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4.07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脱水机及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水处理系统。该快速脱水机包括长方体形漏斗、导管和真空泵,所述导管的一端与漏斗底部相连接,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与真空泵相连接,所述真空泵用于给漏斗底部提供真空吸力,在漏斗内部设置有抽滤板和刮板,所述刮板垂直于抽滤板并与抽滤板相接触,所述刮板通过机械臂固定在抽滤板上方且可在抽滤板上方左右移动,在所述漏斗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可开合的门。该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进入池、pH调节池、混凝反应池、本实用新型的快速脱水机、清水池。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快速脱水机及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水处理系统,脱水速度快,污水处理效率高,运营成本低,可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快速脱水机,包括长方体形漏斗、导管和真空泵,所述导管的 一端与所述漏斗底部相连接,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真空泵相连 接,所述真空泵用于给所述漏斗底部提供真空吸力,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漏斗内部设置有抽滤板和刮板,所述刮板垂直于所述抽滤板并与 所述抽滤板相接触,所述刮板通过机械臂固定在所述抽滤板上方且可 在所述抽滤板上方左右移动,在所述漏斗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可开合的 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为自动升 降门,所述自动升降门包括门板、滑槽以及自动升降机构,所述滑槽 为“U”型凹槽,位于所述漏斗左右两侧与所述抽滤板垂直的边上, 所述门板与所述抽滤板垂直的两条边位于所述滑槽中且可在所述滑 槽中上下滑动,所述门板与所述自动升降机构相连接,所述自动升降 机构可带动所述门板上下滑动,从而实现所述门的开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升降机 构为丝杆升降机构且位于自动升降门下方,所述丝杆升降机构包括丝 杆和驱动器,所述丝杆靠近驱动器的一端为带有螺纹的螺纹杆,所述 丝杆靠近门的一端为光滑的圆柱杆,所述圆柱杆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 螺纹杆的横截面积,所述圆柱杆穿过所述漏斗底部并与所述滑槽相配 合,当所述驱动器推动所述丝杆向上运动时,所述丝杆推动所述自动 升降门向上运动,当所述驱动器推动所述丝杆向下运动时,所述自动 升降门在重力作用下将落回所述抽滤板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为半圆 柱形,所述半圆柱的直径等于所述圆柱杆的直径,即当所述圆柱杆与 所述滑槽相配合时,所述圆柱杆的一半陷入所述滑槽,所述圆柱杆的 另一半位于所述滑槽外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脱水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漏斗的左 右两侧设置有污泥收集槽,所述污泥收集槽呈“U”型且倾斜地设置 在所述门外,所述污泥收集槽的宽度等于所述门的宽度。
6.一种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进入 池、pH调节池、混凝反应池、快速脱水机、清水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快速脱水机为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快速脱水机;所述废水 进入池与所述pH调节池之间通过第一连通堰连接;所述pH调节池 与所述混凝反应池通过第二连通堰连接;在所述混凝反应池底部还设 置有污泥沉集斗;所述污泥沉集斗下方连接有污泥排放管道,所述污 泥排放管道与所述快速脱水机相连接,用于将所述污泥沉集斗中沉集 的污泥排入所述快速脱水机,在所述快速脱水机与所述清水池之间设 置有清水引入管,所述清水引入管用于将所述快速脱水机排出的清水 转移至所述清水池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废水进入池还包括进水流量控制系统、第一药剂投加系统和 第一机械搅拌系统,所述pH调节池还包括pH控制系统、第二药剂 投加系统和第二机械搅拌系统,所述进水流量控制系统、所述第一药 剂投加系统、所述第一机械搅拌系统以及所述pH控制系统、所述第 二药剂投加系统和所述第二机械搅拌系统由PLC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混凝反应池还包括第三药剂投加系统和第三机械搅拌系统, 所述第三药剂投加系统以及所述第三机械搅拌系统由PLC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污泥排放管道上设置有两个出口,在所述出口处设置有排放 开关,所述排放开关的开闭、所述真空泵的开闭以及所述刮板的移动 均由PLC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 在于:所述废水进入池内还设置有进水堰,所述混凝反应池与所述清 水池通过清水渗入堰连通,所述混凝反应池与所述清水渗入堰之间设 置有过滤网。
说明书
一种快速脱水机及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脱水机 及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污水处理装置一般包括3-4个沉淀池,从生产车间出来 的污水先接入到初级沉淀池,然后再经各级沉淀池的自然沉淀,形成 上层清液和下层沉淀,清夜可以循环利用,沉淀则倒出做废弃物处理。 这种处理方法简单,但是占地面积大,自然沉淀处理时间长、效率低, 还需要经常清理,不但延误了生产,还需要耗费投资来清理池子。而 且,自然沉淀并不能有效除去工业废水中的表面活性剂、磷酸盐、金 属盐类等物质。此外,在工业废水处理中也常遇到废水较为清澈、悬 浮物较少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仅进行简单的物理沉降,很难实现悬 浮物和水体的分离,大大影响废水处理效率,并增加了后续处理的负 荷;且沉淀中的水分不能被有效地“榨取”出来,会造成水资源的浪 费。
可见,提供一种可脱水的污水处理系统非常必要。
