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11.24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IPC分类号B01D21/2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沉淀池安装结构,属于水净化装置领域。它解决了沉淀池内的集水槽安装强度低的问题。本污水沉淀池安装结构,包括沉淀池和设在沉淀池内的集水槽,集水槽包括设置在长度方向两侧的两个出水堰板和设置在集水槽槽底的底板,还包括若干钢结构固定柱,固定柱底端与沉淀池池底固定,固定柱顶端分别设有两个夹板和设在两个夹板之间的支撑板,且两个夹板分别与两个出水堰板相反的一侧贴合固定,支撑板与底板底端贴合设置。两个夹板对集水槽起到定位和固定的作用,支撑板对集水槽起到支撑的作用,因此强度更高,且定位更加准确,同时固定柱结构十分简单,易于安装。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沉淀池安装结构,包括沉淀池(1)和设在沉淀池(1)内的集水槽(2),所述的集水槽(2)包括设置在长度方向两侧的两个出水堰板(21)和设置在集水槽(2)槽底的底板(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钢结构固定柱(3),所述的固定柱(3)底端与沉淀池(1)池底固定,固定柱(3)顶端分别设有两个夹板(31)和设在两个夹板(31)之间的支撑板(32),且所述的两个夹板(31)分别与两个出水堰板(21)相反的一侧贴合固定,支撑板(32)与底板(22)底端贴合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沉淀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出水堰板(21)相反的一侧分别设有带内螺纹的固定槽,所述的夹板(31)上设有定位孔,且能通过螺栓与定位孔和固定槽配合将出水堰板(21)与夹板(31)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沉淀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22)底部和支撑板(32)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块和定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沉淀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柱(3)为空心方钢,且方钢由四条腹板一(33)合围形成,且其中相互平行的两条腹板一(33)一端相互翻折并叠加形成所述的支撑板(32),并使另外两条腹板一(33)一端形成所述的两个夹板(3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沉淀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柱(3)为工字钢,且工字钢由两条翼板(34)和连接两个翼板(34)的腹板二(35)组成,且腹板二(35)一端弯折形成所述的支撑板(32),且与所述腹板二(35)一端对应的两个翼板(34)一端形成所述的夹板(31)。
说明书
一种污水沉淀池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净化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污水沉淀池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其中沉淀池内一般会设置集水槽,集水槽是用来均匀收集溢面清水的设备,主要用于沉淀池的出水端,常采用条形孔式或锯齿式。
但现有的集水槽一般为悬空在沉淀池上方,因此与沉淀池的固定强度十分关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且强度更高的污水沉淀池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污水沉淀池安装结构,包括沉淀池和设在沉淀池内的集水槽,所述的集水槽包括设置在长度方向两侧的两个出水堰板和设置在集水槽槽底的底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钢结构固定柱,所述的固定柱底端与沉淀池池底固定,固定柱顶端分别设有两个夹板和设在两个夹板之间的支撑板,且所述的两个夹板分别与两个出水堰板相反的一侧贴合固定,支撑板与底板底端贴合设置。
两个夹板对集水槽起到定位和固定的作用,支撑板对集水槽起到支撑的作用,因此强度更高,且定位更加准确,同时固定柱结构十分简单,易于安装。
在上述的一种污水沉淀池安装结构中,所述的两个出水堰板相反的一侧分别设有带内螺纹的固定槽,所述的夹板上设有定位孔,且能通过螺栓与定位孔和固定槽配合将出水堰板与夹板固定。
因此固定十分方便。
在上述的一种污水沉淀池安装结构中,所述的底板底部和支撑板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块和定位槽。
因此还起到定位的作用。
在上述的一种污水沉淀池安装结构中,所述的固定柱为空心方钢,且方钢由四条腹板一合围形成,且其中相互平行的两条腹板一一端相互翻折并叠加形成所述的支撑板,并使另外两条腹板一一端形成所述的两个夹板。
在上述的一种污水沉淀池安装结构中,所述的固定柱为工字钢,且工字钢由两条翼板和连接两个翼板的腹板二组成,且腹板二一端弯折形成所述的支撑板,且与所述腹板二一端对应的两个翼板一端形成所述的夹板。
通过采用现有的方钢或工字钢易于生产固定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两个夹板对集水槽起到定位和固定的作用,支撑板对集水槽起到支撑的作用,因此强度更高,且定位更加准确,同时固定柱结构十分简单,易于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