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水处理生化技术

发布时间:2018-8-23 8:48:1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2.08.09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提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化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曝气生物滤池生化反应时间长、设备投资大、占地面积大、操作复杂和运行成本高的问题。用于污水处理的生化装置包括:箱体,包括厌氧酸化区、好氧兼氧区、沉淀区和设备区;进水布水管,设置于厌氧酸化区内;填料,包括设置于厌氧酸化区内的第一填料和设置于好氧兼氧区内的第二填料;曝气系统,包括设置于好氧兼氧区内的布气管、与布气管连接的进气管和设置于设备区内且与进气管连接的鼓风机;出水集水槽,设置于沉淀区内;排泥管,分别设置于厌氧酸化区、好氧兼氧区和沉淀区下部。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生化反应时间短,设备投资少,占地面积小,操作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包括厌氧酸化区(2)、与所述厌氧酸化区(2)连通的好氧兼氧 区(3)和与所述好氧兼氧区(3)连通的沉淀区(4),以及设备区(5);

  进水布水管(6),设置于所述厌氧酸化区(2)内;

  填料,包括设置于所述厌氧酸化区(2)内的第一填料(7)和设置于所述 好氧兼氧区(3)内的第二填料(8);

  曝气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好氧兼氧区(3)内的布气管(9)、与所述布气 管(9)连接的进气管(10)和设置于所述设备区(5)内且与所述进气管(10) 连接的鼓风机(11);

  出水集水槽(12),设置于所述沉淀区(4)内;

  排泥管(13),分别设置于所述厌氧酸化区(2)、所述好氧兼氧区(3)和 所述沉淀区(4)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流管,包括设置于所述好氧兼氧区(3)内、用于连通所述厌氧酸化区(2) 与所述好氧兼氧区(3)的第一导流管(14)和设置于所述沉淀区(4)内、用 于连通所述好氧兼氧区(3)和所述沉淀区(4)的第二导流管(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填料支架,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填料(7)的第一填料支架(16)和用于 支撑所述第二填料(8)的第二填料支架(17);

  其中,所述进水布水管(6)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填料支架(16)下方, 所述第一导流管(14)的一端和所述布气管(9)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填料支架(17) 下方,所述第二导流管(15)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出水集水槽(12)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挡流板(18),设置于所述第二导流管(15)的设置于所述出水集水槽(12) 下方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牡蛎壳。

  说明书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化装 置。

  背景技术

  微曝气生物滤池的水解工艺机理:污水处理工艺中的生化处理方法是处理 有机废水的主要方法,水解工艺是其中一种新开发的工艺过程,它是指在水解 酶参与下,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化合物的反应。其中酶的催化反应效率 要比无酶反应高106~1013倍,上述反应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水解工艺与厌 氧工艺的区别:厌氧反应分四个阶段:水解、酸化、酸化衰退和甲烷化。在水 解阶段,固体物质转化为溶解性物质,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不易生 物降解的物质转化为容易生物降解的物质。在酸化阶段,有机物降解为各种有 机酸,水解和产酸进行得较快,难把它们分开,起作用的主要微生物是水解菌 和产酸菌。

  所谓水解工艺,就是利用厌氧工艺的前两段,即把反应控制在第二阶段之 前,不进入第三阶段。为区别于厌氧工艺,定名为水解工艺。在水解反应器中, 实际上需要完成“水解”和“酸化”两个过程,简称为“水解”。水解工艺系统 中微生物主要是兼容性微生物,它们在自然界中数量较多,繁殖速度快,而厌 氧中产甲烷细菌则是严格的专性厌氧菌,它们对于环境的变化,如pH值、碱度、 重金属离子、洗涤剂、氨、硫化物和温度等的变化,比水解菌和产酸菌要敏感 得多,并且生长期极为缓慢。

  曝气生物滤池是上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污水处理新工艺,已在欧美和日本 等发达国家广为流行。该工艺具有去除SS、COD、BOD、硝化、脱氮、除磷、 去除AOX(有害物质)的作用,其特点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于一体, 节省了后续沉淀池(二沉池),其容积负荷、水力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所 需基建投资少,出水水质好,运行能耗低,运行费用省。

