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立式板框污泥脱水机

发布时间:2018-4-22 14:46:4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03.23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IPC分类号C02F11/12; B01D25/21

  摘要

  一种立式板框污泥脱水机,所述的压滤板框组包括若干个相互堆叠的压滤单元;压滤单元包括上压板和板框,上压板底端嵌于板框内,所述上压板为具有空心内腔的板体,上压板侧壁设有连通内腔的冲气孔、污泥进料管以及出液管,在上压板的内腔底面有贯通内腔的进料口、均布于底面的透水孔以及集水凹槽,上压板上表面均布有贯通内腔的透水孔,污泥进料管伸入上压板内腔连接进料口,出液管伸入上压板内腔连接集水凹槽;所述上压板底端、板框内铺设有至少一层过滤网,所述上压板上端面设置有向外凸起的缘边,缘边下表面与板框上端面均设置有相对应的导向柱和凹槽,导向柱和凹槽上套设有承压弹簧,板框上端面承压弹簧一侧设置有向上凸起的限位块。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立式板框污泥脱水机,包括机架、油压缸、压盘、压滤板框组以及底座,油压缸安装在机架的顶端,压盘与油压缸相连,压盘与压滤板框组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滤板框组包括若干个相互堆叠的压滤单元;压滤单元包括上压板和板框,所述上压板底端与板框相匹配,上压板底端嵌于板框内,所述上压板为具有空心内腔的板体,上压板侧壁设有连通内腔的冲气孔、污泥进料管以及出液管,在上压板的内腔底面有贯通内腔的进料口、均布于底面的透水孔以及集水凹槽,上压板上表面均布有贯通内腔的透水孔,污泥进料管伸入上压板内腔连接进料口,出液管伸入上压板内腔连接集水凹槽;所述上压板底端、板框内铺设有至少一层过滤网,所述上压板上端面设置有向外凸起的缘边,缘边下表面与板框上端面均设置有相对应的导向柱和凹槽,导向柱和凹槽上套设有承压弹簧,板框上端面承压弹簧一侧设置有向上凸起的限位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板框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框底面、上压板底端与板框的接触面均设置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板框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在压滤板框组的四周,对称设置有至少2根竖直导轨,压滤板框组通过定位钩与导轨滑动连接,定位钩包括凹字形定位钩和油缸,所述油缸与凹字形定位钩的非工作面固定连接,所述每个凹字形定位钩的工作面凹槽正对每个压滤单元,工作面凹槽宽度大于等于上压板与板框放松状态下的高度,凹字形定位钩在油缸的伸缩驱动下水平往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板框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相邻上压板间设置有螺栓连接,每块上压板两侧均设置有液压马达驱动的滚筒,过滤网两端卷于滚筒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板框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油压缸由两套液压马达驱动,大功率的液压马达用于快速上升和下降,小功率的液压马达用于缓慢的挤压脱水。

  说明书

  一种立式板框污泥脱水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框压滤设备制作领域,尤其涉及立式板框压滤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污泥主要通过离心机、带式压滤机、卧式隔膜板框脱水机。其中离心机、带式压滤机只能将含水率为98%左右的城市污泥脱至80%左右。为了将含水率为80%的污泥进一步减量至含水率为60%以内,目前国内一般采用卧式隔膜板框脱水机。但卧式隔膜板框脱水机效率低,能耗大,占地空间大,投资大。而且卧式隔膜板框脱水机只能处理含水率为98%的污泥,而老污水处理厂一般有离心机、带式压滤机,不利于老污水厂的改造。

  针对这些不足,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立式板框组合式压滤机。该立式压滤机结合现有卧式隔膜板框组的原理,将其改为立式,这样就可以节省占地空间。由于隔膜板框组注泥时是相互串联的,有一处进泥口堵塞就会影响后续板框组的注泥。另外,下料时泥饼往往会黏在滤布上需人工清理,这样会大大增加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压滤效果好的立式板框污泥脱水机。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式板框污泥脱水机,包括机架、油压缸、压盘、压滤板框组以及底座,油压缸安装在机架的顶端,压盘与油压缸相连,压盘与压滤板框组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滤板框组包括若干个相互堆叠的压滤单元;压滤单元包括上压板和板框,所述上压板底端与板框相匹配,上压板底端嵌于板框内,所述上压板为具有空心内腔的板体,上压板侧壁设有连通内腔的冲气孔、污泥进料管以及出液管,在上压板的内腔底面有贯通内腔的进料口、均布于底面的透水孔以及集水凹槽,上压板上表面均布有贯通内腔的透水孔,污泥进料管伸入上压板内腔连接进料口,出液管伸入上压板内腔连接集水凹槽;所述上压板底端、板框内铺设有至少一层过滤网,所述上压板上端面设置有向外凸起的缘边,缘边下表面与板框上端面均设置有相对应的导向柱和凹槽,导向柱和凹槽上套设有承压弹簧,,板框上端面承压弹簧一侧设置有向上凸起的限位块。

  作为优选,所述板框底面、上压板底端与板框的接触面均设置有密封圈。

  作为优选,在压滤板框组的四周,对称设置有至少2根竖直导轨,压滤板框组通过定位钩与导轨滑动连接,定位钩包括凹字形定位钩和油缸,所述油缸与凹字形定位钩的非工作面固定连接,所述每个凹字形定位钩的工作面凹槽正对每个压滤单元,工作面凹槽宽度大于等于上压板与板框放松状态下的高度,凹字形定位钩在油缸的伸缩驱动下水平往复运动。

  作为优选,相邻上压板间设置有螺栓连接,每块上压板两侧均设置有液压马达驱动的滚筒,过滤网两端卷于滚筒上。

  作为优选,油压缸由两套液压马达驱动,大功率的液压马达用于快速上升和下降,小功率的液压马达用于缓慢的挤压脱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占地面积小,增设密封圈有效防止污泥跑漏,增设挤压限位装置,对定位钩进行改进,大大提高了压滤效率并且增加卸泥装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