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活性生物处理污水为中水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8-8-18 10:06:1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2.07.05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52; C02F3/3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性生物处理污水为中水的方法,即在污水中投放生物杀菌消毒剂,搅拌处理10~60秒;再投放生物活性净水剂,搅拌处理后,得上层的中水,下层的絮凝沉淀物;将上层中水送水循环系统回用;定期排除下层的絮凝沉淀物,直接作为绿化用肥。通过加入生物活性净水剂,突出了有益微生物的主导地位,极大地增加有益微生物抢食污水中大量营养物质的能力,而使有益微生物加速繁殖、生长,使原污水中的有害菌群因缺乏食物而快速消亡,并在有益微生物快速扩繁的同时,快速吸收、降解水体中的有机物,再通过有益微生物细胞表面的黏液层和荚膜结构,大量吸附水中杂质,最终使污水得到快速净化而成为可回用的中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活性生物处理污水为中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步骤:

  A、在污水中投放生物杀菌消毒剂,搅拌处理10~60秒,该生物杀菌消毒剂的投放重量是污水重量的0.01~0.1%,该生物杀菌消毒剂由下列质量比的组分组成;

  壳聚糖 1~2份、 醋酸 1.5~2.5份、

  乳酸 2~3份、 嗜酸乳杆菌 1~2份、

  红糖 5~10份、 水 100~200份;

  B、在步骤A的污水中投放生物活性净水剂,搅拌处理后,得上层的中水,下层的絮凝沉淀物;该生物活性净水剂的投放重量是污水重量的 0.01~0.1%,该生物活性净水剂由下列质量比的组分组成:

  壳聚糖 0.5~2% 柠檬酸 1~2.5%

  微生态制剂 2~4% 水 余量

  其中:微生态制剂由下列体积比的组分组成:

  混合菌:液体培养基 =10~15:100~200的体积比;

  混合菌由下列体积比的组分组成:血色红假单胞菌:泾阳链霉菌:乳酸链球菌=2~3:0.5~1:2~4;

  液体培养基由下列质量比的组分组成:红糖5~7%、酵母粉1~2%、余量为水;

  C 、将步骤B所得上层中水送水循环系统回用;

  D、定期排除步骤B所得下层的絮凝沉淀物,直接作为绿化用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生物处理污水为中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杀菌消毒剂通过下列方法制得:

  (1)按下列质量份的组分进行备料:

  壳聚糖 1~2份、 醋酸 1.5~2.5份、

  乳酸 2~3份、 嗜酸乳杆菌 1~2份、

  红糖 5~10份、 水 100~200份;

  (2)将壳聚糖加入适量水中,搅拌分散均匀后加入醋酸,加热至50~80℃,并在搅拌下溶解至透明无颗粒,冷却至25~30℃,得壳聚糖溶液;

  (3)将红糖加入到余下的水中,加热至80~85℃,使红糖溶解,保温20~30分钟后,再冷却至30~40℃,加入嗜酸乳杆菌,并取适量乳酸将pH值调至5.5~6.5,发酵10~12小时,得到活菌数为1×108~1×109cfu/g的菌液;

  (4)将步骤(3)的菌液与步骤(2)的壳聚糖溶液混合均匀,加入余下的乳酸混合调节pH值为3~3.5,即得到生物杀菌消毒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生物处理污水为中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活性净水剂通过下列方法制得:

  1)按下列质量比的组分进行备料:

  壳聚糖 0.5~2% 柠檬酸 1~2.5%

  微生态制剂 2~4% 水 余量;

  2)将壳聚糖加入水中,搅拌分散后加入柠檬酸混匀,加热到60~80℃,并在搅拌下溶解至透明无颗粒后,冷却至25~30℃,再加入微生态制剂,混匀,密封发酵1~2个小时,用乳酸调节pH值至3~3.5,即得到生物活性净水剂;其中:所述微生态制剂经过下列方法制备:

  2.1)按血色红假单胞菌:泾阳链霉菌:乳酸链球菌=2~3:0.5~1:2~4的体积比进行混合,得混合菌;

  2.2)将下列质量比的组分进行混合:红糖5~7%、酵母粉1~2%、余量为水,得到液体培养基;

  2.3)按混合菌:液体培养基 =10~15:100~200的体积比,将步骤2.1)的混合菌放入步骤2.2)的液体培养基中,在pH值为6.5~7、温度为25~30℃条件下,发酵培养至活菌数达到 ~cfu/ml,pH值为3~4,即得微生态制剂。

  说明书

  活性生物处理污水为中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尤其是一种通过活性生物将污水处理成中水回用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城镇健康的用水循环分为三级,第一级为用水户的中水循环,第二级为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循环,第三级为河流、湖泊取水循环。只有按上述三级用水循环,来规划用水并制定污水处理的方案,才能实现科学、合理、高效、节约用水。在比较大的用水户中建立的污水处理站,可将处理、回收的中水用于其内部的绿化、环卫、景观、生产等,这样可提高水的循环使用效率,中水循环要求为二类水质。中水处理过程中,由于污水处理量较小,因此要求处理设备、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投资省,效率高。现有的中水处理方法中,有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生态的以及它们的组合处理方法等等,但无论何种方法,或多或少存在占地面积大,投资大,效率低等问题,远不能满足用水户的要求,由此制约了中水站的推广应用,阻碍了城乡水健康循环的建设步伐,更难于实现河流、湖泊的取水循环,严重影响国家水环境的治理。

