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12.25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地埋式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我国的多数大中城市供水量严重不足,为解决日益严峻的水荒问题,只有开展污水资源化工作,将城市排出的污水经特定设备处理后作为水资源来重复使用。本发明的组成包括:化粪池( 1 ),所述的化粪池与格栅井( 2 )连接,所述的格栅井与调节池( 3 )连接,所述的调节池与 A 级生物池( 4 )连接,所述的 A 级生物池与一级生物池( 5 )连接,所述的一级生物池与二级生物池( 6 )连接,所述的二级生物池与二沉池( 7 )连接,所述的二沉池与消毒池( 8 )连接,所述的消毒池与机械过滤器( 9 )连接。 本发明用于 有机废水的处理。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地埋式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组成包括:化粪池,其特征是:所述的化粪池与格栅井连接,所述的格栅井与调节池连接,所述的调节池与A级生物池连接,所述的A级生物池与一级生物池连接,所述的一级生物池与二级生物池连接,所述的二级生物池与二沉池连接,所述的二沉池与消毒池连接,所述的消毒池与机械过滤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二沉池与所述的调节池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埋式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一级生物池和所述的二级生物池与风机连接。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地埋式有机废水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方法步骤如下:
有机废水进入格栅井,捞除大颗粒的悬浮物及杂质后流入污水调节池内,在调节池内进行水质、水量调节,然后污水进入A级生物池,进行酸化、硝化、反硝化作用,使有机物逐渐转化为无机物而被降解去除,随后污水进入一级生物池和二级生物池,经池内的活性污泥降解后,进入二沉池中进行泥水分离,二沉池出水流到消毒池,投加消毒剂或采用紫外线及活性离子材料进行消毒,二沉池分离出来的活性污泥经回流后,大部分作为回流污泥送到调节池循环使用,消毒池出水再经过机械过滤器进行最后的过滤,各项水质指标达标后,排放或打入中水管网进行回用,格栅井、二沉池、机械过滤器中的杂物和污泥定期排放外运。
说明书
地埋式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埋式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需水量日益增加,我国的多数大中城市供水量严重不足,为解决日益严峻的水荒问题,只有开展污水资源化工作,将城市排出的污水经特定设备处理后作为水资源来重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埋式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地埋式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组成包括:化粪池,所述的化粪池与格栅井连接,所述的格栅井与调节池连接,所述的调节池与A级生物池连接,所述的A级生物池与一级生物池连接,所述的一级生物池与二级生物池连接,所述的二级生物池与二沉池连接,所述的二沉池与消毒池连接,所述的消毒池与机械过滤器连接。
所述的地埋式有机废水处理装置,所述的二沉池与所述的调节池连接。
所述的地埋式有机废水处理装置,所述的一级生物池和所述的二级生物池与风机连接。
一种所述的地埋式有机废水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所述的方法步骤如下:
有机废水进入格栅井,捞除大颗粒的悬浮物及杂质后流入污水调节池内,在调节池内进行水质、水量调节,然后污水进入A级生物池,进行酸化、硝化、反硝化作用,使有机物逐渐转化为无机物而被降解去除,随后污水进入一级生物池和二级生物池,经池内的活性污泥降解后,进入二沉池中进行泥水分离,二沉池出水流到消毒池,投加消毒剂或采用紫外线及活性离子材料进行消毒,二沉池分离出来的活性污泥经回流后,大部分作为回流污泥送到调节池循环使用,消毒池出水再经过机械过滤器进行最后的过滤,各项水质指标达标后,排放或打入中水管网进行回用,格栅井、二沉池、机械过滤器中的杂物和污泥定期排放外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两级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均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其处理效果优于完全混合式或二级串联完全混合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并比活性污泥池体积小,对水质的适应性强,耐冲击负荷性能好,出水水质稳定,不会产生污泥膨胀,池中采用新型弹性立体填料,比表面积大,微生物易挂膜,脱膜,在同样有机物负荷条件下,对有机物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气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其填料的体积负荷比较低,微生物处于自身氧化阶断,产泥量少,仅需三个月以上排一次泥。
本发明可配有全自动电气控制系统和设备故障报警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平时一般不需要专人管理,只需适时地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