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09.10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氰化废水处理系统,它是由混合搅拌槽、电解槽、混凝搅拌槽、沉淀池、生物活性炭反应池、回水池、水泵和风机构成,混合搅拌槽为调节废水pH和均匀水质所用,电解槽槽内均匀分布有多块极板,相邻两极板的极性保持相反,阳极板和阴极板分别连接至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用于对污染物的电化学氧化处理,生物活性炭反应池内部设有活性炭填料和曝气系统,用于菌种的挂膜,并与活性炭协同对剩余的污染物进行处理。本实用新型将电化学处理工艺、混凝沉淀工艺和生物活性炭技术结合在一起协同对氰化废水进行处理,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废水处理效果好、处理效率高,系统运行稳定,易实现工业应用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氰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是由混合搅拌槽(1)、电解 槽(2)、混凝搅拌槽(3)、沉淀池(4)、生物活性炭反应池(5)、回水池(6)、 水泵(7)和风机(8)构成,其中混合搅拌槽(1)的侧身上下方分别设有混 合搅拌槽进水管(11)和混合搅拌槽出水管(12),在混合搅拌槽(1)上方 设有酸碱试剂加药管(13)和氯化钠溶液加药管(14),混合搅拌槽(1)内 部装有搅拌装置;电解槽(2)为长方体状,在长方体的两个侧面下部各设有 电解槽进水管(21)和电解槽出水管(22),电解槽进水管(21)通过水泵(7) 与混合搅拌槽出水管(12)相连,电解槽出水管(22)通过水泵(7)与混凝 搅拌槽进水管(31)相连,电解槽(2)内部的槽体通过隔板(23)分成容积 相等的A腔室和B腔室,每个腔室内部都均匀平行分布有多块矩形极板,相 邻两极板的极性保持相反,阳极板(24)和阴极板(25)分别连接至直流电 源的正负极,电解槽(2)上方设有矩形电解槽盖(26),A腔室和B腔室上 方的电解槽盖(26)上分别设有出气孔(27);混凝搅拌槽(3)侧身上下方 分别设有混凝搅拌槽进水管(31)和混凝搅拌槽出水管(32),混凝搅拌槽(3) 上方设有凝聚剂加药管(33)和絮凝剂加药管(34),混凝搅拌槽(3)内部 设有搅拌装置;沉淀池(4)为圆形竖流式沉淀池,沉淀池(4)上部中心位 置设有沉淀池进水管(41),沉淀池进水管(41)通过水泵(7)与混凝搅拌 槽出水管(32)相连,沉淀池(4)上方周边设有沉淀池溢流堰(42)和沉淀 池溢流槽(43),沉淀池溢流槽(43)底部设有沉淀池出水管(44);生物活 性炭反应池(5)为圆筒状,生物活性炭反应池(5)内部中心位置设有反应 池进水管(51),反应池进水管(51)与沉淀池出水管(44)相连,生物活性 炭反应池(5)上部周边设有反应池溢流堰(52)和反应池溢流槽(53),反 应池溢流槽(53)底部设有溢流槽出水管(531),生物活性炭反应池(5)底 部设有反应池曝气管(54),反应池曝气管(54)前端设有反应池曝气支管(55) 和反应池微孔曝气器(56),反应池曝气管(54)末端与风机(8)相连,反 应池微孔曝气器(56)上方设有滤网(57),滤网(57)上方为活性炭层(58); 回水池(6)为系统反应后的集水池,回水池(6)内分别设有回水池进水管 (61)和回水池抽水管(62),回水池进水管(61)与溢流槽出水管(631) 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氰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 解槽(2)中的隔板(23)为矩形,设置在电解槽(2)槽内的中间位置,隔 板(23)的高度小于电解槽(2)腔室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氰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 解槽(2)中的阳极板(24)为石墨板、铁板或涂有金属氧化物的金属板,阴 极板(25)为铁板或不锈钢板,阴极板(25)与阳极板(24)的间距为2~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氰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 物活性炭反应池(5)中反应池曝气管(54)前端设有反应池曝气支管(55), 反应池曝气支管(55)呈“卍”字形,均匀的分布在生物活性炭反应池(5) 底部,各反应池曝气支管(55)上等间距设有反应池微孔曝气器(5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氰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 网(57)为圆盘形,中心开孔尺寸与反应池进水管(51)的外径相等,滤网 (57)周身布满方形或圆形的滤孔(571),滤网(57)下面圆形阵列设置4~32 个滤网支撑架(572),滤网支撑架(572)两端分别与反应池进水管(51)和 生物活性炭反应池(5)的内壁相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氰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 孔(571)尺寸小于反应池活性炭层(58)中活性炭颗粒的大小。
