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3.11.22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IPC分类号C02F3/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步沉淀澄清过滤的污水处理池。所述处理池包括池体,在池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在池体内纵向设有污水折流墙,折流墙将池体内分隔成污水回流区和污水处理区,在折流墙的底部开设有连通污水回流区和污水处理区的进水通道,在进水通道处设有载体分离装置;在进水区的底部设有回流泵和回流管,在污水处理区的底部设有反冲洗管,反冲洗管与设置在池体外的反冲装置连接;在池体的出水口设有载体分离器,在出水口处还设有悬浮填料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一个处理池便可以将污水的沉淀、澄清及过滤三个过程同时完成,缩小了污水处理池的占地面积,大大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并且出水速度快。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同步沉淀澄清过滤的污水处理池,包括池体(1),在池体的一侧 设有进水口(2),另一侧设有出水口(3),其特征在于:在池体(1)内纵 向设有污水折流墙(4),折流墙(4)将池体(1)内分隔成靠近进水口一 侧的污水回流区(5)和靠近出水口一侧的污水处理区(6),在折流墙(4) 的底部开设有连通污水回流区(5)和污水处理区(6)的进水通道(7), 在进水通道(7)处设有载体分离装置(8);在进水区(5)的底部设有回 流泵(9)和回流管(10),在污水处理区(6)的底部设有反冲洗管(11), 反冲洗管(11)与设置在池体外的反冲装置(17)连接,反冲洗管(11) 的反冲管设置在与进水通道(7)相对应的位置处;在池体(1)的出水口 (3)设有载体分离器(12),在出水口处还设有悬浮填料层(13),悬浮填 料层(13)在污水处理区(6)装入污水后,漂浮在污水处理区对应出水口 (3)的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沉淀澄清过滤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 在于:在污水处理区(6)的下部还设有排泥管(14),排泥管(14)的一 端插入在污水处理区(6)内沉淀形成的污泥层(15)内,另一端伸出池体 (1)外部,并在伸出池体(1)外部的排泥管上设有排泥阀(1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同步沉淀澄清过滤的污水处理池,其 特征在于:在池体(1)的进水口处也设有载体分离器(12),设置在池体 进水口(2)和出水口(3)的载体分离器为气体反冲式载体分离器,所述 载体分离器包括挡水板(12-1)、多个下端密封的载体分离筒(12-2)、 气体反冲装置(12-3),在挡水板(12-1)上设有与载体分离筒(12-2) 个数相等的排水管(12-4),在每个载体分离筒(12-2)的筒壁上开设有 多个载体分离进水孔(12-5);所述载体分离器通过挡水板(12-1)分别 与池体的进水口(2)和出水口(3)密封连接,每个载体分离筒(12-2) 的出水端与对应的排水管(5)连通,所述气体反冲装置是由气体反冲管和 风机或空压机组成,气体反冲管的一端压缩空气机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每 个载体分离筒(12-2)的下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同步沉淀澄清过滤的污水处理池,其 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10)竖向设置在污水回流区(5)内,一端与回流 泵(9)连通,另一端伸向与进水口高度相对应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同步沉淀澄清过滤的污水处理池,其 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回流区(5)的宽度占整个池体宽度的1/5-1/4。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同步沉淀澄清过滤的污水处理池,其 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填料层(13)是采用塑料填料制成,其比重为9.6,为 圆柱状,内设有分隔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同步沉淀澄清过滤的污水处理池,其 特征在于:设置在进水通道(7)处设有载体分离装置(8)为载体分离网 或气体反冲式载体分离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同步沉淀澄清过滤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 在于:所述每个载体分离筒(12-2)是由下端密封的外进水筒(12-21)和 上、下敞口的内出水筒(12-22)组成,外进水筒与内出水筒之间形成一个 进水腔(12-23),所述内出水筒(12-22)的上端口与排水管(5)通过异 径管(12-6)连接,异径管(12-6)的异径端分别与外进水筒和内出水筒 密封连接,并将进水腔(12-23)的上端密封;异径管(12-6)的另一端与 排水管(12-4)密封连接,使内出水管(12-22)与排水管(12-4)连通。
说明书
一种同步沉淀澄清过滤的污水处理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具体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中的同步沉淀 澄清过滤的污水处理池。
背景技术
