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用于废水处理的微电解-催化氧化-混凝一体化技术

发布时间:2018-5-14 22:32:0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4.09.09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IPC分类号C02F1/461; C02F9/06; C02F1/52; C02F1/7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微电解-催化氧化-混凝一体化装置,包括一个罐体,罐体底部设有布水管道用于通入废水,布水管道设有管道混合器,管道混合器连接H2SO4药箱和H2O2药箱,用于添加上述两种溶液,布水管道的下方设有底部曝气管;布水管道上方的罐体内通过孔板设有Fe-C填料层,Fe-C填料层底部设有滤帽;Fe-C填料层上方的罐体内部通过碱液进水管与NaOH药箱连通,并在其内设有上层曝气管,罐体上层内壁上设有集水槽,集水槽与出水管连通,罐体顶部设有排气孔。本实用新型将采用一体化设备,减少设备投资及设备占地面积,具有净化效率高、运行费用低、环境友好的优点,在废水处理行业具备良好的工业化前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微电解-催化氧化-混凝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 括一个罐体(1),所述罐体底部设有布水管道(4)用于通入废水,所述布水管 道设有管道混合器(19),所述管道混合器连接H2SO4药箱(22)和H2O2药箱(20), 用于添加上述两种溶液,所述布水管道(4)的下方设有底部曝气管(5);

  所述布水管道上方的罐体内通过孔板(2)设有Fe-C填料层(10),所述Fe-C 填料层底部设有滤帽(9);

  所述Fe-C填料层上方的罐体内部通过碱液进水管(17)与NaOH药箱(27) 连通,并在其内设有上层曝气管(11),所述罐体上层内壁上设有集水槽(13), 所述集水槽与出水管(12)连通,所述罐体顶部设有排气孔(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微电解-催化氧化-混凝一体化 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Fe-C填料层(10)下方的罐体空间内设有ORP在线 监测仪(7)和底部pH在线监测仪(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微电解-催化氧化-混凝一体化 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Fe-C填料层(10)下方的罐体上开设有可打开的人孔 (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微电解-催化氧化-混凝一体化 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Fe-C填料层(10)上方的罐体空间内设有DO在线监 测仪(15)和上层pH在线监测仪(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微电解-催化氧化-混凝一体化 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顶部设有投料孔(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微电解-催化氧化-混凝一体化 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曝气管(5)和上层曝气管(11)分别与鼓风机(21) 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微电解-催化氧化-混凝一体化 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曝气管(5)上设有空气电磁阀(6)。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微电解-催化氧化- 混凝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管道(4)与废水预处理设备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微电解-催化氧化-混凝一体化 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预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通的格栅井(24)和调节 池(26),所述格栅井内部设有回转格栅(25)用于处理大尺寸杂物,所述调节 池内设有提升泵(23)将预处理后的废水输送至罐体内的布水管道(4)。

  说明书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微电解-催化氧化-混凝一体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大分子长链有机物、苯环及环状结构有机物的微电解-催化氧化-混凝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化工、制药、印染等行业排放的废水中,常含有大分子长链有机物、苯环及环状结构有机物,这些物质很难被生物降解或者降解周期很长,废水中B/C比常低于0.3,不适合直接进行生化处理,需要采用铁-碳微电解、Fenton催化氧化、电催化氧化等预处理工艺将上述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通过破环、断链、直接氧化基团等方式,变成小分子、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以此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目前常用预处理工艺过程参见附图3。

  现有工艺设备存在以下问题:

  ①各处理单元为独立设备,设备投资大、占地面积大;

  ②铁-碳微电解反应器运行一段时间后,反应器中铁-碳填料容易板结、结块,降低处理效率甚至导致设备报废;

  ③铁-碳微电解反应器过度曝气导致Fe-C填料消耗量增加、出水颜色偏黄、色度去除率降低;

  ④Fenton催化氧化过量Fe2+增加了H2O2用量,导致运行费用偏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备投资成本低、净化效率高、运行费用低、环境友好的微电解-催化氧化-混凝一体化装置,在废水处理行业具 备良好的工业化前景。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微电解-催化氧化-混凝一体化装置,包括一个罐体1,所述罐体底部设有布水管道4用于通入废水,所述布水管道设有管道混合器19,所述管道混合器连接H2SO4药箱22和H2O2药箱20,用于添加上述两种溶液,所述布水管道4的下方设有底部曝气管5;所述布水管道上方的罐体内通过孔板2设有Fe-C填料层10,所述Fe-C填料层底部设有滤帽9;所述Fe-C填料层上方的罐体内部通过碱液进水管17与NaOH药箱27连通,并在其内设有上层曝气管11,所述罐体上层内壁上设有集水槽13,所述集水槽与出水管12连通,所述罐体顶部设有排气孔18。

  进一步的,所述Fe-C填料层10下方的罐体空间内设有ORP在线监测仪7和底部pH在线监测仪8。

  进一步的,所述Fe-C填料层10下方的罐体上开设有可打开的人孔3。

  进一步的,所述Fe-C填料层10上方的罐体空间内设有DO在线监测仪15和上层pH在线监测仪16。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顶部设有投料孔14,用于补充损耗的Fe-C填料。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曝气管5和上层曝气管11分别与鼓风机21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曝气管5上设有空气电磁阀6,控制曝气实现Fe-C填料定期反冲洗用。

  进一步的,所述布水管道4与废水预处理设备连接。

  优选的,所述废水预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通的格栅井24和调节池26,所述格栅井内部设有回转格栅25用于处理大尺寸杂物,所述调节池内设有提升泵23将预处理后的废水输送至罐体内的布水管道4。

  本实用新型将Fe-C微电解、Fenton催化氧化、混凝三个处理单元合并在一个一体化设备中,减少设备投资及设备占地面积;同时,解决Fe-C填料结块、板结问题,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处理废水中大分子长链有机物、苯环及环状结构有机物时,既能满足催化氧化必需的Fe2+浓度,又不增加氧化过量Fe2+所消耗的H2O2用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