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COW-DM高化学稳定性难生物降解污水处理

发布时间:2018-4-21 21:44:5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03.25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一种COW-DM高化学稳定性难生物降解的污水处理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臭氧催化氧化、A/O池生化反应以及泥水分离,最终达到外排标准,臭氧催化氧化反应过程中投加固体催化剂,投加量30~50ppm,固体催化剂高度3~4m,pH=7-9,温度25℃-30℃,固体催化剂采用负载在载体上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臭氧催化氧化停留时间为1-1.5h,臭氧接触时间20-30min,A/O池生化反应采用A池和O池,A池DO小于0.5mg/L,pH为6.5-7.5,O池DO为1.5-4.0mg/L,pH为7-8,MLSS控制在3-6g/L,温度20-35℃,停留时间为6-10h,且缺氧池进行反硝化,所需碳源比例BOD/TN>4。

  权利要求书

  1.一种COW-DM高化学稳定性难生物降解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臭氧催化氧化、A/O池生化反应以及泥水分离,最终达到外排标准,臭氧催化氧化反应过程中投加固体催化剂,投加量30~50ppm,固体催化剂高度3~4m, PH=7-9,温度25℃-30℃,固体催化剂采用负载在载体上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臭氧催化氧化停留时间为1-1.5h,臭氧接触时间20-30min,A/O池生化反应采用A池和O池,A池DO小于0.5mg/L,PH为6.5-7.5,O池DO为1.5-4.0 mg/L, PH为7-8,MLSS控制在3-6g/L,温度20-35℃,停留时间为6-10h,且缺氧池进行反硝化,所需碳源比例BOD/TN>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OW-DM高化学稳定性难生物降解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固体催化剂为Cu/ TiO2 、 Cu/ Al2O3 、TiO2 / Al2O3、MnO2/活性炭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OW-DM高化学稳定性难生物降解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臭氧催化氧化反应中臭氧扩散采用陶瓷或钛板微孔曝气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OW-DM高化学稳定性难生物降解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臭氧催化氧化反应中接触池采用封闭式的多扩散室的渐扩分割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OW-DM高化学稳定性难生物降解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固体催化剂采用三点或四点投加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OW-DM高化学稳定性难生物降解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泥水分离采用外置式低能耗管式超滤膜对泥水分离,选用通量50-70L/m2.h,采用错流过滤方式,15~30min反洗一次,每次15~30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OW-DM高化学稳定性难生物降解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外置式低能耗管式超滤膜运行循环速度1~2m/s,清洗频率1~2个月。

  说明书

  一种COW-DM高化学稳定性难生物降解的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领域,涉及难生物降解的污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含有高浓度、毒性大、种类繁多的污水对我国宝贵的水资源造成了威胁,而这种高化学稳定性难生物降解污水具有水量大,排水点分散,矿化度高,成分复杂,除一般有机物外,还有油脂、酚类、硫化物、卤素化合物、硝基化合物、具有杀菌作用的分散剂或表面活性剂等污染物,可生化性差,难处理、难降解的物质比较多;而现有传统污水处理系统流程虽都比较长,主要采用的有隔油、气浮、生化处理(活性污泥或接触氧化)、纯氧曝气法、氧化沟、二沉池、BAF等几种的组合,但随着污水排放标准的提高,出水已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水质要求。

  同时,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污水回用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方向,而传统污水处理系统也难以满足这种高化学稳定性难降解污水回用的处理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污染物降解彻底、出水标准高 ,满足排放或回用要求的COW-DM高化学稳定性难生物降解的污水处理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COW-DM高化学稳定性难生物降解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臭氧催化氧化、A/O池生化反应以及泥水分离,最终达到外排标准,臭氧催化氧化反应过程中投加固体催化剂,投加量30~50ppm,固体催化剂高度3~4m, PH=7-9,温度25℃-30℃,固体催化剂采用负载在载体上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臭氧催化氧化停留时间为1-1.5h,臭氧接触时间20-30min,A/O池生化反应采用A池和O池,A池DO小于0.5mg/L,PH为6.5-7.5,O池DO为1.5-4.0 mg/L, PH为7-8,MLSS控制在3-6g/L,温度20-35℃,停留时间为6-10h,且缺氧池进行反硝化,所需碳源比例BOD/TN>4。

  作为优选,固体催化剂为Cu/ TiO2 、 Cu/ Al2O3 、TiO2 / Al2O3、MnO2/活性炭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臭氧催化氧化反应中臭氧扩散采用陶瓷或钛板微孔曝气器。

  作为优选,臭氧催化氧化反应中接触池采用封闭式的多扩散室的渐扩分割布置。

  作为优选,固体催化剂采用三点或四点投加方式。

  作为优选,泥水分离采用外置式低能耗管式超滤膜对泥水分离,选用通量50-70L/m2.h,采用错流过滤方式,15~30min反洗一次,每次15~30s。

  作为优选,外置式低能耗管式超滤膜运行循环速度1~2m/s,清洗频率1~2个月。

  本发明工艺流程:经过前处理系统的高化学稳定性难生物降解污水首先经过臭氧催化氧化,利用固体催化剂使O3在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氧化性自由基,氧化分解水中高稳定性有机物,同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出水进入A/O池,污水及回流硝态液中的大部分硝态氮在池内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完成反硝化,所需碳源接入部分易降解废水实现,同时部分大分子、长化学链的有机物质在池内兼性菌的作用下降解为易生化的小分子、短链的有机物,经过A池的污水进入好氧池,污水各种有机物在此区域进行充分降解,去除水中BOD和COD,同时在进行氨氮的硝化。O池出水通过泵输送至外置式低能耗管式超滤膜实现固液分离,错流浓缩液回流至A池,而清水进入清水池稳定达标外排或直接进入回用系统。

  所述的臭氧系统采用的发生器选用氧气源发生器,而尾气系统采用破坏器或回用于前端系统。

  所述的生物处理单元中采用A池和O池,容积比例为1:3~4,,A池DO为小于0.5mg/L,O池DO为1.5-4.0 mg/L,MLSS控制在3-6g/L。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将臭氧催化氧化、A/O生化和低能耗管式超滤膜在高化学稳定性难生物降解污水中的联合应用,组成难降解、有毒有害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的一种工艺,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及低能耗管式超滤膜技术,对这种污染物多,难降解、可生化性差的废水进行处理,最终能达到外排标准,或回用或可直接进入一级除盐系统再回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污染物降解彻底、出水标准高 ,满足排放或回用的要求。

  2、停留时间短,占地少。

  3、应急、抗冲击能力强。

  4、污泥排放量少。

  5、臭氧催化氧化效率高,达到所需的效果投加量少。

  6、和臭氧催化氧化的合理结合,生化深度降解污染物效果好,且脱氮效果明显。

  7、低能耗管式膜抗污染性强,维护简单,出水水质好且稳定。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