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紫外灯浸没式高效光催化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6-1 16:18:1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4.02.26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IPC分类号C02F1/3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紫外灯浸没式高效光催化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一光催化反应室和空气搅拌器;所述光催化反应室上部设有一进水管,池体底部设有一出水管及阀门,反应室内部设有紫外灯光源,反应室内壁及中部设有一负载型纳米光催化涂层及其固定线槽,所述空气搅拌器主要包括一增氧泵以及带孔的喷气管,喷气管从反应室顶部通入反应室进入底部;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光的利用率及光催化效率。该光催化水处理装置具有处理高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容易放大,非常适用小型水产苗种的养殖及宾馆、餐厅鱼池中的水处理与杀菌,同时,还可应用于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紫外灯浸没式高效纳米光催化水处理装置,包括一光催化反应室和空气搅拌器,反应室上部设有一进水管,池体底部设有一出水管及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室内部设有若干紫外灯光源,反应室内壁及中部设有一纳米光催化涂层及其固定线槽,反应室底部设有一带孔的喷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光催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灯光源至少有2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光催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灯光源有4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光催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紫外灯光源置于反应室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光催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室内壁及中部设有光催化纳米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光催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孔的喷气管从反应室顶部进入到反应室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光催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搅拌器利用高压增氧泵及排气孔实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光催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涂层的厚度不大于3mm。

  说明书

  紫外灯浸没式高效光催化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在纳米光催化水处理装置设计中如何提高光的利用率及光催化效率方面的问题。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乡镇企业、小微企业的迅猛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经济、生活水平,但随之产生的水资源污染等问题却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与水平。在许多沿海、沿江城市,水产养殖业相对比较发达,但水产养殖造成的养殖废水的排放及养殖池水的循环利用,一方面,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另一方面,废水的循环养殖造成水产病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常用物理法(混凝沉淀、吸附)、生物法(活性污泥、生物膜)、化学法(离子交换、电渗分析)等方法设计的水处理装置对污水的处理还是不够彻底,装置的处理效率不高,污水的排放远远达不到国家的排放标准,污水中依旧残留有溶于水中的多种有机物和细菌等微生物。因此,高效水处理装置的研制成功一直是人们的期盼。

  常见水处理装置的紫外光光源常置于待处理水的上方,纳米涂层对紫外光源的利用率也不够,光催化效率不高,同时处理也不均匀。本装置通过采取紫外光浸没式且通过紫外光源与光催化涂层的距离与方位的优化,有效地提高了紫外光的利用率及光催化效率,降低了水处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水处理装置的紫外光源常置于待处理水的上方,造成部分紫外光流失,纳米涂层对紫外光源的利用率不够,光催化效率不高。由于采用了空气搅拌器,同时也解决了水处理的不均匀问题。内壁及中部光催化涂层的合理放置,也有利用于提高光催化的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紫外灯浸没式高效光催化水处理装置,包括一光催化反应室和空气搅拌器,反应室上部设有一进水管,池体底部设有一出水管及阀门,其特征在于:反应室内部设有4支紫外灯光源,反应室内壁及中部设有一光催化涂层及其固定线槽,反应室底部设有一带孔的喷气管。

  本实用新型利用光催化涂层结合空气搅拌及光催化氧化来处理废水,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或细菌进行有效的氧化或还原,从而达到污水处理和细菌杀灭的目的。本紫外灯浸没式高效光催化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可以放大,紫外光的利用率及光催化效率均较高。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