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废旧地膜清洗废水处理循环再利用系统

发布时间:2018-4-10 16:28:4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09.08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IPC分类号B08B3/00; B01D21/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旧地膜清洗设备,具体为废旧地膜清洗废水处理循环再利用系统。其包括地膜切碎装置(1),设置在其下方的清洗池(2),清洗池(2)一侧连接有第一储水池(9),及通过排水管道与清洗池(2)连接的沉淀池(3);所述的沉淀池(3)出水口连接有第二储水池(10),沉淀池(3)的左内壁(301)上设有第一挡墙(5),右内壁(302)上设有第二挡墙(6),其第一挡墙(5)的自由端与右内壁(302)形成了第一排水口(7),第二挡墙(6)的自由端与左内壁(301)形成了第二排水口(8),且沉淀池(3)的底壁呈阶梯状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沉淀池清理劳动强度低、污水可回收利用、节省能源。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废旧地膜清洗废水处理循环再利用系统,其包括地膜切碎装置(1),设 置在其下方的清洗池(2),清洗池(2)一侧连接有第一储水池(9),及通过排 水管道与清洗池(2)连接的沉淀池(3),清洗池(2)一端设置的螺旋式打捞 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3)出水口连接有第二储水池(10), 沉淀池(3)的左内壁(301)上设有第一挡墙(5),右内壁(302)上设有第二 挡墙(6),其第一挡墙(5)的自由端与右内壁(302)形成了第一排水口(7), 第二挡墙(6)的自由端与左内壁(301)形成了第二排水口(8),且沉淀池(3) 的底壁呈阶梯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废旧地膜清洗废水处理循环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清洗池(2)上方设有拨叉装置,且耙齿装置上的拨叉宽度L≥3cm, 厚度H≤3cm。

  说明书

  废旧地膜清洗废水处理循环再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旧地膜清洗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为废旧地膜清洗废水 处理循环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地膜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资料之一,它的技术应用也极大的促进了农业 产量和效益的提高,也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 但随着地膜应用量和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大量残留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也严 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进行。

  地膜看上去薄薄一层,但是作用非常大,不经能够提高低温、保墒、保湿、 保土、保肥,而且还有灭草、防病虫、防旱抗涝等功能,对于那些刚出土的幼 苗来说,具有护根促长等作用,针对我县低温少雨、干旱贫瘠、无霜期短等限 制农业发展的因素,使用者大部分采用地膜种植来提高产量,虽然地膜在我们 农业生产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许多使用者只是看到了地膜所带来的好 处,却忽视了地膜使用过后在田间地头留下的残膜所造成的一些危害。

  而作为膜种植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地膜在一茬农作物收获后,由于在收获时 对使用的地膜进行了破坏,地膜失去了保温保湿的特性,因而会进行舍弃。然 而用地膜进行农业生产留下的危害主要体现在残留上,地膜虽然只有薄薄的一 层,但是在自然条件下需要上百年时间才能完全降解,随着地膜应用量和使用 年限的提高,就会有大量地膜碎片残留在土壤中,大量的残膜存在就会导致土 壤的物理结构层次改变,使得土壤水分、养分向下运输受到阻碍,土壤间隙和 通透性降低,不利于土壤空气循环和浇灌,最终造成土地质量下降,影响作物 对水分、养分的充分利用,从而造成作物营养不良,产量下降。

  因此废旧地膜的回收再利用成为一重要的发展局势,而地膜在再利用之前 必须经过多步处理,漂洗也是不可忽视的,能把废旧塑料漂洗干净,除去多余 的脏东西,有利于后期对废旧塑料的处理利用。目前我们使用的废旧地膜污水 沉淀池都是贯通的,其池底高度都是一致的,所以清洗后的污水沉淀这样整个 清洗池底部都沉淀有污泥,增加了清理池底的劳动强度,并且清洗后的污水没 有沉淀彻底,排出时还带有很多污泥,其不能重复利用,浪费水资源。因此,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研制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沉淀池清理劳动强度低、 污水可回收利用、节省能源的废旧地膜清洗废水处理循环再利用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 构简单、使用方便,沉淀池清理劳动强度低、污水可回收利用、节省能源的废 旧地膜清洗废水处理循环再利用系统。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废旧地膜清洗废水处理循环再利用系统,其包括地膜切碎装置1,设置在其 下方的清洗池2,清洗池2一侧连接有第一储水池9,及通过排水管道与清洗池 2连接的沉淀池3,清洗池2一端设置的螺旋式打捞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沉淀池3出水口连接有第二储水池10,沉淀池3的左内壁301上设有第一挡 墙5,右内壁302上设有第二挡墙6,其第一挡墙5的自由端与右内壁302形成 了第一排水口7,第二挡墙6的自由端与左内壁301形成了第二排水口8,且沉 淀池3的底壁呈阶梯状结构。

  所述的清洗池2上方设有拨叉装置,且耙齿装置上的拨叉宽度L≥3cm,厚 度H≤3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的沉淀池3的底壁呈 阶梯状结构,且沉淀池3的左内壁301上设有第一挡墙5,右内壁302上设有第 二挡墙6,其第一挡墙5的自由端与右内壁302形成了第一排水口7,第二挡墙 6的自由端与左内壁301形成了第二排水口8,其使沉淀池清理劳动强度低、污 水可回收利用、节省能源。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