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11.20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IPC分类号C02F1/28; C02F1/58; B01J20/20; B01J20/30; C01B31/12; C02F101/3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作物秸秆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将作物秸秆置于管式炉中进行炭化和活化处理,得到秸秆碳;二、将秸秆碳加入双氧水溶液中进行改性处理,然后依次经过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改性秸秆碳;三、将改性秸秆碳与含酚废水混合均匀后进行吸附处理,直至使含酚废水中酚的脱除率为90%以上。本发明采用作物秸秆为原料通过碳化和活化处理获得秸秆碳,将其改性后替代活性炭作为吸附剂用于吸附废水中的酚,吸附效果好,大大节约了污水处理的成本,显著提高了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作物秸秆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作物秸秆置于管式炉中,先升温至600℃~700℃后恒温 30min~60min进行碳化处理,然后升温至1000℃~1400℃后恒温 40min~80min进行活化处理,自然冷却后得到秸秆碳;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所述秸秆碳加入双氧水溶液中,混合均匀后静置 20h~30h进行改性处理,然后依次经过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改性秸秆碳;所述秸秆碳的加入量为每升双氧水溶液中加入500g~1500g秸秆碳,所述双氧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7.5%~30%;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所述改性秸秆碳与含酚废水按质量比1∶(8~12) 混合均匀,然后在温度为20℃~40℃的条件下静置进行吸附处理,直至使含酚废水中酚的脱除率为90%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作物秸秆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碳化处理和活化处理的升温速率均为5℃ /min~1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作物秸秆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100℃~120℃,所述干燥的时间为4h~8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作物秸秆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含酚废水中酚的浓度为10mg/L~50m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作物秸秆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含酚废水的pH值为8.5~9.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作物秸秆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静置的时间为4.5h~5.5h。
说明书
一种利用作物秸秆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作物秸秆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苯酚等酚类物质广泛存在于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医药、农药、香料、化肥、染料以及涂料等企业的生产废水中,且毒性较强。其水溶液很容易通过皮肤引起全身中毒;其蒸气由呼吸道吸入,对神经系统损害更大。长期吸入低浓度酚蒸汽或接触酚污染了的水可引起慢性积累中毒;吸入高浓度酚蒸气或大量高浓度酚液溅到皮肤上可引起急性中毒.
含酚废水主要来源于焦化、煤气、炼油和以苯酚或酚醛为原料的化工、制药等生产过程,其来源广、数量多、危害大,是各国水污染控制中列为重点解决的有毒有害废水之一。在实际处理中,通常对高浓度的含酚废水,首先考虑将酚加以回收利用;对含酚浓度较低、无回收价值的废水或经回收处理后仍留有残余酚的废水,必须进行进一步处理。目前对含酚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主要有溶剂萃取法生化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高级氧化技术电解法、固体吸附法等。相比较而言,固体吸附法是一种高效实用的方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年产秸秆量约7~8亿吨,秸秆拥有量居世界首位。其综合利用一直以来备受重视。党的十六大以来,政府部门虽然加大了秸秆的综合利用力度,但秸秆利用率仅为50%左右,剩余秸秆大部分被焚烧或腐烂变质,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因此,开发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发明研究发现,对作物秸秆进行碳化和活化处理后,所获得的秸秆碳的表面非常不规则,并有孔道结构,这些都与活性炭类似,说明秸秆碳具有一定的吸附性。如果能用秸秆碳替代活性炭做吸附剂,将大大节约污水处理的成本,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率。
然而截至目前,尚未发现利用作物秸秆处理含酚废水的相关技术见诸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作物秸秆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作物秸秆为原料,通过碳化和活化处理获得秸秆碳,然后将其替代活性炭作为吸附剂用于吸附废水中的酚,吸附效果好,大大节约了污水处理的成本,显著提高了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作物秸秆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作物秸秆置于碳化和活化炉中,先升温至600℃~700℃后恒温30min~60min进行碳化处理,然后升温至1000℃~1400℃后恒温 40min~80min进行活化处理,自然冷却后得到秸秆碳;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所述秸秆碳加入双氧水溶液中,混合均匀后静置 20h~30h进行改性处理,然后依次经过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改性秸秆碳;所述秸秆碳的加入量为每升双氧水溶液中加入500g~1500g秸秆碳,所述双氧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7.5%~50%;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所述改性秸秆碳与含酚废水按质量比1∶(8~12) 混合均匀,然后在温度为20℃~40℃的条件下静置进行吸附处理,直至使含酚废水中酚的脱除率为90%以上。
上述的一种利用作物秸秆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碳化处理和活化处理的升温速率均为5℃/min~10℃/min。
上述的一种利用作物秸秆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100℃~120℃,所述干燥的时间为4h~8h。
