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Ce掺杂钛基SnO2电极的制备方法及甲硝唑废水的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8-6 21:59:2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2.05.31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IPC分类号C02F1/46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e掺杂钛基SnO2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钛基体依次经过打磨、碱洗、酸洗进行预处理;2)将经过预处理的钛基体浸渍于涂液中,再进行热处理;其中,在所述的涂液中,溶质包括Sn、Sb、Ce的可溶盐,Sn、Sb、Ce三种元素的摩尔比为比80~100:4~10:0.5~2.0,Sn的浓度为0.2-0.6mol/L。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甲硝唑废水,在电解过程不必添加额外化学试剂,不产生二次污染;阳极稳定,恒流模式下,槽电压基本不发生变化;制备涂液的溶剂为常见有机原料,价格便宜;涂液成分增加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使涂液更均匀稳定;电极制作工艺简单,涂层能完全覆盖钛基体,有效阻止钝化层二氧化钛的生成;电解设备简单,工艺条件易控制,占地面积小,设备费用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Ce掺杂钛基SnO2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钛基体依次经过打磨、碱洗、酸洗进行预处理;

  2)将经过预处理的钛基体浸渍于涂液中,再进行热处理;

  其中,在所述的涂液中,溶质包括Sn、Sb、Ce的盐,Sn、Sb、Ce三种元素的摩尔比为比80~100:4~10:0.5~2.0,Sn的浓度为0.2~0.6mol/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e掺杂钛基SnO2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碱洗是将钛基体置于煮沸的5~40wt%的无机碱溶液中1~2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土铈掺杂钛基二氧化锡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酸洗是将钛基体置于10~30wt%的HF中蚀刻1~4min,然后再将钛基体置于10-20wt%的煮沸的H2C2O4中1~2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e掺杂钛基SnO2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涂液中,溶剂由乙醇和冰醋酸混合制成,乙醇和冰醋酸的体积比10~6: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e掺杂钛基SnO2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涂液还包括0.1~0.5wt%的聚乙二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e掺杂钛基SnO2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热处理为将经过浸渍的钛基体在100~120℃烘烤8~15min,然后于450~550℃下焙烧8~12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e掺杂钛基SnO2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钛基体经过的浸渍-热处理为循环操作处理,循环操作处理的次数为15~25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Ce掺杂钛基SnO2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循环操作处理后,再将钛基体置于450~550℃中氧化1~2h,冷却至室温即可。

  9.一种甲硝唑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所制备的Ce掺杂钛基SnO2电极作为阳极,钛板为阴极对甲硝唑废水进行电解处理,电解处理的条件为:电解质浓度为0.1~0.4mol/L、pH为3~9、电流密度为1.6~12.8mA/cm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甲硝唑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时间为120~240min。

  说明书

  一种Ce掺杂钛基SnO2电极的制备方法及甲硝唑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e掺杂钛基SnO2电极的制备方法及甲硝唑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甲硝唑是主要的人工合成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和高效抗原虫作用,是常用的临床药。我国甲硝唑原料药产量和使用量都很大, 2001年,全国共有甲硝唑批准文号1130个,到2006年,增加至1778个;对广州某医院抗生素药物用药调查分析,2007~2008年硝基咪唑类药物平均使用量占有9.85%的比重,仅次于头孢类和青霉素类。但甲硝唑生产过程废水量大,例如湖北罗田某化学原料厂甲硝唑废水日排放量在400–500m3。制药废水是一类高色度、难降解和生物毒性大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严重危害了水体生态环境。此外,甲硝唑被人或家禽使用后,大约有75% – 90%的抗生素排除体外,导致其在各种环境介质中以微量污染物形式存在。甲硝唑废水不仅抑制了污水处理厂的微生物活性,影响整个污水处理效果,而且排入水体后,会通过生物富集作用进入人体,长期低浓度作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甲硝唑很难直接进行生化处理,必须采取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预处理。

  对于甲硝唑废水的处理技术主要有生物法、吸附法、臭氧氧化法、芬顿法和光催化法。其中生物法存在去除效率低、运行周期长的缺点;吸附法、臭氧氧化法、芬顿法等存在运行成本高,可能产生二次污染还需处理等问题;光催化氧化技术基建投资大,光利用率不高,难以工业化应用。因而,寻找一种实际操作可行、成本相对较低廉的工艺方法势在必行。

  申请专利号为201110102987.4 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甲硝唑生产废水处理方法”,废水预处理采用电化学催化法处理,虽然生化性得到较大的提高,但是采用的粒子群和脉冲电化学二级电解装置结构复杂,电极容易堵塞,而且该装置在处理有机废水方面并不成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e掺杂钛基SnO2电极的制备方法及甲硝唑废水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Ce掺杂钛基SnO2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钛基体依次经过打磨、碱洗、酸洗进行预处理;

  2)将经过预处理的钛基体浸渍于涂液中,再进行热处理;

  其中,在所述的涂液中,溶质包括Sn、Sb、Ce的可溶盐,Sn、Sb、Ce三种元素的摩尔比为比80~100:4~10:0.5~2.0,Sn的浓度为0.2~0.6mol/L。

  步骤1)中,所述的碱洗是将钛基体置于煮沸的5~40wt%的无机碱溶液中1~2h。

  步骤1)中,所述的酸洗是将钛基体置于10~30wt%的HF中蚀刻1~4min,然后再将钛基体置于10-20wt%的煮沸的H2C2O4中1~2h。

  步骤2)中,所述的涂液中,溶剂由乙醇和冰醋酸混合制成,乙醇和冰醋酸的体积比10~6:1。

  步骤2)中,所述的涂液还包括0.1~0.5wt%的聚乙二醇。

  步骤2)中,所述的热处理为将经过浸渍的钛基体在100~120℃烘烤8~15min,然后于450~550℃下焙烧8~12min。

  步骤2)中,钛基体经过的浸渍-热处理为循环操作处理,循环操作处理的次数为15~25次。

  经过循环操作处理后,再将钛基体置于450~550℃中氧化1~2h,冷却至室温即可。

  使用所制备的Ce掺杂钛基SnO2电极作为阳极,钛板为阴极对甲硝唑废水进行电解处理,电解处理的条件为:电解质浓度为0.1~0.4mol/L、pH为3~9、电流密度为1.6~12.8mA/cm2。

  所述的电解时间为120~24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电解过程不必添加额外化学试剂,不产生二次污染;阳极稳定,恒流模式下,槽电压基本不发生变化;制备涂液的溶剂为常见有机原料,价格便宜;涂液成分增加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使涂液更均匀稳定;电极制作工艺简单,涂层能完全覆盖钛基体,有效阻止钝化层二氧化钛的生成;电解设备简单,工艺条件易控制,占地面积小,设备费用低。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