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

发布时间:2018-4-10 18:06:4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07.30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包括:反应池体、进水管、布水管、第一填料层、第一反应池、第一隔板、第一出水口、第二反应池、潜水搅拌机、第二填料层、第二隔板、第二出水口、提升泵、第三出水管、生物流化池、连通管路、生物滤料、厌氧生物滤池、清水池、第三出水口、排水池、排水管、出水泵、曝气主管、曝气支管、鼓风机与第三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体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反应池体相互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一侧设置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与进水管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反应池体内设置有第一反应池。本发明具有运行稳定、反应效率高且成本较低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包括:反应池体、进水管、布水管、第一填料层、第一 反应池、第一隔板、第一出水口、第二反应池、潜水搅拌机、第二填料层、第二隔板、第 二出水口、提升泵、第三出水管、生物流化池、连通管路、生物滤料、厌氧生物滤池、清 水池、第三出水口、排水池、排水管、出水泵、曝气主管、曝气支管、鼓风机与第三反应 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体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反应池体相互固定连接, 所述进水管一侧设置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与进水管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反应池体内设置 有第一反应池,所述布水管设置于第一反应池内,所述布水管上端设置有第一填料层,所 述第一反应池一侧设置有第二反应池,所述第一反应池与第二反应池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 所述第一隔板底部与反应池体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 一隔板一侧设置有潜水搅拌机,所述潜水搅拌机与第一隔板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反应 池内设置有第二填料层,所述第二反应池一侧设置有第三反应池,所述第二反应池与第三 反应池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隔板底部与反 应池体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反应池内设置有提升泵,所述提升泵上端设置有第三出水 管,所述第三出水管一端与提升泵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出水管另一端设置有生物流化 池,所述生物流化池上端设置有连通管路,所述连通管路与生物流化池相互连接,所述生 物流化池一侧设置有厌氧生物滤池,所述厌氧生物滤池上端与连通管路相互固定连接,所 述厌氧生物滤池一侧设置有清水池,所述清水池上端与连通管路相互固定连接,所述清水 池一侧设置有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三出水口一侧设置有排水池,所述第三出水口与排水池 相互连接,所述排水池一侧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排水池相互固定连接,所述排水 池下端设置有曝气主管,所述曝气主管上设置有曝气支管,所述曝气支管与曝气主管相互 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生物滤 池内设置有生物滤料。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上设 置有出水泵。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主管一 侧设置有鼓风机。

