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1.27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IPC分类号E03F5/22
摘要
本发明涉及防冻隔热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一体化雨水/污水提升泵站防冻装置,所述防冻装置包括上盖单元(1)、筒体单元(2)以及外部隔离层(3);所述筒体单元(2)由外部保温层外壳单元(8)和筒体(9)粘接而成;所述外部隔离层(3)设置在筒体单元(2)的外侧,位于冻土层和非冻土层之间并沿着水平方向向四周延伸;所述上盖单元(1)包括入孔铝合金盖(4)、入孔防护栅栏(5)以及泵站玻璃钢上盖(6);所述入孔铝合金盖(4)内侧设置有保温材料(7),所述入孔防护栅栏(5)从内部支撑所述入孔铝合金盖(4);所述泵站玻璃钢上盖(6)内侧设置有保温材料并且该保温材料延伸至所述筒体(9)内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一体化雨水/污水提升泵站防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冻装置包括上盖单元(1)、筒体单元(2)以及外部隔离层(3);所述筒体单元(2)由外部保温层外壳单元(8)和筒体(9)粘接而成;所述外部隔离层(3)设置在筒体单元(2)的外侧,位于冻土层和非冻土层之间并沿着水平方向向四周延伸;所述上盖单元(1)包括入孔铝合金盖(4)、入孔防护栅栏(5)以及泵站玻璃钢上盖(6);所述入孔铝合金盖(4)通过第一结合部件与所述泵站玻璃钢上盖(6)相连;所述入孔防护栅栏(5)通过第二结合部件与所述泵站玻璃钢上盖(6)相连;所述入孔铝合金盖(4)内侧设置有保温材料(7),所述入孔防护栅栏(5)从内部支撑所述入孔铝合金盖(4);所述泵站玻璃钢上盖(6)盖合在所述筒体(9)上;所述泵站玻璃钢上盖(6)内侧设置有保温材料并且该保温材料延伸至所述筒体(9)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部件和所述第二结合部件为合页或者铰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保温层外壳单元(8)和所述筒体(9)之间形成密封发泡腔(10),所述保温层外壳单元(8)包括保温层GRP外套(11)、GRP环(12)以及内部支撑筋(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发泡腔(10)内注入有保温材料(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单元(2)由外部保温层外壳单元(8)和筒体(9)通过GRP材料粘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隔离层(3)为保温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隔离层(3)的材料和厚度取决于泵站环境冻土层深度和/或环境地质条件。
说明书
一体化雨水/污水提升泵站防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冻隔热技术领域,具体地,提供了一体化雨水/污水提升泵站防冻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名称为《一体化污水/雨水收集和输送装置》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一体化雨水、污水提升泵站系统,其结构包括有筒体、带有倾斜侧壁的圆形底座、一台以上潜水排污泵、进水管、带导流板的网式拦污栅或粉碎性格栅、出水管、排气装置及智能化控制系统。该发明有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安装维护便捷,污水中的杂质排放效率高,避免杂质沉淀或漂浮,使用场合广泛,运行稳定且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此外,中国申请号为201320429759.2、名称为《一种智能型一体式污水密闭提升泵站》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型一体式污水密闭提升泵站,其包括集水井筒、置入在集水井筒底部的排污泵、自动控制排污泵启闭的液位控制器、排污泵与排污出口之间的连接管道、管道中的控制阀门以及为检修、维护提供的工作平台,集水井筒为玻璃钢预制式结构,污水进口与排污出口分别设置在集水井筒的壁部;排污泵可以设置多台,其中一台为备用泵,每台排污泵出口都连接一条排污管道,每条排污管道的出口均与集水井筒壁上的排污出口相通;液位控制器设置在集水井筒内,设置数量与排污泵数量相等,每只液位控制器控制一台泵的启闭,且位于排污泵的上部按设定高度依次排列。该实用新型具有自动排污、不污染环境且具有安装方便,使用成本低、寿命长的优点。
TOP泵站以其优异的性能表现,现已被广泛用于西安-北京-大连为界以南的各省、市。在东北以及西北等冬季温度较低的地区,目前TOP在这些区域的使用非常有限,为了保证TOP泵站在这些区域冬季的顺利安装和平稳运行,所以改装置的结构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以适应低温环境。
发明内容
(一)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的一种能起到隔热防冻的一体化雨水、污水提升泵站防冻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化雨水/污水提升泵站防冻装置,所述防冻装置包括上盖单元1、筒体单元2以及外部隔离层3;所述筒体单元2由外部保温层外壳单元8和筒体9粘接而成;所述外部隔离层3设置在筒体单元2的外侧,位于冻土层和非冻土层之间并沿着水平方向向四周延伸;所述上盖单元1包括入孔铝合金盖4、入孔防护栅栏5以及泵站玻璃钢上盖6;所述入孔铝合金盖4通过第一结合部件与所述泵站玻璃钢上盖6相连;所述入孔防护栅栏5通过第二结合部件与所述泵站玻璃钢上盖6相连;所述入孔铝合金盖4内侧设置有保温材料7,所述入孔防护栅栏5从内部支撑所述入孔铝合金盖4;所述泵站玻璃钢上盖6盖合在所述筒体9上;所述泵站玻璃钢上盖6内侧设置有保温材料并且该保温材料延伸至所述筒体9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结合部件和所述第二结合部件为合页或者铰链。
进一步地,所述外部保温层外壳单元8和所述筒体9之间形成密封发泡腔10,所述保温层外壳单元8包括保温层GRP外套11、GRP环12以及内部支撑筋13。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发泡腔10内注入有保温材料7。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单元2由外部保温层外壳单元8和筒体9通过GRP材料粘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外部隔离层3为保温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外部隔离层3的材料和厚度取决于泵站环境冻土层深度和/或环境地质条件。
(三)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上盖单元1、筒体单元2以及外部隔离层3之间的精巧设计,使得筒体9内部与外部的隔热效果良好,便于安装和维护,并且安全、稳固。
通过设置外部隔离层3使泵站内液体不会结冰,保证泵站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