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3.03.11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IPC分类号B01D33/01; B01D33/64; B01D33/46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污泥快速脱水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污泥脱水装置存在的内部结构复杂、处理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泥快速脱水装置,包括机架和固定在机架上的上液压支撑板和下液压支撑板,在上、下液压支撑板上安置有上、下油缸,其间安置有挤压腔,挤压腔两侧设有污泥入料口;上油缸输出端连接上端滤液收集腔,上端滤液收集腔位于挤压腔内上方,背部安装有滤液抽吸口,下油缸输出端连接下端滤液收集腔,下端滤液收集腔位于挤压腔内下方,底部一端设有滤液出口,上端滤液收集腔和下端滤液收集腔内均设有脱水支撑孔板,脱水支撑孔板上覆有筛网,筛网由与脱水支撑孔板相配合的筛网固定环固定在脱水支撑孔板上,在挤压腔的一侧通过支架在下液压支撑板上固定有刮刀驱动机构,在挤压腔两侧下方设有料斗。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污泥快速脱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架和固定在机架上的上液压支撑板和下液压支撑板,在上液压支撑板上安置有上油缸,在下液压支撑板上安置有下油缸,在上液压支撑板和下液压支撑板之间安置有挤压腔,挤压腔两侧设有污泥入料口,两个污泥入料口相对于挤压腔中心轴对称;上油缸输出端连接上端滤液收集腔,上端滤液收集腔位于挤压腔内上方,上端滤液收集腔背部安装有滤液抽吸口,下油缸输出端连接下端滤液收集腔,下端滤液收集腔位于挤压腔内下方,下端滤液收集腔底部一端设有滤液出口,上端滤液收集腔和下端滤液收集腔内均设有脱水支撑孔板,脱水支撑孔板上覆有筛网,筛网由与脱水支撑孔板相配合的筛网固定环固定在脱水支撑孔板上,在挤压腔的一侧通过支架在下液压支撑板上固定有刮刀驱动机构,在挤压腔两侧下方设有料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快速脱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刮刀驱动机构由刮刀驱动油缸以及刮刀驱动油缸输出端连接的刮刀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快速脱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刮刀呈楔形结构,宽度与滤网匹配,刮刀的上下两个平面安装有弹性金属丝,刮刀下方两端安装有刮刀定位的滑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快速脱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脱水支撑孔板为开多排孔的板式结构。
说明书
一种污泥快速脱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污泥快速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污泥脱水装置有很多,比较典型的如中国专利201110227816.4公开了“污泥脱水机”,包括机架和与其连接的支撑板,在支撑板两侧分别有污泥泵送结构和压力挤压结构。压力挤压机构与连接支撑板之间设置框板式压滤机构,但是该装置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制作成本较高,脱水时间长(通常每脱水一次需要2-3小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处理能力强的污泥快速脱水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污泥脱水装置存在的内部结构复杂、处理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泥快速脱水装置,包括机架和固定在机架上的上液压支撑板和下液压支撑板,在上液压支撑板上安置有上油缸,在下液压支撑板上安置有下油缸,在上液压支撑板和下液压支撑板之间安置有挤压腔,挤压腔两侧设有污泥入料口,两个污泥入料口相对于挤压腔中心轴对称;上油缸输出端连接上端滤液收集腔,上端滤液收集腔位于挤压腔内上方,上端滤液收集腔背部安装有滤液抽吸口,下油缸输出端连接下端滤液收集腔,下端滤液收集腔位于挤压腔内下方,下端滤液收集腔底部一端设有滤液出口,上端滤液收集腔和下端滤液收集腔内均设有脱水支撑孔板,脱水支撑孔板上覆有筛网,筛网由与脱水支撑孔板相配合的筛网固定环固定在脱水支撑孔板上,在挤压腔的一侧通过支架在下液压支撑板上固定有刮刀驱动机构,在挤压腔两侧下方设有料斗。所述刮刀驱动机构由刮刀驱动油缸以及刮刀驱动油缸输出端连接的刮刀构成,所述刮刀呈楔形结构,宽度与滤网匹配,刮刀的上下两个平面安装有弹性金属丝,刮刀下方两端安装有刮刀定位的滑块。所述脱水支撑孔板为开多排孔的板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进行模块化安装,可以一台或多台同时工作,大大提高了设备的适应性。设备采用正六面体的厢式结构,并采用液压支撑板作为支撑部件,便于单元间的匹配组装,节约成本。挤压腔为长方形筒形结构,在增加过滤面积的同时,方便刮刀比较容易除去筛网上的滤饼。筛网采用不锈钢滤网,有较好的强度和刚性。上端滤液收集腔背部安装有滤液抽吸口,可在滤饼的背面形成负压,增加过滤动力,可以很好地降低滤饼的含湿量,减小过滤周期。刮刀安装金属丝可便于清洁筛网中的颗粒,方便污泥脱水,使滤饼含固量提高。本实用新型脱水一次2分钟左右,而且运行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