  说明书

  一种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处理是目前工业生产领域经常需要的一道程序,尤其是针对各种纺织、造 纸、印染、化工等产业,由于废水量大,如不进行可靠的污水处理,则将对环境造成极其 严重的污染。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基本成型,但是氮磷过量排放引起的水体的富营养化, 依然是水污染存在的重大问题,污水处理不再仅以去除有机物为目的,而是既要去除有机 物又要脱氮除磷,减小水体富营养化,传统的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包括A/0、改良A/0、 氧化沟等工艺,虽普遍具有脱氮除磷效果,但是反应器多,工艺复杂,能耗高,为了同时 取得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需要增加污泥回流或外加碳源,不但增加了工艺运行费用,而 且产生了大量的剩余污泥。反硝化脱氮除磷技术近年已有一定发展,它以硝酸根代替氧气 作为除磷时的电子受体,由反硝化聚磷菌将脱氮与除磷过程合二为一,可以克服传统工艺 脱除磷之间的矛盾,降低曝气量,减少污泥排量,为高效节能及可持续发展的脱氮除磷工 艺,这是目前城市污水脱氮除磷技术研究的热点和必然趋势。关于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技 术,现在也有很多研究,虽然目前方法大都能够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但工艺中普遍存在 要用多个沉淀池对反硝化聚磷菌进行沉淀分离。现有一些污水处理设备,不仅工艺复杂, 处理周期长,操作不方便,需要二沉池,设施占地面积大,建造和运行成本居高不下,不 利于推广普及,不适合小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而且能耗高。近年来,也开发了一些一体 化处理工艺,这种一体化装置一般埋于地下,很难进行维修,一旦控制系统出了问题,整 个污水处理设施将会瘫痪,微生物生长不稳定,抗冲击负荷不强,从而造成水质不达标。 目前污水处理技术基本成型,存在反应器多,步骤多,反应器有效容积小,效率低、不便 操作等诸多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生化 反应池,本发明设置有潜水搅拌机,污泥不会沉积,为生物菌落创造稳定生长环境,减少 池底死泥的同时增加系统内活性污泥量。本发明具有运行稳定、反应效率高且成本较低的 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包括:反应池体、进水管、布水管、 第一填料层、第一反应池、第一隔板、第一出水口、第二反应池、潜水搅拌机、第二填料 层、第二隔板、第二出水口、提升泵、第三出水管、生物流化池、连通管路、生物滤料、 厌氧生物滤池、清水池、第三出水口、排水池、排水管、出水泵、曝气主管、曝气支管、 鼓风机与第三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体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反应 池体相互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一侧设置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与进水管相互固定连接, 所述反应池体内设置有第一反应池,所述布水管设置于第一反应池内,所述布水管上端设 置有第一填料层,所述第一反应池一侧设置有第二反应池,所述第一反应池与第二反应池 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底部与反应池体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 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隔板一侧设置有潜水搅拌机,所述潜水搅拌机与第一隔板相互固 定连接,所述第二反应池内设置有第二填料层,所述第二反应池一侧设置有第三反应池, 所述第二反应池与第三反应池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第二出水口, 所述第二隔板底部与反应池体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反应池内设置有提升泵,所述提升 泵上端设置有第三出水管,所述第三出水管一端与提升泵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出水管 另一端设置有生物流化池,所述生物流化池上端设置有连通管路,所述连通管路与生物流 化池相互连接,所述生物流化池一侧设置有厌氧生物滤池,所述厌氧生物滤池上端与连通 管路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厌氧生物滤池一侧设置有清水池,所述清水池上端与连通管路相 互固定连接,所述清水池一侧设置有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三出水口一侧设置有排水池,所 述第三出水口与排水池相互连接,所述排水池一侧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排水池相 互固定连接,所述排水池下端设置有曝气主管,所述曝气主管上设置有曝气支管,所述曝 气支管与曝气主管相互连接。

  进一步,所述厌氧生物滤池内设置有生物滤料。

  进一步,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出水泵。

  进一步,所述曝气主管一侧设置有鼓风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污水处理生化反应池,包括:反应池体、进水管、布水 管、第一填料层、第一反应池、第一隔板、第一出水口、第二反应池、潜水搅拌机、第二 填料层、第二隔板、第二出水口、提升泵、第三出水管、生物流化池、连通管路、生物滤 料、厌氧生物滤池、清水池、第三出水口、排水池、排水管、出水泵、曝气主管、曝气支 管、鼓风机与第三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体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 反应池体相互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一侧设置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与进水管相互固定连 接,所述反应池体内设置有第一反应池,所述布水管设置于第一反应池内,所述布水管上 端设置有第一填料层,所述第一反应池一侧设置有第二反应池,所述第一反应池与第二反 应池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底部与反应池体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板上 设置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隔板一侧设置有潜水搅拌机,所述潜水搅拌机与第一隔板相 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反应池内设置有第二填料层,所述第二反应池一侧设置有第三反应 池,所述第二反应池与第三反应池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第二出水 口,所述第二隔板底部与反应池体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反应池内设置有提升泵,所述 提升泵上端设置有第三出水管,所述第三出水管一端与提升泵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出 水管另一端设置有生物流化池,所述生物流化池上端设置有连通管路,所述连通管路与生 物流化池相互连接,所述生物流化池一侧设置有厌氧生物滤池,所述厌氧生物滤池上端与 连通管路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厌氧生物滤池一侧设置有清水池,所述清水池上端与连通管 路相互固定连接,所述清水池一侧设置有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三出水口一侧设置有排水池, 所述第三出水口与排水池相互连接,所述排水池一侧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排水池 相互固定连接,所述排水池下端设置有曝气主管,所述曝气主管上设置有曝气支管,所述 曝气支管与曝气主管相互连接。本发明设置有潜水搅拌机,污泥不会沉积,为生物菌落创 造稳定生长环境,减少池底死泥的同时增加系统内活性污泥量。本发明具有运行稳定、反 应效率高且成本较低的优点。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