现有的脱水装置一般有板框压榨式或抽滤式。板框压榨式脱水机 可进行宏量的污泥脱水处理,但是脱水效率较低。抽滤式脱水机脱水 速度快、效率高,然而其仅能进行少量污泥的脱水处理。导致抽滤式 脱水机不能大规模使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污泥易堵塞抽 滤孔,导致脱水效率大大降低,甚至损坏机器;二是污泥污泥由于受 到吸力的作用变得越来越致密,污泥之间的水分不易穿过污泥之间的 间隙达到漏斗底部。由此可见,如能及时清除抽滤式脱水机中的污泥, 势必提高抽滤效率,加大脱水速度。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快速脱水机以及基于快速脱水机的 污水处理系统。该快速脱水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脱水效率高;该 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水处理系统,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而且污泥 中的水分可尽可能地“榨取”出来,从而可以节约水资源。此外,该 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污水处理的处理时间短、效率高,可做到随用随清 洗,不会延误了生产,不需要耗费投资来清理池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抽滤式脱水机 不能自动清除滤饼导致脱水速度慢以及现有技术中污水物理沉降处 理效率低、处理结果不理想、以及泥水难分离而提出的一种快速脱水 机以及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水处理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 下:
一种快速脱水机,包括长方体形漏斗、导管和真空泵,所述导管 的一端与所述漏斗底部相连接,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真空泵相连 接,所述真空泵用于给所述漏斗底部提供真空吸力,在所述漏斗内部 设置有抽滤板和刮板,所述刮板垂直于所述抽滤板并与所述抽滤板相 接触,所述刮板通过机械臂固定在所述抽滤板上方且可在所述抽滤板 上方左右移动,在所述漏斗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可开合的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门为自动升降门, 所述自动升降门包括门板、滑槽以及自动升降机构,所述滑槽为“U” 型凹槽,位于所述漏斗左右两侧与所述抽滤板垂直的边上,所述门板 与所述抽滤板垂直的两条边位于所述滑槽中且可在所述滑槽中上下 滑动,所述门板与所述自动升降机构相连接,所述自动升降机构可带 动所述门板上下滑动,从而实现所述门的开合。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升降机构为丝杆升降机构且位于自动升降门 下方,所述丝杆升降机构包括丝杆和驱动器,所述丝杆靠近驱动器的 一端为带有螺纹的螺纹杆,所述丝杆靠近门的一端为光滑的圆柱杆, 所述圆柱杆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螺纹杆的横截面积,所述圆柱杆穿过 所述漏斗底部并与所述滑槽相配合,当所述驱动器推动所述丝杆向上 运动时,所述丝杆推动所述自动升降门向上运动,当所述驱动器推动 所述丝杆向下运动时,所述自动升降门在重力作用下将落回所述抽滤 板平面。
优选地,所述滑槽为半圆柱形,所述半圆柱的直径等于所述圆柱 杆的直径,即当所述圆柱杆与所述滑槽相配合时,所述圆柱杆的一半 陷入所述滑槽,所述圆柱杆的另一半位于所述滑槽外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漏斗的左右两侧 设置有污泥收集槽,所述污泥收集槽呈“U”型且倾斜地设置在所述 门外,所述污泥收集槽的宽度等于所述门的宽度。
为了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 案。
一种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进入 池、pH调节池、混凝反应池、快速脱水机、清水池,所述快速脱水 机为前述的快速脱水机;所述废水进入池与所述pH调节池之间通过 第一连通堰连接;所述pH调节池与所述混凝反应池通过第二连通堰 连接;在所述混凝反应池底部还设置有污泥沉集斗;所述污泥沉集斗 下方连接有污泥排放管道,所述污泥排放管道与所述快速脱水机相连 接,用于将所述污泥沉集斗中沉集的污泥排入所述快速脱水机,在所 述快速脱水机与所述清水池之间设置有清水引入管,所述清水引入管 用于将所述快速脱水机排出的清水转移至所述清水池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废水进入池还包括 进水流量控制系统、第一药剂投加系统和第一机械搅拌系统,所述 pH调节池还包括pH控制系统、第二药剂投加系统和第二机械搅拌 系统,所述进水流量控制系统、所述第一药剂投加系统、所述第一机 械搅拌系统以及所述pH控制系统、所述第二药剂投加系统和所述第 二机械搅拌系统由PLC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混凝反应池还包括 第三药剂投加系统和第三机械搅拌系统,所述第三药剂投加系统以及 所述第三机械搅拌系统由PLC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污泥排放管道上设 置有两个出口,在所述出口处设置有排放开关,所述排放开关的开闭、 所述真空泵的开闭以及所述刮板的移动均由PLC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废水进入池内 还设置有进水堰,所述混凝反应池与所述清水池通过清水渗入堰连 通,所述混凝反应池与所述清水渗入堰之间设置有过滤网。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快速脱水机可快速清除滤饼,脱水速度快,结 构简单、使用方便、脱水效率高、能耗低。
2)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水处理系统,结构简单, 占地面积小,在絮凝反应前添加了废水去磷酸盐、金属盐类以及废水 pH值调节功能,可使经调整后的废水能与絮凝剂更好的反应,得到 较大体积和重量的絮体,使得污泥和水体分离更容易,从而极大地提 高了废水处理效率。
3)污泥中的水分可尽可能地“榨取”出来,可以节约水资源; 并且处理后的废水可通过混凝反应池的出水口和快速脱水机返回清 水池中重复利用,从而进一步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4)通过PLC控制系统自动完成所有的操作步骤,精确控制药剂 的投加,设备、药剂利用效率高,降低了运营成本,管理维护方便。
5)此外,由于废水进入池和pH调节池的废水会流入混凝反应 池,而混凝反应池底部的污泥会被及时的排走,因此不需要经常清理 废水进入池、pH调节池以及混凝反应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