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去除醇酸树脂车间废水中对二甲苯等方法

发布时间:2018-4-9 13:56:3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09.17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IPC分类号C02F1/54; C02F1/56; C02F101/32; C02F103/3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醇酸树脂车间废水中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的方法,依次向废水中投加:(1R,2R,8aS)‑十氢‑1‑(3‑羟基‑3‑甲基‑4‑戊烯基)‑2,5,5,8a‑四甲基‑2‑萘醇,聚顺丁烯二酸,β‑胡萝卜素,(25R)‑5α‑螺甾(烷)‑3β‑醇,3‑吲哚甲酸,4‑乙酰氧基‑3‑甲氧基‑(2‑丙烯基)苯,L‑抗坏血酸钠,4‑(3‑甲基丁‑2‑烯氧基)呋喃并[3,2‑g]苯并吡喃‑7‑酮,三甲铵乙内酯等。该方法与目标物质的络合能力强,形成络合物沉淀速度快,去除率可达99.9%,用量少,对水体不产生危害。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去除醇酸树脂车间废水中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向废水中投加如下质量分数的物质:

  (1R,2R,8aS)-十氢-1-(3-羟基-3-甲基-4-戊烯基)-2,5,5,8a-四甲基-2-萘醇 10-18份,

  聚顺丁烯二酸 15-21份,

  β-胡萝卜素 0.8-1.2份,

  (25R)-5α-螺甾(烷)-3β-醇 8-14份,

  3-吲哚甲酸 4-8份,

  搅拌15-25分钟后,静置20-30分钟,然后过滤得上清液;

  步骤二:向步骤一得到的上清液中投加如下质量分数的物质:

  二戊烯 14-20份,

  五羟基己酸钠 10-20份,

  L-抗坏血酸钠 0.5-1.1份,

  4-(3-甲基丁-2-烯氧基)呋喃并[3,2-g]苯并吡喃-7-酮 8-12份,

  三甲铵乙内酯 2-5份,

  搅拌15-25分钟后,静置20-30分钟,然后过滤得上清液;

  步骤三:向步骤二得到的上清液中投加如下质量分数的物质:

  2-甲基-5-(1-甲基乙基)-1,3-环己二烯 10-16份,

  氯化铁 12-20份,

  对脲基苯胂酸 2-4份,

  5α, 8α-表二氧-(22E,24R)-麦角甾-6,22-二烯-3β-醇 6-12份,

  (R)-N-(2,4-二羟基-3,3-二甲基-1-氧代丁基)-β-丙氨酸 6-10份,

  通关藤苷 G 约3-7份;

  搅拌15-25分钟后,静置20-30分钟,然后过滤得上清液;

  其中,步骤一至步骤三中添加的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与被处理的醇酸树脂车间废水的体积之比为50mg/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醇酸树脂车间废水中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向废水中投加如下质量分数的物质:

  (1R,2R,8aS)-十氢-1-(3-羟基-3-甲基-4-戊烯基)-2,5,5,8a-四甲基-2-萘醇 14份,

  聚顺丁烯二酸 18份,

  β-胡萝卜素 1.0份,

  (25R)-5α-螺甾(烷)-3β-醇 11份,

  3-吲哚甲酸 6份,

  搅拌15-25分钟后,静置20-30分钟,然后过滤得上清液;

  步骤二:向步骤一得到的上清液中投加如下质量分数的物质:

  二戊烯 17份,

  五羟基己酸钠 15份,

  L-抗坏血酸钠 0.8份,

  4-(3-甲基丁-2-烯氧基)呋喃并[3,2-g]苯并吡喃-7-酮 10份,

  三甲铵乙内酯 3份,

  搅拌15-25分钟后,静置20-30分钟,然后过滤得上清液;

  步骤三:向步骤二得到的上清液中投加如下质量分数的物质:

  2-甲基-5-(1-甲基乙基)-1,3-环己二烯 13份,

  氯化铁 16份,

  对脲基苯胂酸 3份,

  5α, 8α-表二氧-(22E,24R)-麦角甾-6,22-二烯-3β-醇 9份,

  (R)-N-(2,4-二羟基-3,3-二甲基-1-氧代丁基)-β-丙氨酸 8份,

  通关藤苷 G 5份;

  搅拌15-25分钟后,静置20-30分钟,然后过滤得上清液。

  说明书

  去除醇酸树脂车间废水中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醇酸树脂车间废水中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的方法,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醇酸树脂合成主要采用溶剂法生产。溶剂法中常用二甲苯的蒸发带出酯化水,经过分水器的油水分离后重新流回反应釜,如此反复,推动聚酯化反应的进行,生成醇酸树脂。故醇酸树脂车间废水中混有大量苯类溶剂,主要为二甲苯。二甲苯能相当持久地存在于饮水中。自来水中二甲苯的浓度为5mg/L时,其气味强度相当于5级,二甲苯的特有气味则要过7至8天才能消失;气味强度为3级时则需4至5天。河水中二甲苯的气味保持的时间较短,这与起始浓度的高低有关,一般可保留3至5天。倾泄入水中的二甲苯可漂浮在水面上,或呈油状物分布在水面,可造成鱼类和水生生物的死亡。故醇酸树脂车间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入环境。

