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钴冶炼废水分离制强酸、强碱工艺

发布时间:2018-4-18 10:42:5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08.10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IPC分类号C02F1/44; C01B17/90; C02F103/16; C01D1/38; C01B7/0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钴冶炼废水分离制强酸、强碱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微滤过滤:使用微滤系统对钴冶炼废水进行处理,除去大量悬浮物及颗粒,控制SS值在1以下,得微滤产水;步骤2纳滤分离:经处理后的微滤产水进入纳滤系统将两种盐分进行分离,得纳滤浓水和纳滤产水,其中纳滤浓水为硫酸钠,纳滤产水为氯化钠;步骤3纳滤浓水处理:将纳滤浓水进入双极膜系统处理,制得氢氧化钠及硫酸;步骤4纳滤产水处理:纳滤产水进入双极膜系统处理,制得氢氧化钠及盐酸。本发明所述的钴冶炼废水分离制强酸、强碱工艺,摒弃蒸发带来的高额成本,使废水中的盐能够在工艺中得到循环使用,且达到废水的零排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钴冶炼废水分离制强酸、强碱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微滤过滤:使用微滤系统对钴冶炼废水进行处理,除去大量悬浮物及颗粒,控制SS值在1以下,得微滤产水;

  步骤2纳滤分离:经处理后的微滤产水进入纳滤系统将两种盐分进行分离,得纳滤浓水和纳滤产水,其中纳滤浓水为硫酸钠,纳滤产水为氯化钠;

  步骤3纳滤浓水处理:将纳滤浓水进入双极膜系统处理,制得氢氧化钠及硫酸;

  步骤4纳滤产水处理:纳滤产水进入双极膜系统处理,制得氢氧化钠及盐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钴冶炼废水分离制强酸、强碱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和4所述的双极膜系统中的双极膜为聚醚醚酮材质,操作温度300℃以下,选择透过性在96%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钴冶炼废水分离制强酸、强碱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和4所述的双极膜系统中使用钛镀铂作为阴阳电极,使用膜片均为均相膜,控制电压为20V,料液室与酸室、碱室体积比为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钴冶炼废水分离制强酸、强碱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微滤系统中的微滤膜孔径为60-80K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钴冶炼废水分离制强酸、强碱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纳滤系统中的纳滤膜截留分子量为300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钴冶炼废水分离制强酸、强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钴冶炼废水为氯化钴冶炼行业中所产生的生产废水。

  说明书

  一种钴冶炼废水分离制强酸、强碱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法冶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钴冶炼废水分离制强 酸、强碱工艺。

  背景技术

  钴是世界重要的战略矿产之一,它具有耐高温、耐腐蚀、高强度 和强磁性等特点,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电器、机械制造、硬质合金、 磁性材料、化学和陶瓷等工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意 义。目前氯化钴的合成多为经前处理后钴矿与盐酸在硝酸等催化剂催 化下合成,由于钴矿中含有镍、铁、锌、铅等杂质,在冶炼中常加入 硫酸、盐酸进行萃取,再使用氢氧化钠对金属离子进行沉淀。因此经 过滤滤液中含有大量的硫酸盐及氯化盐。

  湿法冶金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钴冶炼废水在处理中,由于离子 含量高,且硫酸钠、氯化钠成品价格低廉等问题,无法直接外排。一 般采用多效蒸发、MVR等方法进行处理。造成蒸发成本高,回收意 义较低。一直是钴冶炼废水处理上的一个难点。在传统处理工艺过程 中,废水直接使用蒸发浓缩,造成蒸发浓缩量大,浓缩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回 收水资源,回收盐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收益水循环回用方法的 钴冶炼废水分离制强酸、强碱工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钴冶炼废水分 离制强酸、强碱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微滤过滤:使用微滤系统对钴冶炼废水进行处理,除去大 量悬浮物及颗粒,控制SS值在1以下,得微滤产水;

  步骤2纳滤分离:经处理后的微滤产水进入纳滤系统将两种盐分 进行分离,得纳滤浓水和纳滤产水,其中纳滤浓水为硫酸钠,纳滤产 水为氯化钠;

  步骤3纳滤浓水处理:将纳滤浓水进入双极膜系统处理,制得氢 氧化钠及硫酸;

  步骤4纳滤产水处理:纳滤产水进入双极膜系统处理,制得氢氧 化钠及盐酸。

  进一步,步骤3和4所述的双极膜系统中的双极膜为聚醚醚酮材 质,操作温度300℃以下,选择透过性在96%以上。

  进一步,步骤3和4所述的双极膜系统中使用钛镀铂作为阴阳电 极,使用膜片均为均相膜,控制电压为20V,料液室与酸室、碱室体 积比为1:5。

  进一步,步骤1所述的微滤系统中的微滤膜孔径为60-80KD。

  进一步,步骤2所述的纳滤系统中的纳滤膜截留分子量为300D。

  进一步,钴冶炼废水为氯化钴冶炼行业中所产生的生产废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钴冶炼废水分离制强酸、强碱 工艺,整个工艺的创新点在于使钴冶炼废水达到回用的目的,摒弃蒸 发带来的高额成本,使废水中的盐能够在工艺中得到循环使用,且达 到废水的零排放。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