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利用城市污泥生产肥料工艺

发布时间:2018-6-1 17:35:3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4.02.25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IPC分类号C05F9/04; C05F15/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城市污泥制备肥料的工艺,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接种中药微生物菌剂后发酵制备而成:城市污泥40~60份、河底污泥10~40份、松树皮碎屑10~30份、干草粉3~10份、菌渣3~10份、粉煤灰0~10份。本发明有利于环境保护,并极大降低了废泥处理成本。

  权利要求书

  1.利用城市污泥生产的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接种 中药微生物菌剂后发酵制备而成:城市污泥40~60份、河底污泥10~40 份、松树皮碎屑10~30份、干草粉3~10份、菌渣3~10份、粉煤灰0~ 10份。

  2.利用城市污泥生产的肥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培养料配制:按重量配比将城市污泥40~60份、河底污泥10~40 份、松树皮碎屑10~30份、干草粉3~10份、菌渣3~10份、粉煤灰0~ 10份混匀并调节混合物含水量至55~65%,得到培养料;

  b、接种:将菌渣接种于培养料中,并将菌渣与培养料充分混匀;

  c、发酵:接种后的培养料发酵至培养料的含水量为18~30%,培养料 中的活性微生物含量为2000万个/克以上,即得成品。

  说明书

  利用城市污泥生产肥料的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城市污泥生产肥料的工艺。

  背景技术

  城市污泥的处理费时费力,耗资同样巨大,而农民购置生物有机肥的成本 也居高不下,这就迫切需要一种能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城市污泥生产肥料的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城市污泥生产的肥料, 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接种中药微生物菌剂后发酵制备而成:城市污泥40~ 60份、河底污泥10~40份、松树皮碎屑10~30份、干草粉3~10份、 菌渣3~10份、粉煤灰0~10份。

  本发明还提供利用城市污泥生产肥料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培养料配制:按重量配比将城市污泥40~60份、河底污泥10~40 份、松树皮碎屑10~30份、干草粉3~10份、菌渣3~10份、粉煤灰0~ 10份混匀并调节混合物含水量至55~65%,得到培养料;

  b、接种:将菌渣接种于培养料中,并将菌渣与培养料充分混匀;

  c、发酵:接种后的培养料发酵至培养料的含水量为18~30%,培养料 中的活性微生物含量为2000万个/克以上,即得成品。

  具体实施方式

  利用城市污泥生产的肥料,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接种中药微生物菌剂后 发酵制备而成:城市污泥40~60份、河底污泥10~40份、松树皮碎屑 10~30份、干草粉3~10份、菌渣3~10份、粉煤灰0~10份。

  本发明还提供利用城市污泥生产肥料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培养料配制:按重量配比将城市污泥40~60份、河底污泥10~40 份、松树皮碎屑10~30份、干草粉3~10份、菌渣3~10份、粉煤灰0~ 10份混匀并调节混合物含水量至55~65%,得到培养料;

  b、接种:将中药微生物菌剂菌渣接种于培养料中,并将菌渣与培养料充 分混匀;

  c、发酵:接种后的培养料发酵至培养料的含水量为18~30%,培养料 中的活性微生物含量为2000万个/克以上,即得成品。

  本专利可将废物再利用,环保且降低整体运营成本。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 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 员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 定的保护范围内。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