  BAF是曝气生物滤池的缩写,属第三代生物膜反应器,不仅具有生物膜工 艺技术的优势,同时也起着有效的空间过滤作用,通过使用特殊的滤料和正确 的配气设计,BAF具有以下工艺特点:1、采用气水平行上向流,使得气水进行 极好均分,防止了气泡在滤料层中凝结和气堵现象,氧的利用率高,能耗低:2、 与下向流过滤相反,上向流过滤维持在整个滤池高度上提供正压条件,可以更 好的避免形成沟流或短流,从而避免通过形成沟流来影响过滤工艺而形成的气 阱;3、上向流形成了对工艺有好处的半助推条件,即使采用高过滤速度和负荷, 仍能保证BAF工艺的持久稳定性和有效性;4、采用气水平行上向流,使空间 过滤能被更好的运用,空气能将固体物质带入滤床深处.在滤池中能得到高负 荷、均匀的固体物质,从而延长了反冲洗周期,减少清洗时间和清洗时用的气 水量:5、滤料层对气泡的切割作用使气泡在滤池中均匀分布、氧气接触面积增 加,提高了氧的利用率:6、由于滤池极好的截污能力,使得BAF后面不需再 设二次沉淀池。

  上述处理大多存在下述问题:生化反应的时间长,设备投资比较大,占地 面积大,操作工艺相当复杂,运行成本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化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曝气生 物滤池生化反应的时间长、设备投资比较大、占地面积大、操作工艺相当复杂 和运行成本比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化装置,包括:

  箱体,包括厌氧酸化区、与所述厌氧酸化区连通的好氧兼氧区和与所述好 氧兼氧区连通的沉淀区,以及设备区;

  进水布水管,设置于所述厌氧酸化区内;

  填料,包括设置于所述厌氧酸化区内的第一填料和设置于所述好氧兼氧区 内的第二填料;

  曝气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好氧兼氧区内的布气管、与所述布气管连接的 进气管和设置于所述设备区内且与所述进气管连接的鼓风机;

  出水集水槽,设置于所述沉淀区内;

  排泥管,分别设置于所述厌氧酸化区、所述好氧兼氧区和所述沉淀区下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生化装置,还包括:

  导流管,包括设置于所述好氧兼氧区内、用于连通所述厌氧酸化区与所述 好氧兼氧区的第一导流管和设置于所述沉淀区内、用于连通所述好氧兼氧区和 所述沉淀区的第二导流管。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生化装置,还包括:

  填料支架,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填料的第一填料支架和用于支撑所述第 二填料的第二填料支架;

  其中,所述进水布水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填料支架下方,所述第一导 流管的一端和所述布气管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填料支架下方,所述第二导流管的 一端设置于所述出水集水槽下方。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生化装置,还包括:

  挡流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导流管的设置于所述出水集水槽下方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填料为牡蛎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生化装置包括厌氧酸化区、好氧兼氧 区、沉淀区和设备区,将厌氧酸化和好氧降解工艺合理设计融合在一个装置中, 污染物降解效率较高,生化反应的时间短,设备投资少,占地面积小,操作工 艺简单,运行成本比较低,并且处理后的污水不需要后续增设其它处理设备, 进一步降低了投资成本。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生化装置,在好氧兼氧区采用气水平 行上流,使得气水进行极好均分,防止了气泡在填料中凝结和气堵现象,氧的 利用率高,能耗低,使过滤空间能被更好的运用,空气能将固体物质带入填料 深处,延长了反冲洗周期,减少清洗时间和清洗时用的气水量,并且填料对气 泡的切割作用使气泡在好氧兼氧区中的氧气接触面积加大、分布均匀,提高了 氧的利用率。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生化装置,好氧兼氧区的填料采用牡 蛎壳,牡蛎壳的凹处曝气不充分的空间成为兼氧区,好氧和兼氧双重环境作用, 更好的保证污染物的有效降解。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生化装置,好氧兼氧区的填料采用牡 蛎壳,与传统填料相比,比表面积大且表面形状构造复杂,提高了原生动物和 后生动物的生存几率,有效防止和降低了微生物的流失,并且由于牡蛎壳的主 要成分为碳酸钙,其本身显微碱性,并存在羟基,在溶解的同时,不仅提供了 硝化反应所需要的碱基,还对于硝化处理而引起的PH的下降和微生物的新陈代 谢、优胜劣汰起到调节作用。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