用新型用污水动态负荷处理装置将多级MBBR处理单元通过多重管道进行连接,并且通过管道上的阀门实现各个处理单元的多种串并联形式及离线和在线状态切换,结合曝气系统在综合自控系统统一控制下,根据不同工控(不同水量和浓度情况),调整工艺的深度和形式,实现稳定出水的目的,保证下游处理工艺的处理负荷始终保持在一个较小区间,从而长期稳定保持出水品质。

  综合自控系统统利用上游的流量和浓度传感器参数,通过运算后选择合适的运行模式,自动调整系统运行模式,保证运行平稳智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在一个较宽来水负荷变化范围内,装置下游始终保持运行负荷基本不变,这样可以整个水厂的处理效率提供很大保证;荷的稳定保证了下游生化系统微生物种群(尤其是硝化菌这样需要稳定生存条件的菌种)的稳定生长,这对处理效果的稳定至关重要;负荷的稳定简化了下游生化的运行难度,为实现精细化运营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