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用于污水在海洋中7~10m水深排放的5°射流角多喷口扩散器

发布时间:2018-6-1 16:20:5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4.02.26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IPC分类号E03F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在海洋中7~10m水深排放的5°射流角多喷口扩散器,的技术方案是:该扩散器包括主管,主管上均布有多个上升管,上升管与主管连通,上升管上设有2个喷射管,喷射管的一端与上升管连通,喷射管的另一端为出流喷口,主管由多段不同管径的管段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上升管的间隔为4m,出流喷口的射流角为5°,所有出流喷口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采用本实用新型扩散器进行污水深海(7~10m)排放不仅在水力方面满足深海排放工程的要求,实现工程的高效运行,而且能够有效保护海洋环境,避免污水在海平面的积聚,大大降低污水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间接减少了工程相应的环保投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污水在海洋中7~10m水深排放的5°射流角多喷口扩散器,包括主管(1), 所述主管(1)上均布有多个上升管(2),所述上升管(2)与所述主管(1)连通,所述上 升管(2)上至少设有2个喷射管(3),所述喷射管(3)的一端与所述上升管(2)连通, 所述喷射管(3)的另一端为出流喷口(4),所述主管(1)由多段不同管径的管段连接而 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升管的间隔为4m,所述出流喷口(4)的射流角为5°,所有出流喷口(4)的 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说明书

  用于污水在海洋中7~10m水深排放的5°射流角多喷口扩散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深海排放用扩散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污水深海排放多喷口 扩散器。

  背景技术

  污水深海排放是在严格控制排污混合区的位置和范围,符合排放水域的水质目标要求, 不影响周围水域使用功能和生态平衡的前提下,选定合适的排污口位置,选取设计合理、 运行可靠的污水排放方式,采取科学的工程系统措施,合理利用海域的净化能力,处置污 水的一种工程技术措施。即污水经过规定要求的预处理后,通过铺设于海底很长的放流管, 离岸输送到一定的水下深度,再利用有相当长度、具备特殊构造的多孔扩散器,使污水与 周围水体迅速混合,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高度稀释,达到要求的标准,无严格控制要求和 自由乱排及无完整水下工程的岸边排放,都不是科学的污水海洋处置,不利于海洋资源的 合理开发利用。

  而多孔扩散器作为整体污水排海工程的终端设施,是现代沿海城市污水排海工程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有别于早期污水排海工程的主要特征,也是实现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设 施。在污水排海工程中,多孔扩散器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它可以将污水均匀分散地排放到海 洋环境水体中去,因此扩散器可提供给污水极大的初始稀释,能够对海洋生态及水质起到 明显的保护作用。从目前已投入运行的污水排海工程来看,良好的多孔扩散器水力及结构 设计,已成为污水排海工程成功的关键因素。

  对于整体污水海洋处置而言,终端扩散器是影响污水稀释扩散效果、保护海洋环境的 重要环节,直接体现污水深海排放工程的价值。扩散器的主要结构由主管、上升管以及出 流喷口组成(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主管主要用于承担污水的正常流动,上升管一般接于 主管之上,用于疏导污水的出流位置,终端喷口则用于污水的出流。目前对于扩散器的设 计研究主要集中于其主管的结构型式,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奥诺腓排海工程扩散器采用 的为上升管单喷口结构;澳大利亚的North Head排海工程采用I型结构扩散器;Malabar污 水海洋处置工程采用L型结构。此外我国的研究人员也对扩散器的结构型式进行了大量研 究,如严忠民等人结合我国河道排放的发展方向,研究了多孔扩散器在有限水深且有限宽 度水域水平潜没排放的近区掺混稀释特性,得到近区稀释度变化的影响规律,为排放工作 研究和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王超等从航运、施工、管理及水生生物回游等角度出发, 提出采用多孔T型扩散器排放污水,根据多孔射流发展规律,分析了T型扩散器排放近区 流态特性,并通过数学模型计算,预报型扩散器排放近区轴线流速,浓度及稀释度的沿程 变化规律,得出了相对动量和扩散器长度是影响污染物横向扩散的主要因素。可以看出, 目前大多污水终端扩散器的结构型式还是以主管的变化为主,对喷口射流角度的设计研究 较少。所谓射流角,即污水出流倾角与海水水平角的夹角,射流角度是影响污水近区稀释 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计算模式。

  根据工程实例可知,射流角度越大,射流射出后,由于水力绕流阻力的作用,射流慢 慢弯曲,同时与横流慢慢交混,其宽度越来越大。目前在一些水深条件较好的工程中(一 般水深大于10米),往往采用射流角度大于15°的扩散器结构型式,但是目前很多排海工 程的排污口设置区域水深条件往往小于10米,过大的射流角度会导致污水过快升顶,使得 污水云团来不及扩散,与周围环境水体接触较小,得不到充分的稀释扩散,反而使稀释扩 散较差;而污水出流角度与海平面保持平行,这种角度设计虽然能够避免污水过早升顶, 但是也会使污水与周围环境水体接触较小,得不到充分的稀释扩散,污水扩散效果较差, 因此可考虑利用较小角度的射流角解决水深条件小于10米区域的污水稀释扩散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水深条件较差的排海工程污水出流的稀释扩散效果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 用于污水在海洋中7~10m水深排放的5°射流角多喷口扩散器,针对现有扩散器的喷口射 流角度进行改良,同时保证污水出流的水力效果,从而保证污水排海工程的高效运行,减 小污水对海洋环境的影响,降低相关的环保措施费用。

  本实用新型用于污水在海洋中7~10m水深排放的5°射流角多喷口扩散器,的技术方 案是:该扩散器包括主管,所述主管上均布有多个上升管,所述上升管与所述主管连通, 所述上升管上设有2个喷射管,所述喷射管的一端与所述上升管连通,所述喷射管的另一 端为出流喷口,所述主管由多段不同管径的管段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管的间 隔为4m,所述出流喷口的射流角为5°,所有出流喷口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用于水深条件小于10米的污水排海工程实际应用,既能保证污水与海水的充分混合, 也能避免污水的过快升顶积聚,是港口或沿海地区实施污水深海排放的重要技术保障。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