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三氯吡啶2醇钠生产废水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4-8 14:25:2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09.21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IPC分类号C02F103/36; 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3,5,6-三氯吡啶-2-醇钠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该处理方法有效降低了3,5,6-三氯吡啶-2-醇钠生产废水中COD、氨氮、总磷和3,5,6-三氯吡啶-2-醇钠的浓度。与处理前相比,3,5,6-三氯吡啶-2-醇钠生产废水中COD的浓度降低了93%,氨氮的浓度降低了59%,总磷的浓度降低了75%,处理后的废水中未检出3,5,6-三氯吡啶-2-醇钠。该处理方法能够对废水颜色进行有效处理。处理前的废水呈深红色,而处理后的废水则呈浅黄色、浅绿色或无色。

  权利要求书

  1.一种3,5,6-三氯吡啶-2-醇钠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 为:

  A.预处理:用酸溶液将3,5,6-三氯吡啶-2-醇钠生产废水的pH调节至2—5.5;

  B.在经过步骤A处理的生产废水中加入活性炭,其中活性炭与废水的质量 比为0.005—0.02,然后搅拌;

  C.对经过步骤B处理的反应物进行压滤,得滤液,然后加入碱溶液进行中 和反应,将滤液的pH调节至6—7;

  D.将经过步骤C处理的反应物进入厌氧—缺氧—好氧生化处理系统进行生 化处理完毕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酸溶液采用 质量分数为20%—36.5%的盐酸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的压滤采用板 框压滤机压滤,并回收活性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搅拌过 程为在室温下搅拌20—7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碱溶液 采用质量分数为30%-40%的NaOH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生产废水的 pH最优调节至4—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活性炭与废 水的质量比为0.01—0.015。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搅拌过 程为在室温下搅拌30—60min。

  说明书

  3,5,6-三氯吡啶-2-醇钠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特别涉及一种3,5,6-三氯吡啶-2-醇钠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3,5,6-三氯吡啶-2-醇钠,简称三氯吡啶醇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是合成多种农药的中间体,主要用于光谱有机磷杀虫杀螨剂毒死蜱(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的生产。三氯吡啶醇钠生产废水的成分相当复杂,含有大量的三氯吡啶醇钠、氰化物、氯化物、氯苯及重金属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其COD浓度高,色度高,偏红黑色,毒性大,生物降解性差。通常,三氯吡啶醇钠生产废水的COD浓度约为5000-8000mg/L,三氯吡啶醇钠的含量约为0.03-0.05%,颜色为深红色。如果废水排入江河水体,不仅严重破坏水体生态,而且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极大威胁。

  国内外学者对三氯吡啶醇钠废水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如公开号为CN103922531A的发明专利,将微纳米气泡技术与铁碳微电解技术联用进行曝气微电解,再联合芬顿氧化-絮凝沉降-蒸馏工艺。但该工艺操作过程复杂,耗时长,且对装置要求高,成本较高;公开号为CN102765850A的发明专利,三氯吡啶醇钠废水处理方法包括蒸发、焚烧、生化法等步骤,该法需要耗费大量热量,且需安装大型蒸发和焚烧装置,增加了成本,同时该方法对于三氯吡啶醇钠废水的处理并未有效降低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和COD的浓度,对色度的处理更没有太大作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5,6-三氯吡啶-2-醇钠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能够有效降低3,5,6-三氯吡啶-2-醇钠生产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和COD的浓度,能够对废水颜色进行有效处理,成本较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3,5,6-三氯吡啶-2-醇钠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A.预处理:用酸溶液将3,5,6-三氯吡啶-2-醇钠生产废水的pH调节至2—5.5;

  B.在经过步骤A处理的生产废水中加入活性炭,其中活性炭与废水的质量比为0.005—0.02,然后搅拌;

  C.对经过步骤B处理的反应物进行压滤,得滤液,然后加入碱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将滤液的pH调节至6—7;

  D.将经过步骤C处理的反应物进入厌氧—缺氧—好氧生化处理系统进行生化处理完毕即可。

  厌氧-缺氧-好氧(AAO)生化处理系统工艺是厌氧-缺氧-好氧组合工艺的简称,是由三段生物处理装置所构成。它与单级缺氧-好氧(AO)工艺的不同之处在于前端设置一厌氧反应器,旨在通过厌氧过程使废水中的部分难降解有机物得以降解去除,进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并为后续的缺氧段提供适合于反硝化过程的碳源,最终达到高效去除COD、氮、磷的目的。

  进一步,步骤A所述酸溶液采用质量分数为20%—36.5%的盐酸溶液。

  盐酸是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会因有杂质三价铁盐而略显黄色),有腐蚀性,为氯化氢的水溶液,具有刺激性气味。

  进一步,步骤C中的压滤采用板框压滤机压滤,并回收活性炭。

  活性炭是目前水处理中普遍采用的吸附剂。研究表明,活性炭不仅对水中溶解的有机物,如苯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石油及石油产品等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而且对用生物法及其他方法难以去除的有机物,如色度、异臭异味、表面活性物质、农药、合成洗涤剂、合成染料、胺类化合物以及许多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及重金属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最终达到饱和的活性炭可以脱附再生并重复使用,这一优点能极大的降低废水处理成本,减少废渣排放。

  进一步,步骤B中,所述搅拌过程为在室温下搅拌20—70min。

  进一步,步骤C中,所述碱溶液采用质量分数为30%-40%的NaOH溶液。

  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很强腐蚀性的强碱,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有块状、片状、粒状和棒状等,可用于调节水的pH值,还可用于消毒、造纸、冶炼等工业领域。

  进一步,步骤A中,生产废水的pH最优调节至4—5。

  进一步,步骤B中,活性炭与废水的质量比为0.01—0.015。

  进一步,步骤B中,所述搅拌过程为在室温下搅拌30—60min。

  进一步,步骤B中,所述搅拌过程为在室温下搅拌20—70min。

  进一步,步骤C中,所述碱溶液采用质量分数为30%-40%的NaOH溶液。

  进一步,步骤A中,生产废水的pH最优调节至4—5。

  进一步,步骤B中,活性炭与废水的质量比为0.01—0.015。

  进一步,步骤B中,所述搅拌过程为在室温下搅拌30—60min。

  搅拌的作用是为了增加活性炭与废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活性炭尽可能多的吸附废水中的杂质。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该方法操作简单,能够有效降低3,5,6-三氯吡啶-2-醇钠生产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和COD的浓度,能够对废水颜色进行有效处理,成本较低。该处理方法有效降低了3,5,6-三氯吡啶-2-醇钠生产废水中COD、氨氮、总磷和3,5,6-三氯吡啶-2-醇钠的浓度。与处理前相比,3,5,6-三氯吡啶-2-醇钠生产废水中COD的浓度降低了93%,氨氮的浓度降低了59%,总磷的浓度降低了75%,处理后的废水中未检出3,5,6-三氯吡啶-2-醇钠。该处理方法能够对废水颜色进行有效处理。处理前的废水呈深红色,而处理后的废水则呈浅黄色、浅绿色或无色。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