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03.20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其包括过滤区、消毒区、设备区,过滤区内设有将过滤区分为上下两层的过滤填料装置,过滤区前、后两侧通水孔位于上层;过滤填料装置设有两端分别伸出过滤填料装置上、下端面的管柱,过滤区前侧通水管连接一导管,导管穿过管柱伸入过滤区下层。消毒区内设有与过滤区后侧通水孔管路连接的紫外线消毒装置,且管路中设有开关阀;消毒区底部设有将消毒区内污水排入过滤区上层的污水泵;消毒区后侧连接出水管,设备区内设有与出水管相连并监测出水管排污质量的污水排放监控装置。本发明采用智能化管理,污水处理效率高,效果好,易于监控污水排放的各项指标,适合作为各类污水排放处理设备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智能化污水处理设备,该污水处理设备内部沿水平方向设有由隔板依次分隔形成的厌氧区(2)、接触氧化区(5)、沉淀区(7)、过滤区(11)、消毒区(15)、设备区(18)、污泥区(22),厌氧区、接触氧化区、沉淀区、过滤区、消毒区中相邻两个区之间的隔板上部设有将前一区污水自流至后一区的通水孔,厌氧区连接进水管(1),消毒区连接出水管(23),厌氧区、接触氧化区内设有生物填料装置(4),接触氧化区底部设有曝气装置(6),沉淀区内设有斜管填料装置(8),沉淀区底部设有污泥气提装置,污泥气提装置的出泥口通过管路导通至污泥区和厌氧区内,过滤区内设有过滤填料装置(13),消毒区内设有紫外线消毒装置(16),设备区内设有为污泥气提装置、曝气装置供气的风机(20);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填料装置(13)将过滤区(11)分为上下两层,其中过滤区前、后两侧隔板上的通水孔位于上层;过滤填料装置设有两端分别伸出过滤填料装置上端面和下端面的管柱(12),管柱连接一导管(10),该导管一端与过滤区前侧的通水孔相通,另一端穿过管柱伸入过滤区下层;过滤区后侧的通水孔通过管路与消毒区(15)内的紫外线消毒装置(16)的进水口相通,且管路中设有开关阀(14),紫外线消毒装置的出水口排入消毒区内;所述消毒区底部设有将消毒区内污水排入过滤区上层的污水泵(17);
所述出水管(23)穿过所述设备区(18)、污泥区(22)伸出至该污水处理设备外部,所述设备区内设有与出水管相连并对出水管内污水进行监测的污水排放监控装置(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区(2)内设有使所述进水管(1)进入厌氧区的污水先向下流动、再向上流动至隔板通水孔的挡板A(3),所述厌氧区内的生物填料装置(4)位于污水向上流动的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7)内设有使前侧通水孔进入沉淀区的污水先向下流动、再向上流动至后侧通水孔的挡板B(9),所述斜管填料装置(8)位于污水向上流动的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排放监控装置(19)外接太阳能供电装置(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排放监控装置(19)控制所述污水泵(17)和所述开关阀(14)的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智能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泵(17)的排水管路分支连接至厌氧区(2)、接触氧化区(5)、沉淀区(7)、过滤区(11),且各分支管路中设有由所述污水排放监控装置进行控制的阀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7)底部为漏斗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的各区顶部设有带视窗的操作口。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污水由所述进水管(1)进入厌氧区(2)内,通过生物填料装置(4)及污泥气提装置向厌氧区内输送的活性污泥,对污水进行硝化处理;经厌氧区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接触氧化区(5)内,接触氧化区内的曝气装置(6)配合生物填料装置对污水进行好氧处理,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经接触氧化区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沉淀区(7),通过斜管填料装置(8)加快污水中悬浮物的沉淀,沉淀过程中的污泥通过污泥气提装置将一部分污泥输送至所述污泥区(11),另一部分污泥输送至所述厌氧区作为活性污泥;经沉淀区处理后的污水通过所述导管(10)引入过滤区过滤填料装置(13)的下部区域,依靠过滤区前侧的通水孔位于过滤填料装置上部而形成的高度差,实现过滤填料装置对污水的过滤处理,处理后的污水通过过滤区后侧通水孔所连接的管路进入消毒区(15)的紫外线消毒装置(16)内,此时管路中的开关阀(14)为打开状态;经紫外线消毒装置消毒后的污水排入消毒区内,消毒区内的污水通过出水管(23)进行污水排放,在排放同时,由设备区(18)内的所述污水排放监控装置(19)对污水进行实时监控;当污水排放质量不达标时,由污水排放监控装置发出警报,提醒相关工作人员对设备及时维护,排除故障,使污水重新达标排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过滤区(11)的过滤填料装置(13)发生堵塞时,通过关闭所述开关阀(14),并打开所述污水泵(17),由污水泵将消毒区(15)内的污水引入过滤区上层,实现过滤填料装置的反冲洗。
说明书