上述的一种利用作物秸秆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含酚废水中酚的浓度为10mg/L~50mg/L。
上述的一种利用作物秸秆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静置的时间为4.5h~5.5h。
上述的一种利用作物秸秆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含酚废水的pH值为8.5~9.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作物秸秆吸附废水中酚的方法。该方法所用秸秆碳是由作物秸秆在高温下碳化和活化所得,本发明采用酸(硫酸、盐酸、磷酸、硝酸等)、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双氧水为改性剂对秸秆碳做了不同的改性处理,用以研究其吸附性能和综合利用率,最终研究发现,采用双氧水改性的秸秆碳吸附性能最好。尤其是采用双氧水改性的秸秆碳与pH值为9的含酚废水按质量比1∶10混合后,在温度为35 ℃的条件下吸附5h,能够将废水中的酚含量由30mg/L降至0.4mg/L以下,酚的脱除率高达93%以上,处理后的含酚废水符合GB8978-1996排放标准。
2、本发明采用作物秸秆为原料通过碳化和活化处理获得秸秆碳,秸秆碳的表面非常不规则,并有孔道结构,将其改性并替代活性炭作为吸附剂用于吸附废水中的酚,吸附效果好,酚的脱除率为90%以上,大大节约了污水处理的成本,显著提高了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率。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采用的作物秸秆为玉米秸秆,本实施例利用作物秸秆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作物秸秆置于碳化和活化炉中,先以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50℃后恒温40min进行碳化处理,然后以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200℃后恒温60min进行活化处理,自然冷却后得到秸秆碳;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所述秸秆碳加入双氧水溶液中,混合均匀后静置 25h进行改性处理,然后依次经过过滤、洗涤和干燥,干燥温度为110℃,干燥时间为6h,得到改性秸秆碳;所述秸秆碳的加入量为每升双氧水溶液中加入1000g秸秆碳,所述双氧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0%;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所述改性秸秆碳与pH值为9,苯酚的浓度为 30mg/L的含酚废水按质量比1∶10混合均匀,然后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静置进行吸附处理,静置5h后,离心取上清液进行吸光度检测,测定吸光度为0.183,最终计算得出含酚废水中酚的脱除率为93.75%,处理后的含酚废水符合GB8978-1996排放标准。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采用的作物秸秆为稻米秸秆,本实施例利用作物秸秆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作物秸秆置于碳化和活化炉中,先以9℃/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60℃后恒温45min进行碳化处理,然后以9℃/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250℃后恒温50min进行活化处理,自然冷却后得到秸秆碳;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所述秸秆碳加入双氧水溶液中,混合均匀后静置 30h进行改性处理,然后依次经过过滤、洗涤和干燥,干燥温度为100℃,干燥时间为7h,得到改性秸秆碳;所述秸秆碳的加入量为每升双氧水溶液中加入1200g秸秆碳,所述双氧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0%;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所述改性秸秆碳与pH值为9.5,苯酚的浓度为 15mg/L的含酚废水按质量比1∶10混合均匀,然后在温度为35℃的条件下静置进行吸附处理,静置5.5h后,离心取上清液进行吸光度检测,测定吸光度为0.199,最终计算得出含酚废水中酚的脱除率为92.13%,处理后的含酚废水符合GB8978-1996排放标准。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采用的作物秸秆为小麦秸秆,本实施例利用作物秸秆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作物秸秆置于碳化和活化炉中,先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后恒温60min进行碳化处理,然后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000℃后恒温80min进行活化处理,自然冷却后得到秸秆碳;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所述秸秆碳加入双氧水溶液中,混合均匀后静置 30h进行改性处理,然后依次经过过滤、洗涤和干燥,干燥温度为100℃,干燥时间为8h,得到改性秸秆碳;所述秸秆碳的加入量为每升双氧水溶液中加入500g秸秆碳,所述双氧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8%;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所述改性秸秆碳与pH值为8.5,苯酚的浓度为 10mg/L的含酚废水按质量比1∶8混合均匀,然后在温度为20℃的条件下静置进行吸附处理,静置5.5h后,离心取上清液进行吸光度检测,测定吸光度为0.290,最终计算得出含酚废水中酚的脱除率为91.35%,处理后的含酚废水符合GB8978-1996排放标准。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所采用的作物秸秆为玉米秸秆,本实施例利用作物秸秆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作物秸秆置于碳化和活化炉中,先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00℃后恒温30min进行碳化处理,然后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400℃后恒温40min进行活化处理,自然冷却后得到秸秆碳;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所述秸秆碳加入双氧水溶液中,混合均匀后静置 20h进行改性处理,然后依次经过过滤、洗涤和干燥,干燥温度为120℃,干燥时间为4h,得到改性秸秆碳;所述秸秆碳的加入量为每升双氧水溶液中加入1500g秸秆碳,所述双氧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7.5%;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所述改性秸秆碳与pH值为9.5,苯酚的浓度为 50mg/L的含酚废水按质量比1∶12混合均匀,然后在温度为40℃的条件下静置进行吸附处理,静置4.5h后,离心取上清液进行吸光度检测,测定吸光度为0.222,最终计算得出含酚废水中酚的脱除率为91.72%,处理后的含酚废水符合GB8978-1996排放标准。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