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06.26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IPC分类号B01J20/24; C02F103/30; C02F1/28; B01J20/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收印染废水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物质:锑基纳米复合环保阻燃剂2-6份,氰尿酸三聚氰胺11-15份,小麦秸秆粉末25-30份,牡蛎壳粉末40-45份,纳米级颗粒无机材料6-8份,海泡石15-19份,硫酸钙2-6份,硅藻土1-6份,开孔膨胀珍珠岩3-8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天然钙材料作为基体,原料廉价,无污染,且减轻环境的负荷,材料的制备成本低,可有效处理印染废水,操作简单,经济高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吸收印染废水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物质:锑基纳米复合环保阻燃剂2-6份,氰尿酸三聚氰胺11-15份,小麦秸秆粉末25-30份,牡蛎壳粉末40-45份,纳米级颗粒无机材料6-8份,海泡石15-19份,硫酸钙2-6份,硅藻土1-6份,开孔膨胀珍珠岩3-8份。
说明书
一种吸收印染废水的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处理印染工业废水的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纺织印染行业是工业废水排放大户,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印染废水每天排放量为3600万吨。废水含有多种染料,该废水特点是有机物浓度高、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色度高且多变、水质水量变化大,属于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因此,研究印染废水的处理对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有很重要的意义。由于印染废水一般都具有高的生物毒性和致癌性,工程中常用物理或化学法进行处理,如:光催化降解、絮凝沉淀法、电解法和氧化法等。这几种方法的脱色效果均不是很好,并具有成本高和时效短等缺点。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吸附法是去除该类污染物的有效方法,因为成本低,容易操作,对毒性物质不敏感,在稀溶液中也能完全去除污染物,但在通常找到合适的吸附剂的同时还需要解决吸附后污染物转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收处理印染工业废水的复合材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吸收印染废水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物质:锑基纳米复合环保阻燃剂2-6份,氰尿酸三聚氰胺11-15份,小麦秸秆粉末25-30份,牡蛎壳粉末40-45份,纳米级颗粒无机材料6-8份,海泡石15-19份,硫酸钙2-6份,硅藻土1-6份,开孔膨胀珍珠岩3-8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天然钙材料作为基体,原料廉价,无污染,且减轻环境的负荷,材料的制备成本低,可有效处理印染废水,操作简单,经济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