沉淀池、澄清池和过滤池是水处理中的三个基本环节单元,在通常的 工艺中,三个环节分别有三个不同的构筑物和设备构成。沉淀是指水中密 度大于水的悬浮物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沉降作用得以分离。通过这 种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方法叫做沉淀法,沉淀法的主要去除对象是悬浮 液中粒径在10μm以上的可沉固体,也就是在2小时左右的自然沉降时间能 从水中分离的悬浮固体。利用沉淀原理往往在污水处理中设置初沉池和二 级沉淀池。沉淀池是颗粒沉淀到池底就完成沉淀过程,而在澄清池中,则 是通过水力或机械手段,将沉到池底的污泥提升起来,并使之处于均匀分 布的悬浮状态,在池中形成稳定的悬浮泥渣层;这层泥渣层具有相当高的 接触絮凝活性,当原水与泥渣层接触时,脱稳杂质被泥渣层吸附或截留, 使水获得澄清,澄清池常用在给水处理中,这种把泥渣层作为接触介质的 过程,实际上是絮凝过程,一般称为接触絮凝,悬浮泥渣层称为接触凝聚 区[1]。过滤池也是用来分离悬浮液,获得清净液体的单元;在水处理中,过 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粒状颗粒多得滤层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获 得澄清的工艺过程。现有的沉淀、澄清和过滤池大都是单独的,在水处理 中将三个处理池配合使用,占地面积较大,成本较高;也有部分沉淀池与 过滤池设计在一体,但是处理的过程一般都是分开的,目前能将三种处理 方式同步进行的设施并没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同步沉淀澄清过滤的污水处理池,该污水处理池 实现了在一个池中同时进行沉淀、澄清和过滤三种物理净化方法,其结构 紧凑,出水效果好,占地面积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同步沉淀澄清过滤的污水处理池,包 括池体,在池体的一侧设有进水口,另一侧设有出水口,其特征在于:在 池体内纵向设有污水折流墙,折流墙将池体内分隔成靠近进水口一侧的污 水回流区和靠近出水口一侧的污水处理区,在折流墙的底部开设有连通污 水回流区和污水处理区的进水通道,在进水通道处设有载体分离装置;在 进水区的底部设有回流泵和回流管,在污水处理区的底部设有反冲洗管, 反冲洗管与设置在池体外的反冲装置连接,反冲装置为空压机或风机,反 冲洗管的反冲管设置与进水通道相对应的位置处;在池体出水口处设有载 体分离器,在出水口处还设有悬浮填料层,悬浮填料层在污水处理区装入 污水后,由于填料比水轻而漂浮在污水处理区对应出水口的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污水处理区的下部还设有排泥管,排 泥管的一端插入在污水处理区内沉淀形成的污泥层内,另一端伸出池体外 部,并在伸出池体外部的排泥管上设有排泥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池体的进水口处也设有载体分离器, 设置在池体进水口和出水口的载体分离器为气体反冲式载体分离器,所述 载体分离器包括挡水板、多个下端密封的载体分离筒、气体反冲装置,在 挡水板上设有与载体分离筒个数相等的排水管,在每个载体分离筒的筒壁 上开设有多个载体分离进水孔;所述载体分离器通过挡水板分别与池体的 进水口和出水口密封连接,每个载体分离筒的出水端与对应的排水管连通, 所述气体反冲装置是由气体反冲管和压缩空气机组成,气体反冲管的一端 压缩空气机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每个载体分离筒的下部连通。所述每个载 体分离筒是由下端密封的外进水筒和上、下敞口的内出水筒组成,外进水 筒与内出水筒之间形成一个进水腔,所述内出水筒的上端口与排水管通过 异径管连接,异径管的异径端分别与外进水筒和内出水筒密封连接,并将 进水腔的上端密封;异径管的另一端与排水管密封连接,使内出水管与排 水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回流管竖向设置在污水回流区内,一 端与回流泵连通,另一端伸向与进水口高度相对应的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污水回流区的宽度占整个池体宽度的 1/5-1/4。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设置在进水通道处设有载体分离装置为载 体分离网或气体反冲式载体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悬浮填料层是采用塑料填料制成,其 比重为9.6,为圆柱状,内设有分隔结构,比水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一个池中同时进行沉淀、澄清和过滤三种物理净化 方,将原本的三个处理池缩小到一个处理池,大大减小了其占地面积,降 低了污水处理成本;
(2)本实用新型通过折流墙实现水流方向的改变,将从上向下的水流 改变为从下向上的水流,在这个空间内,由于有沉淀形成的污泥层和生长 有生物膜的悬浮填料层,由下而上,逐步形成了沉淀、澄清、过滤三个物 理净化过程,三个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对污水进行很好的净化处理;
(3)本实用新型的池底设有反冲洗管,可以对池底的污泥层进行反冲, 防止污泥板结,使污泥既可以沉淀,又不会板结,能够在完成沉淀过程之 后正常进行澄清过程,也同时可以清理悬浮填料层中截留的物质;
(4)本实用新型在池底设有排泥管,当污泥沉淀层达到一定厚度,为 了不影响污水的正常处理,便可打开排泥阀将打开污泥管,将多余的污泥 排出;
(5)本实用新型在折流墙靠近进水口的一侧底部设有回流泵,可以增 加回流的速度;
(6)本实用新型的悬浮填料层可以自动生长生物膜,同时截留过滤污染 来进行污水的过滤;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一个处理池便可以将污水的沉淀、 澄清及过滤三个过程同时完成,缩小了污水处理池的占地面积,大大降低 了污水处理成本,并且出水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