智能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智能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一直是当今社会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例如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因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如果将其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不仅会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且对城市污水管网也造成相当大的压力。为此,现有技术设计了一些污水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但现有污水处理一般为土建处理池或结构较为简易的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效果欠佳,同时缺乏水质监控,污水无法达标排放。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智能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使其解决现有同类设备处理效果欠佳、结构较为松散、污水监控不便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该智能化污水处理设备,其内部沿水平方向设有由隔板依次分隔形成的厌氧区、接触氧化区、沉淀区、过滤区、消毒区、设备区、污泥区,厌氧区、接触氧化区、沉淀区、过滤区、消毒区中相邻两个区之间的隔板上部设有将前一区污水自流至后一区的通水孔,厌氧区连接进水管,消毒区连接出水管,厌氧区、接触氧化区内设有生物填料装置,接触氧化区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沉淀区内设有斜管填料装置,沉淀区底部设有污泥气提装置,污泥气提装置的出泥口通过管路导通至污泥区和厌氧区内,过滤区内设有过滤填料装置,消毒区内设有紫外线消毒装置,设备区内设有为污泥气提装置、曝气装置供气的风机。其结构要点在于所述过滤填料装置将过滤区分为上下两层,其中过滤区前、后两侧隔板上的通水孔位于上层。过滤填料装置设有两端分别伸出过滤填料装置上端面和下端面的管柱,管柱连接一导管,该导管一端与过滤区前侧的通水孔相通,另一端穿过管柱伸入过滤区下层。过滤区后侧的通水孔通过管路与消毒区内的紫外线消毒装置的进水口相通,且管路中设有开关阀,紫外线消毒装置的出水口排入消毒区内;所述消毒区底部设有将消毒区内污水排入过滤区上层的污水泵。上述结构中,通过将污水依次经过氧化区、接触氧化区、沉淀区、过滤区、消毒区,从而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处理。通过过滤填料装置将过滤区分为上下两部分,并配合消毒区内的污水泵,以及与紫外线消毒装置所连接管路中的开关阀,从而实现对过滤区内过滤填料装置的反冲洗操作,具备自清洁的功能,提高了污水处理的可靠性和处理效果。
所述出水管穿过所述设备区、污泥区伸出至该污水处理设备外部,所述设备区内设有与出水管相连并对出水管内污水进行监测的污水排放监控装置。通过在设备区内增设污水排放监控装置,从而对出水管的污水实时监测,一旦出现污水排放未达标的情况,及时提醒相关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维护,排除故障,使污水重新达标排放。
所述厌氧区内设有使所述进水管进入厌氧区的污水先向下流动、再向上流动至隔板通水孔的挡板A,所述厌氧区内的生物填料装置位于污水向上流动的区域内。通过该挡板A,一方面起到导流作用,使污水能顺着挡板A先流至厌氧区底部,再由底部向上通过生物填料装置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具有防止污水短路的作用。
所述沉淀区内设有使前侧通水孔进入沉淀区的污水先向下流动、再向上流动至后侧通水孔的挡板B,所述斜管填料装置位于污水向上流动的区域内。同样的,挡板B也具有导流和防止污水短路的作用。
所述污水排放监控装置外接太阳能供电装置。通过该太阳能供电装置为系统提供电力支持,减少外部供电,节约资源。
所述污水排放监控装置控制所述污水泵和所述开关阀的动作。通过污水排放监控装置根据出水管内污水的状态,例如污水流速及过滤的效果低于预期值,则直接控制污水泵和开关阀实现过滤区内过滤填料装置的反冲洗操作,实现智能化管理。
所述污水泵的排水管路分支连接至厌氧区、接触氧化区、沉淀区、过滤区,且各分支管路中设有由所述污水排放监控装置进行控制的阀开关。通过该种结构,使得污水排放监控装置根据出水管内污水的各种指标,确定污水在哪个区域处理欠充分,则根据需要打开对应分支的阀开关,通过污水泵将消毒区内的污水重新输送至相应区域进行处理,直至污水排放达标。
所述沉淀区底部为漏斗型。该种结构方便沉淀区内杂质的沉淀。
所述设备的各区顶部设有带视窗的操作口。该结构方便操作人员观察各区的工作状态,及方便工作人员对设备的清理维护。
该智能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处理方法为:污水由所述进水管进入厌氧区内,通过生物填料装置及污泥气提装置向厌氧区内输送的活性污泥,对污水进行硝化处理;经厌氧区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接触氧化区内,接触氧化区内的曝气装置配合生物填料装置对污水进行好氧处理,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经接触氧化区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沉淀区,通过斜管填料装置加快污水中悬浮物的沉淀,沉淀过程中的污泥通过污泥气提装置将一部分污泥输送至所述污泥区,另一部分污泥输送至所述厌氧区作为活性污泥;经沉淀区处理后的污水通过所述导管引入过滤区过滤填料装置的下部区域,依靠过滤区前侧的通水孔位于过滤填料装置上部而形成的高度差,实现过滤填料装置对污水的过滤处理,处理后的污水通过过滤区后侧通水孔所连接的管路进入消毒区的紫外线消毒装置内,此时管路中的开关阀为打开状态;经紫外线消毒装置消毒后的污水排入消毒区内,消毒区内的污水通过出水管进行污水排放,在排放同时,由设备区内的所述污水排放监控装置对污水进行实时监控;当污水排放质量不达标时,由污水排放监控装置发出警报,提醒相关工作人员对设备及时维护,排除故障,使污水重新达标排放。
当所述过滤区的过滤填料装置发生堵塞时,通过关闭所述开关阀,并打开所述污水泵,由污水泵将消毒区内的污水引入过滤区上层,实现过滤填料装置的反冲洗。
本发明采用智能化管理,污水处理效率高,效果好,易于监控污水排放的各项指标,解决了因监控不到位而出现污水排放不达标的问题。适合作为各类污水排放处理设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