  此外,在大多数用水户产生的污水中,除含有大量的好氧菌外,还含有真菌、放线菌、酵母菌等微生物,同时还含有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这些微生物群体在污水中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微小生态系统,在好氧状态下,这些微生物群体通过代谢作用,会把污水中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当污水中的有机物较多时,能提供给微生物大量营养,并使微生物总量快速增加,而当污水中的有机物不足时,其中的一部分微生物就会因饥饿而死亡,死亡后的残留物会成为另一部分微生物的“食料”,微生物代谢后的物质常以悬浮状态存在于水中,容易被凝聚、沉淀而与水分离,因而当污水中含有足够微生物时,能使污水在微生物作用下自净。但当污水中微生物含量小,并且活性不足时,会失去其对有机物的分解能力、降低分解速度,难于获得较高的分解效率,这就是目前用生物技术处理污水时,效果不明显之所在。因此,必须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投资省、占地少、效率高的活性生物处理污水为中水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活性生物处理污水为中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步骤:

  A、在污水中投放生物杀菌消毒剂,搅拌处理10~60秒,该生物杀菌消毒剂的投放重量是污水重量的0.01~0.1%,该生物杀菌消毒剂由下列质量比的组分组成;

  壳聚糖 1~2份、 醋酸 1.5~2.5份、

  乳酸 2~3份、 嗜酸乳杆菌 1~2份、

  红糖 5~10份、 水 100~200份;

  B、在步骤A的污水中投放生物活性净水剂,搅拌处理后,得上层的中水,下层的絮凝沉淀物;该生物活性净水剂的投放重量是污水重量的 0.01~0.1%,该生物活性净水剂由下列质量比的组分组成:

  壳聚糖 0.5~2% 柠檬酸 1~2.5%

  微生态制剂 2~4% 水 余量

  其中:微生态制剂由下列体积比的组分组成:

  混合菌:液体培养基 =10~15:100~200的体积比;

  混合菌由下列体积比的组分组成:血色红假单胞菌:泾阳链霉菌:乳酸链球菌=2~3:0.5~1:2~4;

  液体培养基由下列质量比的组分组成:红糖5~7%、酵母粉1~2%、余量为水;

  C 、将步骤B所得上层中水送水循环系统回用;

  D、定期排除步骤B所得下层的絮凝沉淀物,直接作为绿化用肥。

  所述生物杀菌消毒剂通过下列方法制得:

  (1)按下列质量份的组分进行备料:

  壳聚糖 1~2份、 醋酸 1.5~2.5份、

  乳酸 2~3份、 嗜酸乳杆菌 1~2份、

  红糖 5~10份、 水 100~200份;

  (2)将壳聚糖加入适量水中,搅拌分散均匀后加入醋酸,加热至50~80℃,并在搅拌下溶解至透明无颗粒,冷却至25~30℃,得壳聚糖溶液;

  (3)将红糖加入到余下的水中,加热至80~85℃,使红糖溶解,保温20~30分钟后,再冷却至30~40℃,加入嗜酸乳杆菌,并取适量乳酸将pH值调至5.5~6.5,发酵10~12小时,得到活菌数为1×108~1×109cfu/g的菌液;

  (4)将步骤(3)的菌液与步骤(2)的壳聚糖溶液混合均匀,加入余下的乳酸混合调节pH值为3~3.5,即得到生物杀菌消毒剂。

  所述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为市购菌。

  所述壳聚糖、醋酸、乳酸均为市购产品。

  所述生物活性净水剂通过下列方法制得:

  1)按下列质量比的组分进行备料:

  壳聚糖 0.5~2% 柠檬酸 1~2.5%

  微生态制剂 2~4% 水 余量;

  2)将壳聚糖加入水中,搅拌分散后加入柠檬酸混匀,加热到60~80℃,并在搅拌下溶解至透明无颗粒后,冷却至25~30℃,再加入微生态制剂,混匀,密封发酵1~2个小时,用乳酸调节pH值至3~3.5,即得到生物活性净水剂;其中:所述微生态制剂经过下列方法制备:

  2.1)按血色红假单胞菌:泾阳链霉菌:乳酸链球菌=2~3:0.5~1:2~4的体积比进行混合,得混合菌;

  2.2)将下列质量比的组分进行混合:红糖5~7%、酵母粉1~2%、余量为水,得到液体培养基;

  2.3)按混合菌:液体培养基 =10~15:100~200的体积比,将步骤2.1)的混合菌放入步骤2.2)的液体培养基中,在pH值为6.5~7、温度为25~30℃条件下,发酵培养至活菌数达到 ~cfu/ml,pH值为3~4,即得微生态制剂。

  所述血色红假单胞菌,也即沼泽红假单胞菌(Rpskutila),以及泾阳链霉菌(细黄链霉菌5406)(StrePtomyces jing yangesis),和乳酸链球菌(StrePtococcus lactis acidi)均为市购的常规菌。

  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即通过通过加入生物活性净水剂,突出了有益微生物的主导地位,极大地增加有益微生物抢食污水中大量营养物质的能力,而使有益微生物加速繁殖、生长,使原污水中的有害菌群因缺乏食物而快速消亡,并在有益微生物快速扩繁的同时,快速吸收、降解水体中的有机物,并通过有益微生物细胞表面的黏液层和荚膜结构,大量吸附水中杂质,并一同沉降到水底,最终使污水得到快速净化而成为可回用的中水。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