说明书
氰化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技术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黄金矿 山氰化废水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黄金矿山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使用氰化提金工艺,会产生大量的氰化废水, 这部分氰化废水不仅含有一定量的剧毒氰化物,而且还含有硫氰酸盐、COD 和铜、锌、铅之类的重金属离子,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将会产生重大的 环保隐患。从目前国内黄金矿山的氰化废水处理情况来看,尚没有成熟运用 的氰化废水无害化处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工艺流程简单、处理 效果好、处理效率高的氰化废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由混合搅拌槽、电解槽、混凝搅拌槽、沉淀池、生物活性 炭反应池、回水池、水泵和风机构成,其中混合搅拌槽的侧身上下方分别设 有混合搅拌槽进水管和混合搅拌槽出水管,在混合搅拌槽上方设有酸碱试剂 加药管和氯化钠溶液加药管,混合搅拌槽内部装有搅拌装置;电解槽为长方 体状,在长方体的两个侧面下部各设有电解槽进水管和电解槽出水管,电解 槽进水管通过水泵与混合搅拌槽出水管相连,电解槽出水管通过水泵与混凝 搅拌槽进水管相连,电解槽内部的槽体通过隔板分成容积相等的A腔室和B 腔室,每个腔室内部都均匀平行分布有多块矩形极板,相邻两极板的极性保 持相反,阳极板和阴极板分别连接至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电解槽上方设有矩 形电解槽盖,A腔室和B腔室上方的电解槽盖上分别设有出气孔;混凝搅拌 槽侧身上下方分别设有混凝搅拌槽进水管和混凝搅拌槽出水管,混凝搅拌槽 上方设有凝聚剂加药管和絮凝剂加药管,混凝搅拌槽内部设有搅拌装置;沉 淀池为圆形竖流式沉淀池,沉淀池上部中心位置设有沉淀池进水管,沉淀池 进水管通过水泵与混凝搅拌槽出水管相连,沉淀池上方周边设有沉淀池溢流 堰和沉淀池溢流槽,沉淀池溢流槽底部设有沉淀池出水管;生物活性炭反应 池为圆筒状,内部中心位置设有反应池进水管,反应池进水管与沉淀池出水 管相连,生物活性炭反应池上部周边设有反应池溢流堰和反应池溢流槽,反 应池溢流槽底部设有溢流槽出水管,生物活性炭反应池底部设有反应池曝气 管,反应池曝气管前端设有反应池曝气支管和反应池微孔曝气器,反应池曝 气管末端与风机相连,反应池微孔曝气器上方设有滤网,滤网上方为活性炭 层;回水池为系统反应后的集水池,回水池内分别设有回水池进水管和回水 池抽水管,回水池进水管与生物活性炭反应池溢流槽出水管相连。
所述酸碱试剂加药管中的酸碱试剂为硫酸、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或石灰 乳。
所述电解槽中的隔板为矩形,设置在电解槽槽内的中间位置,隔板的高 度小于电解槽腔室的深度。
所述电解槽中的阳极板为石墨板、铁板或涂有金属氧化物的金属板,阴 极板为铁板或不锈钢板或其他金属板或合金板,阴极板与阳极板的间距为 2~20cm。
所述凝聚剂加药管中的凝聚剂为10%~30%的高分子无机盐溶液和 5%~30%的硫酸锌溶液,絮凝剂加药管中的絮凝剂为0.3‰~0.5‰的聚丙烯酰 胺溶液。
所述生物活性炭反应池中反应池曝气管前端设有反应池曝气支管,反应 池曝气支管呈“卍”字形,均匀的分布在生物活性炭反应池底部,各反应池 曝气支管上等间距设有微孔曝气器;滤网为圆盘形,中心开孔尺寸与反应池 进水管外径相等,滤网周身布满方形或圆形的滤孔,滤孔尺寸小于活性炭层 中活性炭颗粒的大小,滤网下面圆形阵列设置4~32个滤网支撑架,滤网支撑 架两端分别与反应池进水管和生物活性炭反应池的内壁相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电化学处理工艺、混凝沉淀工艺和生物活性炭技术结合在 一起协同对黄金矿山氰化废水进行处理,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废水处理效果 好、处理效率高,系统运行稳定,易实现工业应用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 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