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7.31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RO装置的浓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与所述的RO装置的浓水侧连接的缓冲水箱、高压泵和纳滤装置,以及与所述的纳滤装置的浓水侧连通的浓水收集箱和用以向所述的浓水收集箱内提供臭氧的臭氧发生器,所述的纳滤装置的产水回流至RO装置的前级,所述的浓水收集箱内的浓水经臭氧处理后进入焚烧炉或者污水池。本实用新型对RO装置的浓水侧采用纳滤膜;避免了前级RO浓水高盐分导致运行压力高的问题;同时,针对RO装置的浓水进行选择性处理,在经过臭氧处理后直接焚烧或回到污水池,臭氧能降低水中的COD,减少废水的处理负担。
权利要求书
1.一种RO装置的浓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与所述的RO装置的浓水侧连接的缓冲水箱、高压泵和纳滤装置,以及与所述的纳滤装置的浓水侧连通的浓水收集箱和用以向所述的浓水收集箱内提供臭氧的臭氧发生器,所述的纳滤装置的产水回流至RO装置的前级,所述的浓水收集箱内的浓水经臭氧处理后进入焚烧炉或者污水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所述的缓冲水箱和浓水收集箱的溢流管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浓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RO装置的浓水侧和纳滤装置间设置有电导率测量机构,所述的高压泵和纳滤装置分别与电导率测量机构可控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浓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滤装置包括至少两组浓水侧相串接的纳滤膜。
说明书
RO装置的浓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RO装置的浓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钢铁产量不断扩大,对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支撑作用,同时钢铁工业企业又是一个耗水的大户,生产需要大量的生产用水,尤其是在我国北方缺水地区严重制约了钢铁工业企业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不断提高产量的同时又要降低水耗,解决好废水处理回用的问题。
目前国内带钢废水处理技术主要为“加药-沉淀-过滤”达标排放,部分解决了带钢废水的污染问题,但也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随着环境污染情况更加严重,对污水的排放标准做了进一步提高,部分地区已经将排放标准由满足地标三级的水提升至地表五类水标准;相对于地表五类水标准,现有的带钢废水前期处理后的处理水表现为高COD值和高氨氮物质含量,对污水进行再次处理,一般采用RO装置进行过滤处理,RO装置能有效去除污水,或者需要再处理的污水中的各种杂质达到排放标准,但是如何对RO装置的浓水进行处理实现最终的零排放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RO装置的浓水处理系统。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RO装置的浓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与所述的RO装置的浓水侧连接的缓冲水箱、高压泵和纳滤装置,以及与所述的纳滤装置的浓水侧连通的浓水收集箱和用以向所述的浓水收集箱内提供臭氧的臭氧发生器,所述的纳滤装置的产水回流至RO装置的前级,所述的浓水收集箱内的浓水经臭氧处理后进入焚烧炉或者污水池。
还包括连通所述的缓冲水箱和浓水收集箱的溢流管道。
在所述的RO装置的浓水侧和纳滤装置间设置有电导率测量机构,所述的高压泵和纳滤装置分别与电导率测量机构可控连接。
所述的纳滤装置包括至少两组浓水侧相串接的纳滤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对RO装置的浓水侧采用纳滤膜;避免了前级RO浓水高盐分导致运行压力高的问题;同时,针对RO装置的浓水进行选择性处理,在经过臭氧处理后直接焚烧或回到污水池,臭氧能降低水中的COD,减少废水的处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