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一体化多循环生物倍增污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8-8-16 16:49:2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2.08.18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一体化多循环生物倍增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循环环流区、进水混合区、提升区、沉淀区,所述循环环流区为一环形沟体,所述的进水混合区、提升区、沉淀区顺次并列设置于环形沟体内侧,所述的进水混合区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的沉淀区后增设一深度处理区,所述进水混合区与提升区相通,提升区与循环环流区相通,循环环流区与沉淀区相通,沉淀区连通深度处理区,深度处理区上设置有出水管,提高了现有生物倍增装置的处理效果,提升了其出水指标,不仅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标准的要求,也能达到中水回用等特殊用水水质要求,将深度处理区设置于生物倍增池内与传统的做法相比,降低了投资,同时节省了土地。

  权利要求书

  1.一体化多循环生物倍增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循环环流区、进水混合区、提升区、沉淀区,所述循环环流区为一环形沟体,所述的进水混合区、提升区、沉淀区顺次并列设置于环形沟体内侧,所述的进水混合区设置有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区后增设一深度处理区,所述进水混合区与提升区相通,提升区与循环环流区相通,循环环流区与沉淀区相通,沉淀区连通深度处理区,深度处理区上设置有出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多循环生物倍增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混合区、提升区、沉淀区、深度处理区相邻区域间共用一池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多循环生物倍增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水混合区与提升区、提升区与循环环流区、循环环流区与沉淀区、沉淀区与深度处理区均设置管道或闸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化多循环生物倍增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提升区内设置有气体提升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化多循环生物倍增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沉淀区内设置有填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化多循环生物倍增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深度处理区包括膜分离区、催化氧化区、吸附区的一种或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化多循环生物倍增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水混合区包括泥水混合区、厌氧释磷区、缺氧脱氮区,顺次并列设置。

  说明书

  一体化多循环生物倍增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的污水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体化多循环生物倍增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生物倍增工艺的池体一般由厌氧区、空气提升区、循环好氧区及沉淀区构成,主要通过较低的溶解氧,培养活性浓度较高、颗粒细小的活性污泥,在低溶解氧的条件下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原理去除污水中的N,同时去除COD等其他污染物,同时,通过沉淀区高效沉淀过程降低出水浊度。技术的关键点在较低的溶解氧、较高的氧利用率、大循环稀释及高效沉淀,但在实际的工程运行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出水中SS等个别指标不能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的要求;

  2、对于对出水水质有特殊要求,比如中水回用等要求情况时,BOD、SS等某些指标也难以达到要求;

  3、按照现有生物倍增工艺设计,必须在生物倍增装置之后设置深度处理工序,增添构筑物,这样就得增加占地面积、投资等。

  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提升出水水质、处理效果好、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的一体化多循环生物倍增污水处理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体化多循环生物倍增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循环环流区、进水混合区、提升区、沉淀区,所述循环环流区为一环形沟体,所述的进水混合区、提升区、沉淀区顺次并列设置于环形沟体内侧,所述的进水混合区设置有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区后增设一深度处理区,所述进水混合区与提升区相通,提升区与循环环流区相通,循环环流区与沉淀区相通,沉淀区连通深度处理区,深度处理区上设置有出水管。

  所述的提升区内设置有气体提升装置。

  所述的沉淀区内设置有填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混合区、提升区、沉淀区、深度处理区相邻区域间共用一池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进水混合区与提升区、提升区与循环环流区、循环环流区与沉淀区、沉淀区与深度处理区均设置管道或闸门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深度处理区包括膜分离区、催化氧化区、吸附区的一种或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进水混合区包括泥水混合区、厌氧释磷区、缺氧脱氮区,顺次并列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提高了现有生物倍增装置的处理效果,提升了其出水指标,不仅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标准的要求,也能达到中水回用等特殊用水水质要求;2、将深度处理区设置于生物倍增池内与传统的做法相比,降低了投资,同时节省了土地。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