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定期过滤浸水循环废水制革技术

发布时间:2018-5-7 13:21:1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4.06.06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IPC分类号C14C1/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期过滤浸水循环废水的制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浸水工序中进行废水循环再利用,收集每次浸水工序结束后的废水,以用于下批皮的浸水;循环15-60次或15-70天需要过滤废固物。省去复杂的过滤、滤渣等程序,不仅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降低了运行成本,同时减少了废固物的产生,经此工序结束后的生皮完全适用于下一制革工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定期过滤浸水循环废水的制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浸水工序中进行废水循环再利用,包括如下步骤:

  收集每次浸水工序结束后的废水,放置在浸灰转鼓或划槽旁;以用于下批皮的浸水;废水使用前搅拌均匀,循环15-60次或15-70天过滤废固物;过滤废固物使用孔径为1mm-5mm的设备进行;所收集废水全部回用,废水不足时,使用新鲜水补充。

  说明书

  一种定期过滤浸水循环废水的制革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革行业浸水废水循环再利用领域。

  背景技术

  在制革浸水过程中,废水循环技术已经实现,但是废水的处理过程较为复杂,致使工艺稳定性差,如仍需过滤、滤渣等程序,这些程序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运行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实现一种定期过滤浸水循环废水的制革技术,基本解决了浸水过程对环境污染的难题,经此工序结束后的生皮完全适用于下一制革工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定期过滤浸水循环废水的制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浸水工序中进行废水循环再利用,包括如下步骤:收集每次浸水工序结束后的废水,放置在浸水转鼓或划槽旁;以用于下批皮的浸水;废水使用前搅拌均匀;循环15-60次或15-70天需要过滤废固物。

  上述过滤废固物使用孔径为1mm-5mm的设备进行,如滤网;所收集废水全部回用,废水不足时,使用新鲜水补充。

  本发明所使用的初始废水来自于传统的浸水工序,废水的构成情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废水中含有浸水剂、NaCl、Na2CO3、脱脂剂、油脂等,其中,一般情况下,废水中残留的脱脂剂含量通常为初始用量的15%-30%,废水中残留的浸水剂含量通常为初始用量的15%-25%,废水中残留的Na2CO3含量通常为初始用量的30%-50%;以上废水如果任意排放,不仅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而且会产生极大的资源浪费。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现了一种定期过滤浸水循环废水的制革技术,而且可以反复循环再利用,几乎不排放污水,省去复杂的过滤、滤渣等程序,不仅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降低了运行成本,同时减少了废固物的产生,经此工序结束后的生皮完全适用于下一制革工序。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