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从废水中分离粉末活性炭技术

发布时间:2018-6-29 16:57:4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4.11.02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IPC分类号C02F1/52; C02F1/24

  摘要

  一种从废水中分离粉末活性炭的装置,包括调节池,提升泵,混凝剂加药装置,助凝剂加药装置,管道混合器,空压机,全溶气气浮装置,活性炭干化池,中间水池,其中,所述全溶气气浮装置还包括气浮装置进水口,刮渣机,溶气罐,循环管道增压泵,溶气释放器,气浮装置出水口,浮渣出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工艺简单,容易实施,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维护简单,充分利用粉末活性炭粒径小,密度低,难沉淀的性质,与分离效果好,运行稳定。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从废水中分离粉末活性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调节池,提升泵,混凝剂加药装置,助凝剂加药装置,管道混合器,空压机,全溶气气浮装置,活性炭干化池,中间水池,其中,所述全溶气气浮装置还包括气浮装置进水口,刮渣机,溶气罐,循环管道增压泵,溶气释放器,气浮装置出水口,浮渣出口;其中,所述提升泵的进水端在所述调节池内,所述混凝剂加药装置、助凝剂加药装置和所述提升泵的出水端共同连接到所述管道混合器的进口,所述管道混合器的出水端连接到所述气浮装置进水口;其中,所述空压机的出气端连接到所述溶气罐的进气口,所述全溶气气浮装置通过所述循环管道增压泵连接到所述溶气罐的进水口,所述溶气罐通过所述溶气释放器将溶气水通入所述全溶气气浮装置;其中,所述刮渣机置于所述全溶气气浮装置顶部,所述气浮装置出水口与所述中间水池相连,所述浮渣出口与所述活性炭干化池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干化池内部分层填入包括但不限于石英砂的吸附过滤材料。

  说明书

  一种从废水中分离粉末活性炭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工业设备领域,更加具体地,涉及一种从废水中分离粉末活性炭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食品、化工、制药等行业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粉末活性炭对产品进行吸附脱色、除杂质等,所使用的粉末活性炭的直径很小,通常可以达到200目以上,分离困难。常规在脱色等操作后,通过膜分离的方法将产品与活性炭分离,反冲洗时,会产生大量含粉末活性炭的废水,由于其粒径细小,导致出水发黑,感官不佳,导致色度超标等。通常使用超滤等膜过滤装置,投资较大,运行维护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从废水中分离粉末活性炭的装置。

  一种从废水中分离粉末活性炭的装置,包括调节池,提升泵,混凝剂加药装置,助凝剂加药装置,管道混合器,空压机,全溶气气浮装置,活性炭干化池,中间水池,其中,所述全溶气气浮装置还包括气浮装置进水口,刮渣机,溶气罐,循环管道增压泵,溶气释放器,气浮装置出水口,浮渣出口;其中,所述提升泵的进水端在所述调节池内,所述混凝剂加药装置、助凝剂加药装置和所述提升泵的出水端共同连接到所述管道混合器的进口,所述管道混合器的出水端连接到所述气浮装置进水口;其中,所述空压机的出气端连接到所述溶气罐的进气口,所述全溶气气浮装置通过所述循环管道增压泵连接到所述溶气罐的进水口,所述溶气罐通过所述溶气释放器将溶气水通入所述全溶气气浮装置;其中,所述刮渣机置于所述全溶气气浮装置顶部,所述气浮装置出水口与所述中间水池相连,所述浮渣出口与所述活性炭干化池相连。

  较佳地,所述活性炭干化池内部分层填入包括但不限于石英砂等吸附过滤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是工艺简单,容易实施;二是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维护简单;三是充分利用粉末活性炭粒径小,密度低,难沉淀的性质,与分离效果好,运行稳定。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