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低温低浊水微絮凝超滤联用给水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4-21 19:53:4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03.26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低浊水的微絮凝超滤联用给水处理方法及系统,具体处理方法包括絮凝、过滤和消毒三大步骤。所使用的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混合设备(1)、絮凝池(2)、滤池(3)、超滤膜设备(4)和接触消毒池(5)。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延长超滤膜的使用寿命,减轻水处理工艺的运行管理难度和降低制水成本。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低温低浊水的微絮凝超滤联用给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絮凝,向低温低浊的原水中加入絮凝剂,混匀后使悬浮颗粒形成聚集体,聚集体通 过絮凝反应产生絮凝物,然后进行过滤;

  步骤b,过滤,出水通过超滤膜设备去除悬浮物、胶体、微生物及高分子物质;

  步骤c,消毒,超滤出水进入接触消毒池,投加消毒剂后,出水进入供水管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低浊水的微絮凝超滤联用给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a中,在絮凝时水力停留时间为2min~8min,速度梯度G值为15S-1~50S-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低温低浊水的微絮凝超滤联用给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 于:投加的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5mg/L~15mg/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温低浊水的微絮凝超滤联用给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投加的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9mg/L。

  5.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种所述低温低浊水的微絮凝超滤联用给水处理方法的系 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连接的混合设备(1)、絮凝池(2)、滤池(3)、超滤膜设备 (4)和接触消毒池(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温低浊水的微絮凝超滤联用给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混合设备(1)采用机械混合池、管式静态混合器、扩散混合器、或孔板混合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低温低浊水的微絮凝超滤联用给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 于:絮凝池(2)为机械絮凝池、网格絮凝池、折板絮凝池或隔板絮凝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低温低浊水的微絮凝超滤联用给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滤池(3)为普通快滤池、虹吸滤池、接触双层滤料滤池或无阀滤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低温低浊水的微絮凝超滤联用给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池(3)内填充有滤料,滤料采用无烟煤、石英砂双层滤料或单层石英砂滤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低温低浊水的微絮凝超滤联用给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超滤膜设备(4)采用压力式中空纤维膜组件,压力式中空纤维膜组件的膜孔径≤0.03um。

  说明书

  一种低温低浊水的微絮凝超滤联用给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低浊水的微絮凝超滤联用给水处理方法及系统,属于水处理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2006年12月,我国颁布了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并逐步实 施,与旧标准水质指标(GB5749—1985)相比,水质指标从35项扩大到106项。在新标准 中,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饮用水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 10项增至21项,毒理指标中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由15 项增至20项,并调整部分规定和增加了附录和参考文献等。根据新的标准,传统的给水处 理工艺很难满足严格的饮用水水质要求,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势在必行。

  低温低浊水为水温在4℃左右,浊度为20NTU上下的水。我国北方以江河水为水源的水 厂,每年的10月至次年3、4月份有长达5~6个月的冰封期,期间水源水质存在水温低、 浊度低、有机污染加剧的问题。目前,我国的给水厂大多采用传统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四段 工艺,然而传统工艺在低温低浊期间,混凝沉淀效果差,即使加大药耗也无济于事,甚至会 造成沉淀池出水浊度有时高于进水浊度。

  膜分离技术具有效率高、能耗低、工艺简单、设备紧凑、过滤安全、无污染等优点,被 广泛开发和应用是在水处理行业中,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水处理技术”。目前,随着膜科 学技术的发展,膜分离技术已经在饮用水净化处理领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根据已有报道, 除在北美、日本等地大规模应用外,也已经在国内的台湾高雄水厂、东营南郊水厂、无锡中 桥水厂等投入使用。超滤膜基本能够去除原水中的全部细菌、病毒、两虫、藻类、水生生 物,及胶体、悬浮物。但是不能有效分离有机物等溶解性污染物,因此必须采用有效的预处 理工艺与超滤膜联用来强化水中有机物等的去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低浊水的微絮凝超滤联用给水处理方法及系统,它能 够有效降低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延长超滤膜的使用寿命,减轻水处理工艺的运行管理难度和 降低制水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低温低浊水的微絮凝超滤联用给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絮凝,向低温低浊的原水中加入絮凝剂,混匀后使悬浮颗粒形成聚集体,聚集 体通过絮凝反应产生絮凝物,然后进行过滤;

  步骤b,过滤,出水通过超滤膜设备去除悬浮物、胶体、微生物及高分子物质;

  步骤c,消毒,超滤出水进入接触消毒池,投加消毒剂后,出水进入供水管网。原水经 过混合、絮凝、沉淀及过滤后,能够基本去除原水中的细菌、病毒、两虫及藻类等,但为了 保证饮用水细菌学指标,完全消灭水中的致病微生物,防止水致传染病的危害,故在接触消 毒池中加入消毒剂。

  前述的低温低浊水的微絮凝超滤联用给水处理方法中,所述步骤a中,在絮凝时水力停 留时间为2min~8min,速度梯度G值为15S-1~50S-1。G值指速度梯度,按照同向絮凝理 论,由于存在速度差,相邻水层的颗粒才能碰撞,是反应搅拌强度的参数,间接反应了单位 体积中单位时间内颗粒的碰撞次数。

  前述的低温低浊水的微絮凝超滤联用给水处理方法中,所述步骤a中,在絮凝时水力停 留时间为5min,速度梯度G值为40S-1。

  前述的低温低浊水的微絮凝超滤联用给水处理方法中,投加的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投 加量为5mg/L~15mg/L。

  前述的低温低浊水的微絮凝超滤联用给水处理方法中,投加的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投 加量为8mg/L~10mg/L。

  前述的低温低浊水的微絮凝超滤联用给水处理方法中,投加的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投 加量为9mg/L。

  一种实现前述低温低浊水的微絮凝超滤联用给水处理方法的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混合 设备、絮凝池、滤池、超滤膜设备和接触消毒池。

  前述的低温低浊水的微絮凝超滤联用给水处理系统中,混合设备采用机械混合池、管式 静态混合器、扩散混合器、或孔板混合器。

  前述的低温低浊水的微絮凝超滤联用给水处理系统中,絮凝池为机械絮凝池、网格絮凝 池、折板絮凝池或隔板絮凝池。

  前述的低温低浊水的微絮凝超滤联用给水处理系统中,滤池为普通快滤池、虹吸滤池、 接触双层滤料滤池或无阀滤池。

  前述的低温低浊水的微絮凝超滤联用给水处理系统中,所述滤池内填充有滤料,滤料采 用无烟煤、石英砂双层滤料或单层石英砂滤料。

  前述的低温低浊水的微絮凝超滤联用给水处理系统中,超滤膜设备采用压力式中空纤维 膜组件,压力式中空纤维膜组件的膜孔径≤0.03u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针对原水水质低温低浊的特点,提供了一种微絮凝超滤联用给 水处理系统和方法。该工艺和系统的优点在于利用絮凝剂的絮凝作用,高效降低水中污染物 的浓度;尤其是有机物的高效去除能够控制并降低膜表面滤饼层的密实度和厚度来控制膜污 染,从而延长超滤膜的化学清洗周期,大大延长超滤膜的使用寿命,进而减轻水处理工艺的 运行管理难度和降低制水成本。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