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废水零排放的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8-4-19 17:59:3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06.29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特别是一种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由调节混合池(1)、微电解池(3)、加药泵(4)、催化养化装置(6)、沉淀池(7)、生物流化床(9)、气浮池(10)和复合生化系统(11)组成;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设计了一种工艺控制简单,操作方便、整体设备大小适中、污水处理效率高、维修维护工作量少、整体价格适中、并且没有二次污染水排放的废水处理系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由调节混合池(1)、微电解池(3)、加药泵(4)、催化氧化装置(6)、沉淀池(7)、生物流化床(9)、气浮池(10)和复合生化系统(11)组成;调节混合池(1)与微电解池(3)相连通,并在二者之间设有单向导通阀(2);微电解池(3)一侧与第一加药泵(4-1)连通,另一侧与催化氧化装置(6)相连通;催化氧化装置(6)与第二加药泵(4-2)相连通,催化氧化装置(6)的另一侧与沉淀池(7)相连通;沉淀池(7)与生物流化床(9)相连通;生物流化床(9)与气浮池(10)相连通;气浮池(10)与复合生化系统(11)相连通;复合生化系统(11)直接与水利用装置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解池(3)与催化氧化装置(6)之间还设有流量控制器(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7)与生物流化床(9)之间还设有控制阀(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流化床(9)与气浮池(10)之间还设有单向导通阀(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生化系统(11)外部还设有控制阀(8)与水利用装置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生化系统(11)分别连接绿化系统、冲厕用水系统和洗车用水系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部分之间的连通管路为PVC管道。

  说明书

  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特别是一种废水零排放处理 系统。

  背景技术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遭受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 污水污染尤为突出。由于数量大、处理难,而很难回收利用,浪费水 资源,不利于环保。如果能将工业废水充分的处理净化,便可以使水 循环利用,充分提高水的利用率。目前污水净化系统存在设备操作比 较复杂,设备过大,污水处理效率较低,经常需要人工进行维修维护, 净化系统整体造价偏高,并且排出的净化水的同时还伴有大量的无法 回收使用的二次废水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控制简单,操作 方便、整体设备大小适中、污水处理效率高、维修维护工作量少、整 体价格适中、并且没有二次污染水排放的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设计一 种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由调节混合池、微电解池、加药泵、催化 养化装置、沉淀池、生物流化床、气浮池和复合生化系统组成;调节 混合池与微电解池相连通,并在二者之间设有单向导通阀;微电解池 一侧与第一加药泵连通,另一侧与催化氧化装置相连通;催化氧化装 置与第二加药泵相连通,催化氧化装置的另一侧与沉淀池相连通;沉 淀池与生物流化床相连通;生物流化床与气浮池相连通;气浮池与复 合生化系统相连通;复合生化系统直接与水利用装置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微电解池与催化养化装置之间还设有流量控制 器。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与生物流化床之间还设有控制阀。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流化床与气浮池之间还设有单向导通阀。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生化系统外部还设有控制阀与水利用装置相 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生化系统分别连接绿化系统、冲厕用水系统 和洗车用水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各部分之间的连通管路为PVC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设计了一种工 艺控制简单,操作方便、整体设备大小适中、污水处理效率高、维修 维护工作量少、整体价格适中、并且没有二次污染水排放的废水处理 系统。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