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04.23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IPC分类号B01D21/04
摘要
一种机制砂废水零加药处理平流式多斗分级沉淀器,属于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器,沉淀器上部的制砂废水输水口、清水输水口,沉淀器底部向制砂废水输水口一方倾斜,沉淀器底部相互间隔设有二个以上从粗到细的带水的砂和泥的沉淀斗,每个沉淀斗都设有排出口;沉淀器内设有将沉淀器底部沉淀的粗砂、细砂、淤泥刮到对应的沉淀斗中的刮推装置。本发明它在机制砂废水不加药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粒级砂、泥在水中的密度差的大小导致沉降速度的不同的原理,在二个以上沉淀斗中沉淀区分出带水的粗砂、细砂、淤泥,为机制砂废水零加药处理方法的实施完成了最重要的一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机制砂废水零加药处理平流式多斗分级沉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器,沉淀器上部的制砂废水输水口、清水输水口,沉淀器底部向制砂废水输水口一方倾斜,沉淀器底部相互间隔设有二个以上从粗到细的带水的砂和泥的沉淀斗,每个沉淀斗都设有排出口;沉淀器内设有将沉淀器底部沉淀的粗砂、细砂、淤泥刮到对应的沉淀斗中的刮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制砂废水零加药处理平流式多斗分级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推装置是在沉淀器内横向置有三根以上传动轴,其中一根传动轴由电机或发动机驱动,传动轴二端或二端和中部装有链轮,链轮上装有链条,链条上装有与链条垂直的相互间隔的刮推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制砂废水零加药处理平流式多斗分级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器底部成5—15度向制砂废水输水口一方倾斜;沉淀器底设有3个从粗到细的带水的砂和泥的沉淀斗,其中一个为粗砂的沉淀斗,一个为细砂的沉淀斗,1个为淤泥的沉淀斗,沉淀斗之间相隔1—3米。
说明书
机制砂废水零加药处理平流式多斗分级沉淀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制砂废水零加药处理平流式多斗分级沉淀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基础建设迅猛发展使得建筑用砂量急剧增长,早期的河道采砂已不能满足现有发展建设所需用砂量,为保证河道安全,全国各地已经发出了禁采令,规定采砂时间及采砂量。建筑用砂的增加与河道采砂量的供需不平衡,更促使机制砂行业发展。机制砂也叫人工砂,即把山石、河道卵石等通过碎石、分级、机制等过程后加工成含泥量低,不同粒径规格的建筑用砂。而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清洗工序中需要大量清洗水,通过砂石清洗降低砂石中的破碎的粉末及自带的细泥等。其含泥砂废水如不经有效处理后排入河道会导致河道局部淤积、河床抬高影响过流效率,并且大量泥砂会严重破坏河流的生态环境及河流水域的水文景观。
现有技术处理制砂废水有二种,一种是自然沉降的办法,另一种是加药沉降工艺,前者存在的弊病是沉降效率低下,形不成工业化生产,而后者加药沉降工艺的药剂费用高,以及沉淀物分级不清回收利用率低,并存在沉降药剂二次污染问题无法解决。而现有技术中尚无不加药处理制砂废水的技术和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填补现有技术的空白,提供一种机制砂废水零加药处理平流式多斗分级沉淀器,它在机制砂废水不加药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粒级砂、泥在水中的密度差的大小导致沉降速度的不同的原理,在二个以上沉淀斗中沉淀区分出带水的粗砂、细砂、淤泥,为机制砂废水零加药处理方法的实施完成了最重要的一步。
上述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机制砂废水零加药处理平流式多斗分级沉淀器,其要点在于:包括沉淀器,沉淀器上部的制砂废水输水口、清水输水口,沉淀器底部向制砂废水输水口一方倾斜,沉淀器底部相互间隔设有二个以上从粗到细的带水的砂和泥的沉淀斗,每个沉淀斗都设有排出口;沉淀器内设有将沉淀器底部沉淀的粗砂、细砂、淤泥刮到对应的沉淀斗中的刮推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刮推装置是在沉淀器内横向置有三根以上传动轴,其中一根传动轴由电机或发动机驱动,传动轴二端或二端和中部装有链轮,链轮上装有链条,链条上装有与链条垂直的相互间隔的刮推板。
作为优选,所述的沉淀器底部成5—15度向制砂废水输水口一方倾斜;沉淀器底设有3个从粗到细的带水的砂和泥的沉淀斗,其中一个为粗砂的沉淀斗,一个为细砂的沉淀斗,1个为淤泥的沉淀斗,沉淀斗之间相隔1—3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原机制砂废水采用自然沉降的办法处理,沉降效率低下,形不成工业化生产。它在机制砂废水不加药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粒级砂、泥在水中的密度差的大小导致沉降速度的不同的原理,在二个以上沉淀斗中沉淀区分出带水的粗砂、细砂、淤泥,为机制砂废水零加药处理方法的实施完成了最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