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有机污水一体化生物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5-29 14:38:2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4.02.11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公开了有机污水一体化生物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格栅井,沉淀池,第一过滤池、微生物反应池和第二过滤池;沉淀池的底部填料为50cm厚度的河沙,第一过滤池的底部填料分为三层,由下到上依次是凹凸棒土层,硅藻土层以及活性炭层,沉淀池和第一过滤池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第一过滤池和微生物反应池之间设置有pH值检测仪,所述微尘物反应池的上端设置有投料口,所述第二过滤池的底部填料由下到上依次为阳离子聚内烯酰胺层和大孔树脂层,中间设置有净水出口管道,管道上设置有板框过滤器,用于收集微生物以及发酵产物来制备菌肥。

  权利要求书

  1.有机污水一体化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格栅井,沉淀池,第一过滤池、微生物反应池和第二过滤池;

  所述格栅井内安装1台旋转式细格栅,将污水中的粒径大于3mm的颗粒状悬浮物捞起并送至沼气池用于发酵产气;

  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填料为50cm厚度的河沙,河沙的粒径为1mm;

  所述第一过滤池的底部填料分为三层,由下到上依次是凹凸棒土层,硅藻土层以及活性炭层,每层厚度均为20cm;

  所述沉淀池和第一过滤池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用于调节水流速度;

  所述第一过滤池和微生物反应池之间设置有pH值检测仪,用于检测酸碱度;

  所述微生物反应池的顶部设置有投料口;

  所述第二过滤池的底部填料由下到上依次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层和大孔树脂层,厚度均为30cm;

  所述第二过滤池还设有净水出口管道,所述净水出口管道上设置有板框过滤器。

  说明书

  有机污水一体化生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有机污水一体化生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污水就是以有机污染物为主的废水,有机废水易造成水质富营养化,危害比较大。在生活污水、食品加工和造纸等工业废水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木质素等有机物质。这些物质以悬浮或溶解状态存在于污水中,可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而分解。在其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氧气,因而被称为耗氧污染物。这种污染物可造成水中溶解氧减少,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氨和硫醇等难闻气味,使水质恶化。水体中有机物成分非常复杂,耗氧有机物浓度常用单位体积水中耗氧物质生化分解过程中所消耗的氧量表示。

  有机废水水质特点主要有:1、有机物浓度高。COD一般在2000mg/以上,有的甚至高达几万乃至几十万mg/L,相对而言,BOD较低,很多废水BOD与COD的比值小于0.3。2、成分复杂。含有毒性物质废水中有机物以芳香族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居,还多含有硫化物、氮化物、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3、色度高,有异味。有些废水散发出刺鼻恶臭,给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4、具有强酸强碱性。工业产生的有机废水中,酸、碱类众多,往往具有强酸或强碱性。

  如何将有机污水净化,并且达到排放标准以及再利用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有机污水一体化生物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

  有机污水一体化生物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格栅井,沉淀池,第一过滤池、微生物反应池和第二过滤池;

  所述格栅井内安装1台旋转式细格栅,将污水中的粒径大于3mm的颗粒状悬浮物捞起并由螺旋输送机送至沼气池用于发酵产气;

  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填料为50cm厚度的河沙,河沙的粒径为1mm;可对一些絮凝杂质,例如胶体等,进行初步吸附和沉淀;

  所述第一过滤池的底部填料分为三层,由下到上依次是凹凸棒土层,硅藻土层以及活性 炭层,每层厚度均为20cm;采用多层吸附设置,其能有效进行不同粒径和种类的有机化合物的吸附和脱除;

  所述沉淀池和第一过滤池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用于调节水流速度,避免因为水流过大,会造成污染物吸附不彻底的缺陷;

  所述第一过滤池和微生物反应池之间设置有pH值检测仪,用于检测进入微生物反应池的水流的酸碱度;

  所述微生物反应池的顶部设置有投料口,用于投入酸碱调节剂或者微生物培养基,同时也可以作为通气孔;通过投入酸碱调节剂,使得反应池中的溶液达到适合微生物发酵的最佳pH,保持较好的反应效率;

  所述第二过滤池的底部填料由下到上依次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层和大孔树脂层,厚度均为30cm,以用来吸附去除微生物反应池中残留的化学物质;中间设置有净水出口管道,管道上设置有板框过滤器,用于收集微生物以及发酵产物来制备菌肥;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微生物原料,并且避免了微生物带入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所述微生物反应池中的微生物为常规的能够降解工业化合物(例如苯胺类,氮磷类化合物)的菌种,例如红球菌,硫杆菌,芽孢杆菌,铜绿假单孢菌,亚硝化菌以及脱氮副球菌等,或者它们的组合。

  通过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优点:

  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和微生物方法相结合,有效地去除了工业废水中的各种杂质和化学物质,并且有效回收利用了废料,实现了变废为宝;针对不同大小和种类的污染物,采用多种沉淀介质和过滤介质进行多重吸附去除,避免了有害化学物质的残留;收集的微生物可用来制备菌肥,同时避免了将微生物排放到水体中,造成水体二次污染。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