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洗扫车污水循环利用技术

发布时间:2018-5-31 18:07:2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4.01.06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IPC分类号E01H1/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扫车污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清水箱(3)、污水箱(1)、微孔过滤器(2)、涡流滤清器(4)、旋流器(7)和高压水泵(8),所述清水箱(3)和污水箱(1)位于同一箱体内,并通过隔板隔开,所述微孔过滤器(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污水箱(1)内,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涡流滤清器(4)的入口连接,所述涡流滤清器(4)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旋流器(7)连接,所述旋流器(7)的出口与所述高压水泵(8)或所述清水箱(3)连接,所述涡流滤清器(4)与所述旋流器(7)之间设有第一阀门(6),所述旋流器(7)与所述清水箱(3)之间设有第二阀门(9)。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能够节省水资源延长连续作业时间、提高清扫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洗扫车污水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水箱(3)、污水 箱(1)、微孔过滤器(2)、涡流滤清器(4)、旋流器(7)和高压水泵(8), 所述清水箱(3)和污水箱(1)位于同一箱体内,并通过隔板隔开,所述微孔 过滤器(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污水箱(1)内,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涡流滤 清器(4)的入口连接,所述涡流滤清器(4)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旋流器(7) 连接,所述旋流器(7)的出口与所述高压水泵(8)或所述清水箱(3)连接, 所述涡流滤清器(4)与所述旋流器(7)之间设有第一阀门(6),所述旋流器 (7)与所述清水箱(3)之间设有第二阀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扫车污水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微孔过滤器(2)设置有两个,所述涡流滤清器(4)上设有两个入口,分别与 两个微孔过滤器(2)连接,所述涡流滤清器(4)的上部为圆柱形,两个入口 沿切向水平相互平行设置,并且在轴向错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扫车污水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涡流滤清器(4)的中部为锥形体,锥度为35~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扫车污水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涡流滤清器(4)的底部设有积污腔(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扫车污水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清水箱(3)和污水箱(1)之间的隔板倾斜设置。

  说明书

  一种洗扫车污水循环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卫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洗扫车污水循环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所以对 城市道路的保洁,效率低下的人工清扫方式不再适应环保要求。目前,城市道 路洗扫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然而由于我国洗扫车的起步比较晚,普遍存在着 功能单一、能持续作业的时间较短、清扫效率不高等问题。能持续作业的时间 较短主要是因为洗扫车清水箱容积有限,一次性所能容纳的水量较少导致,在 车辆作业过程中要多次寻找消防水阀停车进行加水工作,这样使得清扫效率不 高,耗费更多的人力和时间的同时也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能够节省水资源延长连续作业时间、 提高清扫效率的一种洗扫车污水循环利用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洗扫车污水循环利 用装置,包括清水箱、污水箱、微孔过滤器、涡流滤清器、旋流器和高压水泵, 所述清水箱和污水箱位于同一箱体内,并通过隔板隔开,所述微孔过滤器的一 端设置在所述污水箱内,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涡流滤清器的入口连接,所述 涡流滤清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旋流器连接,所述旋流器的出口与所述高压 水泵或所述清水箱连接,所述涡流滤清器与所述旋流器之间设有第一阀门,所 述旋流器与所述清水箱之间设有第二阀门。

  上述方案中,所述微孔过滤器设置有两个,所述涡流滤清器上设有两个入 口,分别与两个微孔过滤器连接,所述涡流滤清器的上部为圆柱形,两个入口 沿切向水平相互平行设置,并且在轴向错开。

  上述方案中,所述涡流滤清器的中部为锥形体,锥度为35~45°。

  上述方案中,所述涡流滤清器的底部设有积污腔。

  上述方案中,所述清水箱和污水箱之间的隔板倾斜设置。

  实施本发明的洗扫车污水循环利用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污水箱中蓄积的污水经过三级过滤后可以送入高压水泵直接使用,进 行道路高压冲洗工作,或者送入清水箱蓄积以备用,这样可以弥补清水箱容积 有限,清水不充足的缺陷,从而延长洗扫车连续作业的时间,提高清扫效率;

  2、道路高压冲洗作业完成后还可以利用清水箱内剩余的清水对洗扫车自 身进行清洗,便于车辆的清洁和保养,节省人力的同时充分利用了水资源,避 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3、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也便于制造。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