  目前含二甲苯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化法。其中化学法的主要为光催化氧化法,成本较高,不适用于实际生产。生化法处理时间相对较长,且二甲苯含量过高会导致微生物失活。物理法中常用气提法和吸附法,其中气提法适用于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生产线,设备成本较高;吸附法主要是用于低浓度二甲苯废水的处理,最常用的吸附剂为活性炭或沸石,处理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去除醇酸树脂车间废水中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的方法,它能与水中的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作用,形成络合物沉淀,通过过滤去除,具有低毒、无环境污染,去除率高,适用范围广,成本低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为:一种去除醇酸树脂车间废水中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的方法:

  步骤一:向废水中投加如下质量分数的物质:

  (1R,2R,8aS)-十氢-1-(3-羟基-3-甲基-4-戊烯基)-2,5,5,8a-四甲基-2-萘醇 10-18份,

  聚顺丁烯二酸 15-21份,

  β-胡萝卜素 0.8-1.2份,

  (25R)-5α-螺甾(烷)-3β-醇 8-14份,

  3-吲哚甲酸 4-8份,

  搅拌15-25分钟后,静置20-30分钟,然后过滤得上清液;

  步骤二:向步骤一得到的上清液中投加如下质量分数的物质:

  二戊烯 14-20份,

  五羟基己酸钠 10-20份,

  L-抗坏血酸钠 0.5-1.1份,

  4-(3-甲基丁-2-烯氧基)呋喃并[3,2-g]苯并吡喃-7-酮 8-12份,

  三甲铵乙内酯 2-5份,

  搅拌15-25分钟后,静置20-30分钟,然后过滤得上清液;

  步骤三:向步骤二得到的上清液中投加如下质量分数的物质:

  2-甲基-5-(1-甲基乙基)-1,3-环己二烯 10-16份,

  氯化铁 12-20份,

  对脲基苯胂酸 2-4份,

  5α, 8α-表二氧-(22E,24R)-麦角甾-6,22-二烯-3β-醇 6-12份,

  (R)-N-(2,4-二羟基-3,3-二甲基-1-氧代丁基)-β-丙氨酸 6-10份,

  通关藤苷 G 3-7份;

  搅拌15-25分钟后,静置20-30分钟,然后过滤得上清液;

  其中,步骤一至步骤三中添加的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与被处理的醇酸树脂车间废水的体积之比为50mg/L。

  优选的,包括以下按重量分数计的组分:

  步骤一:向废水中投加如下质量分数的物质:

  (1R,2R,8aS)-十氢-1-(3-羟基-3-甲基-4-戊烯基)-2,5,5,8a-四甲基-2-萘醇 14份,

  聚顺丁烯二酸 18份,

  β-胡萝卜素 1.0份,

  (25R)-5α-螺甾(烷)-3β-醇 11份,

  3-吲哚甲酸 6份,

  搅拌15-25分钟后,静置20-30分钟,然后过滤得上清液;

  步骤二:向步骤一得到的上清液中投加如下质量分数的物质:

  二戊烯 17份,

  五羟基己酸钠 15份,

  L-抗坏血酸钠 0.8份,

  4-(3-甲基丁-2-烯氧基)呋喃并[3,2-g]苯并吡喃-7-酮 10份,

  三甲铵乙内酯 3份,

  搅拌15-25分钟后,静置20-30分钟,然后过滤得上清液;

  步骤三:向步骤二得到的上清液中投加如下质量分数的物质:

  2-甲基-5-(1-甲基乙基)-1,3-环己二烯 13份,

  氯化铁 16份,

  对脲基苯胂酸 3份,

  5α, 8α-表二氧-(22E,24R)-麦角甾-6,22-二烯-3β-醇 9份,

  (R)-N-(2,4-二羟基-3,3-二甲基-1-氧代丁基)-β-丙氨酸 8份,

  通关藤苷 G 5份;

  搅拌15-25分钟后,静置20-30分钟,然后过滤得上清液。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R,2R,8aS)-十氢-1-(3-羟基-3-甲基-4-戊烯基)-2,5,5,8a-四甲基-2-萘醇、聚顺丁烯二酸、β-胡萝卜素、(25R)-5α-螺甾(烷)-3β-醇、3-吲哚甲酸五种物质产生协同作用,可与对二甲苯作用,形成络合物沉淀;二戊烯、五羟基己酸钠、L-抗坏血酸钠、4-(3-甲基丁-2-烯氧基)呋喃并[3,2-g]苯并吡喃-7-酮、三甲铵乙内酯五种物质产生协同作用,可与邻二甲苯作用,形成络合物沉淀;2-甲基-5-(1-甲基乙基)-1,3-环己二烯、氯化铁、对脲基苯胂酸、5α, 8α-表二氧-(22E,24R)-麦角甾-6,22-二烯-3β-醇、(R)-N-(2,4-二羟基-3,3-二甲基-1-氧代丁基)-β-丙氨酸、通关藤苷 G六种物质产生协同作用,可与间二甲苯作用,形成络合物沉淀;

  (2)与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的络合能力强,形成络合物沉淀速度快,去除率可达99.9%以上;

  (3)低毒性,用量少,对水体不产生危害;

  (4)仅需加药及过滤分离装置,对设备要求低,处理成本低;

  (5)随时使用随时添加,不受生产负荷的限制。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